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耐庵寫的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
2、施耐庵是我國元末明初的小說家。原名耳,又名子安。原籍蘇州,後來遷居蘇北興化縣。有關他的生平事蹟材料流傳下來的甚少,只知道他三十五歲中進士,在杭州做過兩年官,因為和當道權貴合不來,棄官退居故鄉,從事文學創作。據說他曾參加《三國演義》、《隋唐志傳》的創作。相傳他參加過張士誠的農民起義。他生活在元末明初動亂時代,目睹當時朝廷的黑暗,統治者的昏庸,政治的腐敗,社會的不平,便作《水滸傳》以抒寫胸中的憤慨。
1、施耐庵寫的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
2、施耐庵是我國元末明初的小說家。原名耳,又名子安。原籍蘇州,後來遷居蘇北興化縣。有關他的生平事蹟材料流傳下來的甚少,只知道他三十五歲中進士,在杭州做過兩年官,因為和當道權貴合不來,棄官退居故鄉,從事文學創作。據說他曾參加《三國演義》、《隋唐志傳》的創作。相傳他參加過張士誠的農民起義。他生活在元末明初動亂時代,目睹當時朝廷的黑暗,統治者的昏庸,政治的腐敗,社會的不平,便作《水滸傳》以抒寫胸中的憤慨。
張士誠起義抗元時,施耐庵參加了他的軍事活動,張據蘇以後,施又在他幕下參與謀劃,和他的部將卞元亨相交甚密,後因張貪享逸樂,不納忠言,施與魯淵、劉亮、陳基等大為失望,相繼離去,施與魯、劉相別施時,曾作《新水令秋江送別》套曲,抒發慷慨悲痛之情。不久,張士誠身亡國滅,施浪跡天涯,漫遊山東、河南等地,曾與山東鄆城縣教諭劉善本友善,後寓居江陰徐氏初,為其塾師.,隨後還舊白駒,隱居不出,感時政衰敗,作《水滸傳》寄託心意,又與弟子羅貫中撰《三國志演義》《三遂平妖傳》等說部。他還精於詩曲,,但流傳極少,除套曲《秋江送別》以外,還有如顧逖詩、贈劉亮詩傳。
施耐庵,原名彥端,字肇瑞,號子安,別號耐庵。泰州興化人,祖籍蘇州,舟人之子,生於興化白駒鎮,13歲入私塾,19歲中秀才,29歲中舉人,36歲中進士。36歲至40歲之間官錢塘二載,後與當道不合,復歸蘇州。至正十六年六十歲,張士誠據蘇,徵聘不應;與張士誠部將卞元亨相友善,後流寓江陰,在祝塘鎮教書。71歲或72歲遷興化,旋遷白駒場、施家橋。朱元璋屢徵不應;最後居淮安卒,終年74歲。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