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德縣生產習俗
旌德縣生產習俗
1.種田
縣民以務農為主,種田歷有精耕細作的傳統。舊時犁、耙、耖各二遍,並鏟築田埂,防止滲漏田水。種山田則講究砍燒裡壁外埂,以利通風光照、改善水稻生長環境。每年第一天栽秧稱“開秧門”,天不亮即下田拔秧,日出一竿高再回家吃早飯,晚餐設宴慶賀並向“秧師傅”敬酒。拔秧洗秧時忌將秧根水甩到別人身上,挑秧扁擔禁忌婦女跨越,否則被認為晦氣。舊式栽秧先由一技術能手在田中間栽一直行,叫“拉行”,再由眾人順著直行二人一趟橫栽,稱“跑趟子”。現多用秧架、尼龍繩拉行直栽。割稻時打稻桶四角禁止人坐,稻桶豎立時桶口忌對北方。入冬要“翻冬板”(即深耕),以凍死草根、害蟲。農民終年辛勤,起早摸黑已成習慣。全年以5~6月搶收午季作物、栽插中稻和7~8月雙晚栽插農事最忙。忙季農戶往往互相幫助,換工協作。
2.建房
舊時建房須擇吉日開工,一般為雙日。當晚設開工宴,主人向木工、磚匠師傅敬酒並贈紅紙包。建房講究門向,如地形不利,便將大門一側內移半尺左右,以趨吉避凶。豎屋架俗稱“上樑”。正樑中披紅布,或貼上寫有“紫微高照”字樣的紅紙,由未婚青年抬著遊街,鑼鼓喇叭伴隨至宅基地,用繩索拴住兩端徐徐吊起,鳴放鞭炮,工匠師傅騎在屋架上贊呼吉詞.同時拋撒糖果、包子、大饃,屋下眾人搶拾鬨鬧。是日村鄰眾親都來幫忙,送禮相賀,房主設宴酬謝。
3.拜師學藝
學藝拜師,往往由中人介紹,請酒立約。學徒期間,自帶口糧,隨師吃住。一年三節需向師傅送禮朝節(一般三年出師),師傅分年或一次性給予徒弟一定的生活費,不另付工資。出師後有的再隨師半年,師傅贈其一套工具。
民間使用工匠,多為點工上門,菸酒招待,工資一般按日計算,近年時有按件計酬。木匠做壽材完工之日,東家要擺完工宴,兒子輪流向師傅敬酒。
(五)禮儀
1.禮節
平日熟人見面,點頭打招呼:“你到哪兒去?”“吃了嗎?”幹部間則互祝“您好”,行握手禮。親戚相見按輩份稱呼。客來讓座,沏茶敬菸。若是遠客或貴客臨門,先以點心,繼備酒筵待客。席間,客人淺飲低酌,主人頻頻敬酒;吃菜請客人先下筷,給客人盛飯、端茶時須雙手遞上。客人告別,主人送至大門口或村外路口,並道“慢慢走”“再來玩”。問路尋人以禮相稱,遇事打擾別人,慣說“對不起”、“麻煩你”。請別人代自己做事或歸還他人東西,亦常說“謝謝”、“費心”等詞。親朋遭災生病,竭力相助並備果品、營養物前往探望、安慰。
2.送禮
拜望尊長和探望病人,多在雙日上午,並贈送糕點、補品、水果或菸酒等禮品。逢年過節,成家立業子女須備禮物呈送父母等長輩,以報養育之思。外甥結婚,孃舅要以重禮饋送。女兒分娩後,孃家須為新生兒備好衣服、鞋襪並給女兒送去母雞、雞蛋、紅糖、豆腐皮等營養品。長輩做壽,晚輩贈送壽幛、壽麵、雞蛋、衣服、鞋襪等壽禮。親眷鄰舍辦“紅、白”喜事,贈禮多為絲綢被面(禮幛)或錢鈔;辦喪事亦有備花圈、香紙、爆竹等上門弔唁的。新房落成或遇喬遷之喜,至親好友贈聯送畫,饋送錢鈔或禮幛登門恭賀。
黃山生產習俗
