出自《年羹堯鎮西安》,“節選於《嘯亭雜錄》。作者是清朝的昭槤。
原文為:年徵青海日,營次,忽傳令雲:”明日進兵,人各攜板一片、草一束。”軍中不解其故。比次日,遇塌子溝,令各將束草擲入,上鋪板片,師行無阻。
軍中不解其故中故的意思是:軍中上下不明白其中的原因。
其原文是:鄭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這裡面操是攜帶的意思,鄭人到了集市發現自己忘記攜帶了尺碼。
古義:
1、經世濟民。例如《 晉書· 殷浩傳》:足下沉識淹長,思綜通練,起而明之,足以經濟。
2、指治國的才幹。例如清朝孔尚任《 桃花扇·修札》:寫的激切婉轉,有情有理,叫他不好不依,又不敢不依,足見世兄經濟。
今義:
1、謂耗費少而收益多。例如朱自清《歷史在戰鬥中》:著者是個詩人,能夠經濟他的語言,所以差不多每句話都有分量。
2、指財力、物力。例如丁玲《母親》二:小菡是一個沒有父親的窮小孩,她只能在經濟的可能範圍裡讀一點兒書。
3、指一定歷史時期的社會生產關係的總和,是政治、 思想意識等上層建築賴以建立起來的基礎。
4、指一個國家的國民經濟;也指國民經濟的某一部門,如工業經濟、農業經濟、 商業經濟等。
文言文中的“比年入學”是“學生每年入學”的意思。
比年,指每年;連年。語出《禮記·王制》:“諸侯之於天子也,比年一小聘。”
釋義:
1、 每年;連年。《禮記·王制》:“諸侯之於天子也,比年一小聘。” 鄭玄 注:“比年,每歲也。”《漢書·谷永傳》:“比年喪稼,時過無宿麥。” 顏師古 注:“比,頻 ...
1、 掉進,墜入,沉下:陷落、陷溺、陷於、陷入;
2、 為捉野獸而挖的坑:陷坑、陷阱;
3、 凹進:雙眼深陷;
4、 設計害人:陷害、誣陷、陷人於罪;例句:他誣陷別人偷拿了他的東西。
5、 攻破,佔領:失陷、淪陷;
6、 缺點,短處:缺陷。 ...
1、本義:慢步走。如:故其疾如風,其徐如林。出自《孫子·軍爭》
2、本義:散開。如:執徐之歲,歲早旱,晚水。出自《淮南子》
3、本義:緩慢。如:徐而察之。出自宋· 蘇軾《石鐘山記》
4、本義:安閒的樣子。如:宜為人主,安徐而重固。出自《國語》
5、本義:全,都,通“俱”。如:魯人徐傷,歸父 ...
1、比年:每年;連年。
《禮記·王制》:“諸侯之於天子也,比年一小聘。” 鄭玄 注:“比年,每歲也。”《漢書·谷永傳》:“比年喪稼,時過無宿麥。” 顏師古 注:“比,頻也。”《周書·武帝紀上》:“ 涼州 比年地震,壞城郭。”
2、比年:近年。
《三國志·魏志·鍾會傳》:“比年以來,曾無寧歲。” ...
1、原因、緣故:既克,公問其故.——《左傳·莊公十年》
2、事情:昭伯問家故,盡對.——《左傳·昭公二十五年》
3、意外或不幸的事變:鄉園多故,不能不動客子之愁.——明· 宗臣《報劉一丈書》
4、舊識、舊交:君安與項伯有故?——《史記·項羽本紀》
5、舊的事物: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
1、名詞,事故,變故。如“今也不幸至於大故。”《孟子》;
2、名詞{,緣故,原因。如“既克,公問其故。”《曹劌論戰》;
3、形容詞,舊的,原來的。如“溫故而知新。”《論語》;
4、副詞,舊時,從前。如“此故吾儕同說書者也,今富貴若此。”《柳敬亭傳》;
5、名詞,老朋友,舊交情。如“若非故人 ...
文言文中《狼》共有7個其分別為:
1、恐前後受其敵。代詞,它們,指狼;
2、場主積薪其中。代詞,麥場;
3、屠乃奔倚其下。代詞,柴草;
4、其一犬坐於前。代詞,其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