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文言文斷句

文言文斷句

  1、概念:斷句是古代啟蒙教育的第一步,是讀書人的一項基本功,也是考察文言文的傳統方式。在一句話的末了用“。”斷開,叫“句”;在一句之內語氣停頓的地方用“、”斷開,叫“讀”(dòu)。給文言文斷句,傳統上稱之為“句讀”。中考文言文句子朗讀節奏考題,主要有選擇題和主觀題兩種題型。選擇題主要有兩類,一類是選擇正確的,一類是選擇錯誤(或不正確)的。主觀題型別主要是用“/”直接劃分節奏。

  2、斷句基本方法:弄通文意斷句。給文言文斷句,首先要閱讀全文,瞭解文意,這是斷句的先決條件,如果想當然地斷下去,就容易發生錯斷。要注意文言文單音詞佔多數的特點,抓住幾個關鍵的字詞翻譯以理解文段大意。學生給文言文斷句時,常犯的一個毛病是一邊看一邊點斷,待回頭檢查時,又覺得有許多不妥之處。其實這種“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文言文斷句技巧法則初中

  文言文斷句的基本規則如下:

  1、斷句後字句必須通順,保持句意的完整性。

  2、斷句後內容必須合情合理。

  3、斷句後必須符合古代漢語語法和音韻,保持整體的語言風格。

  文言文斷句的技巧如下:

  1、反覆誦讀,抓住要點。

  2、將容易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範圍,然後集中精力分析難斷句與上下文的聯絡。

  3、抓住相關的語言標誌,分為對話標誌如“曰、雲、言”,虛詞標誌如“之、乎、者、也”。

  4、根據詞語在句中常處的位置有助

文言文斷句技巧順口溜

  1、節奏劃分有訣竅,劃一劃二不劃三。

  “劃一劃二不劃三”意思是說在一句文言句子中,停頓一二次是常事,停頓三次或三次以上就很少了,即使是要停頓三次或三次以上,做題時,也可以省去可劃可不劃的地方。

  2、主謂動賓要停頓,謂補之間照樣分。

  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謂賓,而主語一般由名詞或代詞充當。名詞一般為文章陳述、描寫、說明或議論的物件,在它們的前後往往要進行斷句。名詞(代詞)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語和賓語,因此,找出文中反覆出現的名詞或代詞,就基本上可以斷出句讀了。

  3、遇上關聯想一想,總領詞後漫步走。

  古人的文章沒有標點符號,為了明辨句讀,虛詞就成了重要的標誌。文言文中“之乎者也”之類的虛詞特別多,歐陽修的《醉翁亭記》通篇用了二十七個“也”字,幾乎每句句末都用了“也”字,傳為美談。

  4、古二今一要慎重,名詞狀語須打住。

  連在一起的兩個單音詞,朗讀時要分開讀;名詞活用作狀語的這個“活用詞”之前要停頓。

  5、省略成分斷沒錯,提示停頓理當然。

  古代漢語常有省略句式,在省略之處停頓準保沒錯,有些語氣詞用在句子中,表示提示或舒緩語氣,在這個詞的後面停頓合情合理。

  6、專有名詞分清楚,節奏劃分顧全貌。

  古代漢語有很多表示人名、地名、年號名、官職名等的詞語,我們要加以分辨,在這些專有名詞的中間是決不能停頓的。


文言文小妙招

  1、明名詞、代詞:文言文中,名詞、代詞常作主語和賓語,所以我們拿到一個文段後先找出其中的人名、地名、事名、物名、朝代名、國名、官職名、諡號等,找出其中的代詞,如人稱(自、吾、爾、汝、餘、我、予、彼),謙稱(寡人、臣、妾、朕、孤),敬稱(君、公、卿、子、先生、足下),再考慮:什麼人?辦什麼事?採用什麼方式? ...

文言文有什麼方法

  1、閱讀是理解上下文內容,藉助上下文推知所斷句子的大致內容。   2、對話標誌詞後停頓。對話標誌前的主語只在第一次對話時出現,後面的對話省略主語。   3、句尾語氣詞後停頓,在句首發語詞、疑問代詞、關聯詞的後面停頓。   4、古代漢語句子多以動詞為核心,可據此斷句。   5、名詞、代詞一般在句中做主語或賓 ...

文言文技巧

  1、看關鍵詞   (1)凡看到“曰”字者必定是直接引語或間接引語,要加冒號和前後雙引號。如上文:滕文公問曰:“……”孟子對曰:“……”。   (2)也,乎,矣,哉,耳等語氣詞常出現在句子末尾表達某種語氣,他可以提示句子結束的位置。如“……能及也”“……可為也”“事齊乎”。又如“夫”“蓋”常位於句首作發語詞 ...

文言文怎麼

  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如下:   一、掌握基本的語言結構,文言文大體上可分為詞和句,系統掌握文言文的語言結構,弄清其與現代漢語的區別和聯絡,是學習文言文的基礎;   二、正確斷句,理解關鍵詞語,判斷詞與詞之間關係,瞭解一定的古代文化賞識,根據句首和句尾的詞語以及句中的慣用語進行判斷;   三、學會正確的翻譯方法 ...

守株待兔劃節奏

  1、守株待兔文言文斷句: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觸株,折頸/而死。 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   2、譯文:   宋國有個農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樹樁。一天,一隻跑得飛快的野兔撞在了樹樁上,扭斷了脖子死了。於是,農民便放下他的農具日日夜夜守在樹樁子旁邊, ...

聲樂方法

  1、聲樂首先是要把樂句分析清楚,把歌曲所要表達的涵義如何一步步展現出來;同時,整個樂句是否能比較清晰地連續唱下來。   2、如果樂句長,本人氣息不夠長,就必須在樂句中間找換氣的地方,不然就會出現唱半句的現象,既不能反映歌曲原貌,也容易讓人笑話。   3、斷句的技巧,一般著眼於節拍強度弱的節點,句子中半段處 ...

遽而追之娥還復為曼聲長歌怎麼

  1、【斷句】:遽而追之。娥還,復為曼聲長歌。   2、【出處】:《列子·湯問》:“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樑欐,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過逆旅,逆旅人辱之。韓娥因曼聲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對,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還,復為曼聲長歌。一里老幼,喜躍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