徽州舊時各生產行業,如做農、從意、經商等都有各自的行規習俗。農村要祭“五穀神”,祈求莊稼興旺;天旱常興“求雨”,素食齋戒,做道場祭拜龍女菩薩;耕牛轉讓時,買主要帶牛繩將舊牛繩換下,叫做“斷索”,表示買賣雙方均不得反悔。磚工建房上門枋時,要宰殺公雞,將雞血淋門口,叫做“祭門神”,並口念祭詞“雞血淋到東,恭賀東家添兒孫;雞血淋到西,恭賀東家多添丁。”眾人互相呼應,以求吉利。木工供奉“魯班師傅”,最忌諱清晨有人坐其工具凳,意為坐冷板凳,即無生意可做。商店家設“財神座”,常年供奉“大元帥”,以求生意興隆、賺錢發財等等。
開秧門:農村每年早稻的第一次插秧稱為“開秧門”。歙縣這一天要設宴請“田公、田母”,朝拜時,先插先插三根香于田埂,還要虔誠跪拜。休寧、屯溪這一帶,當家人去秧田選定“門向”,然後帶泥拔出一塊秧苗,置於茶盤,捧送回家放在貢桌上,祭拜天地後,將帶泥秧苗倒甩上閣板,已全部粘上為無災無害生長良好的好兆頭。牛福會:專門為耕牛保安祈福的組織。凡願入會的農戶,每頭耕牛交一二元銀洋作為牛福會基金。會員的耕牛被盜或走失,報經值年會首(一年一任),即派人四處尋查,無償地歸還失主,如牛找不到,失主也可以牛福會中領取一些救濟金作為補償。
打鑼封山:山區為保護森林形成許多條規習俗,打鑼封山就是較為流行的一種。每年冬季,村或鄉定人鳴鑼,口中呼喚所封山場的地名,串村走戶,昭示禁戒規約。此後,家家戶戶,互相告誡,不得犯戒。鳴鑼同時,在各要道路口和山界立木牌、石牌,以標明禁山範圍。
接財神:徽州以農曆五月五為財神日,工商業者多在這天接財神。
開張禮:徽州新店開張這天,要在店門口披紅結綵,掛金字招牌,燃放爆竹,有的還奏樂,以示慶祝。對開張這一天上門的顧客,象徵性的手下紅紙包(貨幣退還),同時贈送一定的貨物,如布店贈3尺紅布,百貨店贈送一件日用品等。
學藝:民國時期,學藝拜師必須經過中薦人出面,為師徒雙方商議協約。洽妥後,徒弟要辦拜師酒,向師傅行大禮。磚工學藝,一般一年出師;木工學藝,則為三年,均無工資,師傅只供給伙食。三年升為夥計,師傅給一定的生活費,藝成後才離師營生。
南澳生產習俗
漁業生產
漁民建造新船,必先擇日看時,然後在船塢上安放龍骨(即漁船的中心骨架),並用婦女頭上戴的銀製高鬃,插上金花紅綾,放在龍骨處,名謂“壓槽母”。候墨繩打畢,才將其收回家,意謂可獲“頭棕”(高產的意思)。新建的大漁船,船眼中要裝兩個龍銀,小船的船眼中,要裝印有龍紋的銀毫,或者用印有龍紋的銅幣,意為漁船出海,船眼見錢,會滿載而歸。
以前,漁民出海捕魚時,頭上包紮頭巾,身穿茨莨衫。茨莨衫是由白布製成,右側開襟,綴上用布打的扣子,染上茨汁或柴汁,這種衣服耐浸、透汗、易洗、快乾,下海時不會被網繩纏住,既經濟又實用。
農業生產
以前,每年早造,農民要在正月初四之後擇吉日浸種,並要把種子放灶臺上,認為灶王爺是管理一家人吃喝之神,能確保種子的質量。實際上種子放在灶臺上,因生火關係,具有保溫催芽作用。
鹽業生產
鹽業生產的豐歉同天氣的晴雨關係極為密切。因此,鹽工很注意觀察天氣的變化,並自制白、紅、黃、黑、青旗子,每天插於鹽田埕頭,預告當天天氣情況。舊時資方限定每月發給鹽工1擔食鹽(不論畚箕大小)的報酬。因此,為了多獲點利,鹽工勞動時使用了特製加大的畚箕,每擔容量約120公斤。
台山生產習俗
農業
迎春 指二十四節氣的“立春”日,農家敬香燒紙錢,向天祈禱,望賜好時年,並開始備耕。俗諺雲:“立春大如年”。這在封建時代,是一個重要的節日。每逢這一天,上至天子公卿,下至州官縣吏,都要參加“迎春”、“打春”儀式,以示對農耕的關注。這一習俗,在本縣曾演變為娛樂性的藝術活動,伴之以歌舞,叫做“舞春牛” ...
