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波那契數列,又稱黃金分割數列、因數學家斐波那契以兔子繁殖為例子而引入,故又稱為“兔子數列”。在現代物理、準晶體結構、化學等領域,斐波納契數列都有直接的應用,為此,美國數學會從1963年起出版了以《斐波納契數列季刊》為名的一份數學雜誌,用於專門刊載這方面的研究成果。
斐波那契數列,又稱黃金分割數列、因數學家斐波那契以兔子繁殖為例子而引入,故又稱為“兔子數列”。在現代物理、準晶體結構、化學等領域,斐波納契數列都有直接的應用,為此,美國數學會從1963年起出版了以《斐波納契數列季刊》為名的一份數學雜誌,用於專門刊載這方面的研究成果。
1、利用特徵方程的辦法(這個請自行參閱組合數學相關的書)。設斐波那契數列的通項為An。(事實上An = (p^n - q^n)/√5,其中p = (√5 - 1)/2, q = (√5 + 1)/2但這裡不必解它),然後記Sn = A1 + A2 + ... + An,由於An = Sn - S(n-1) = A(n-1) + A(n-2) = S(n-1) - S(n-2) + S(n-2) - S(n-3)= S(n-1) - S(n-3),其中初值為S1 = 1, S2 = 2, S3 = 4。所以Sn - 2S(n-1) + S(n-3) = 0。從而其特徵方程是x^3 - 2x^2 + 1 = 0即(x - 1)(x^2 - x - 1) = 0,不難解這個三次方程得x1 = 1,x2 = p,x3 = q,(p, q值同An中的p, q)。所以通解是Sn = c1 * x1^n + c2 * x2^n + c3 * x3^n,其中c1,c2,c3的值由S1,S2,S3的三個初值代入上式確定。
斐波那契數,亦稱之為斐波那契數列,又稱黃金分割數列、費波那西數列、費波拿契數、費氏數列。
斐波那契數列規律就是斐波那契數列列由0和1開始,之後的斐波那契數列係數就由之前的兩數相加。
斐波那契數列的發現者,是義大利數學家列昂納多·斐波那契,生於公元1170年,卒於1240年,籍貫是比薩。他被人稱作“比薩的列昂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