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曆中每月的天數是根據月亮運動週期確立的,平均每月29.5306日。公曆所對應的農曆日子,每19年輪迴一次。因此,人們每逢19的倍數生辰的時候,生日當天有可能既是農曆生日又是公曆生日。中國農曆中一年12個月只有354.3672天。而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時間確定的公(陽)歷,一年有365.2422天。但因為農曆與公曆的準確天數都不是整數,農曆和公曆在19年中的天數也有細微的差別。經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積累,當小數變成了整數時,兩種曆法生日才會完全重合;更多的時候是相差一天。
中國農曆中每月的天數是根據月亮運動週期確立的,平均每月29.5306日。公曆所對應的農曆日子,每19年輪迴一次。因此,人們每逢19的倍數生辰的時候,生日當天有可能既是農曆生日又是公曆生日。中國農曆中一年12個月只有354.3672天。而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時間確定的公(陽)歷,一年有365.2422天。但因為農曆與公曆的準確天數都不是整數,農曆和公曆在19年中的天數也有細微的差別。經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積累,當小數變成了整數時,兩種曆法生日才會完全重合;更多的時候是相差一天。
新年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非常值得慶祝的一個日子,因為過了今天就會迎來全新的一年,一切都可以重新開始,能夠擺脫自己所有的壞運氣去迎接更加美好的生活,因此在這一個時期內大家出門都是洋溢著喜悅的微笑的,看起來喜氣洋洋。
傳統習俗不同
對於新曆和農曆新年來說他們的差別其實是很大的,其中比較直接的表現就是他們的習俗不同。農曆新年(春節)的習俗有辦年貨、祭灶、貼門聯、吃年夜飯、收壓歲錢、拜年以及守夜等傳統習俗。陽曆新年(元旦)相較春節而言,則沒有貼門聯、吃年夜飯、收壓歲錢等的習俗。
新曆的來源
從歷史溯流上來說的話,新曆又稱為陽曆,他的始源相對來說比農曆短很多。1949年9月27日,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決定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也決定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法,即我們所說的陽曆。元旦,指西元紀年的歲首第一天。為區別農曆和陽曆兩個新年,又鑑於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恰在農曆新年的前後,因此便把農曆一月一日改稱為“春節”,陽曆1月1日定為新年的開始-一“元旦”,並列入法定假日,成為全國人民的節日。
有關的傳說
關於日期的演算法其實在中國已經又很悠久的歷史了,最早可以追溯到堯舜禹時期,堯天子在位時勤政於民為百姓辦了很多好事,很受廣大百姓愛戴,但因其子無才不太成器,他沒把“天子”的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品德才能兼備的舜。堯對舜說:“你今後一定要把帝位傳交好,待我死後也可安心瞑目了。”後來舜把帝位傳給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樣親民愛民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愛戴。後來人們把堯死後,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堯的那一天,當作一年的開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稱為“元旦”或“元正”,這就是古代的元旦。
陽曆生日和陰曆生日的區別:
1、陰曆生日,也就是常說的虛歲生日,計算出來的是虛歲年齡,這是我國傳統上常用的年齡計算方法,是按出生後所經歷的日曆年頭計算,即生下來就算1歲,以後每過一次新年便增加1歲。
2、陽曆生日,就是指某人出生的那一天,在公元紀年法上的公曆日期。陽曆生日計算出來的年齡,即是週歲年齡,又稱實足年齡,指從出生到計算時為止,共經歷的週年數或生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