平遠生產習俗
以耕田為主業,禾分早晚兩季。農忙時村人互幫互助,不計報酬。男人多外出謀生。理家與耕作由婦女擔任。傳統農具有犁耙、轆軸、腳頭、鐵扎、禾鐮、蕩耙、木製龍骨水車等。
婦女上山割草代名叫割魯萁,客家婦女魯萁擔最有特色,一擔魯萁二頭共八捆,用竹槓勾索綁擔,四平八穩,舊時,園中種苧,婦女用其織為夏布,名曰家機布。 ...
興寧生產習俗
傳統農業以種水稻為主,兼種果菜和薯、麥、粟、豆等雜糧。
家務和農事大多以婦女為主,作息程式大體如下:6點到菜地澆水、施肥,採摘蔬果;8點回家吃早飯,處理家務;11點下田地幹活;14點左右吃午飯。若是農忙,吃完飯後休息半小時又下地幹活,直至天黑。若是閒時,下午則多休息。實行生產承包責任制以後,隨著經濟的 ...
井岡山生產習俗
土籍人燒磚瓦窯時,窯匠師傅造窯,點火頗為講究,有一套世代相傳的習俗,稱“祭窯”。一般的“祭窯”,實際上是祭祀火神。遠古以來。先民就認為火是一種很神秘,又很有威力的自然力量;認為主宰火的是神,對他很崇敬。中國的火神是祝融,祝融是傳說中的古帝,被後人尊為火神,又叫“火德星君”。
“祭窯”時,一定要宰殺雄雞 ...
井岡山生產習俗與時令
立春 雨水:開始農業備耕工作,並是造林的大好季節,諺雲:“正月松,二月杉”。
驚蟄 春分:是春耕生產的大忙時節。旱土作物和經濟作物進行播種 (玉米、早大豆、芋子、生薑等),諺雲:“清明栽芋,穀雨栽姜”。建國前,市內主要種植單季稻,是舊時單季稻的播種期,諺雲:“懵懵懂懂,清明浸種”。建國後,市內除山區種 ...
沂南生產習俗
境內居民自古以來以農為本,崇尚勤勞細作、節儉持家之風。在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條件下,歷來以 “人生天地間,莊農最為先 ”為信條, “玩龍玩虎不如玩土 ”,把經商和其他勞作等農事以外的活動視為 “不務正業 ”,對一年四季 “面朝黃土背朝天 ”的莊稼人,看成是 “安分守己 ”,男耕作女理家世代相傳。建國後,隨著 ...
臨沂生產習俗
境內居民自古以來以農為主,崇尚勤勞細作,勤儉持家之風。歷來以“人生天地間,莊戶最為先”為信條,有“玩龍玩虎不如玩土”之說。對一年四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莊稼人,看成是“安分守己”,男耕作女理家世代相傳。
舊時,農民勞動時間長,強度大。春節過後,便“開凍先出糞,備好钁和鍁”,開始勞動。春種、夏鋤、秋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