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明代早期,即從明洪武、永樂、宣德到明正統、景泰、天順時期,這是民窯青花瓷發展的孕育時期,從裝飾方面上來看構圖也較為單調,基本以單線描繪為主。這是一種簡淡的風格,但它並非孤立的現象,而是在善於觀察,透過識別抽象或具象的東西,將其概括出來,這是一種簡約質樸的繪畫風格。從美學層面上看,明早期民窯青花的裝飾是極具特點的。一是裝飾極為大氣,無論是構圖還是畫法基本上是一揮而就的,畫面概括。二是畫法雖然單一,但也正是如此便造成了畫法技術的高超水準,在畫面中有的筆法加一筆則多餘,減一筆則缺少神韻。其三,繪畫的畫筆造成了整體畫面的氣勢非常連貫。
2、從明中期開始,即成化、弘治、正德三朝,民窯青花得到快速的發展,一方面是裝飾的題材比之前豐富,二是繪製技法有了不斷的創新,三是創造出與青花色澤極為和諧的胎質釉面,把青花瓷所特有的陶瓷藝術特徵從單純的繪畫中完全分解出來。中期的青花裝飾風格較之前明早期的青花裝飾有了明顯的變化,從畫面的勾線來看,明中期的勾線漸漸變得圓潤含蓄,沒有了之前的粗獷和充滿張揚的氣概。但明中期的民窯青花瓷中卻有著一種特有的雅拙的味道,筆法中雖然不甚流暢,卻能給人一種如品好茶般的說不清道不明的內在深沉的東西。
3、明代晚期的民窯青花瓷,即嘉靖、隆慶、萬曆、天啟、崇禎幾朝,從這一時期裝飾題材上來看,幾乎每一類題材都有其極為精彩的代表作品。這一時期便是中國明代民窯青花瓷發展最為全面的時期,題材從反映民間市井生活,農人勞作的情景到文人墨客,神仙題材都有,非常豐富。
1、明代民窯青花瓷豐滿,渾厚,古樸,器型線條柔和。
2、胎體,琢器指立體造型。圓器指平面造型。
3、明代早期暈散,中期漂亮,晚期發灰,暗淡。
4、瓷器露胎處多有火石紅斑痕跡。
5、釉質肥厚,滋潤。紋飾多為寫意。
1、豐滿,渾厚,古樸,器型線條柔和,圓潤,給人以質樸,莊重之感。
2、胎體,琢器指立體造型,如瓶,尊等,都較厚重。圓器指平面造型,如盤,碗等,其胎體也較清代厚重。
3、明代青花瓷器,早期暈散,中期漂亮,晚期發灰,暗淡。
4、永樂,宣德瓷器的裡子很規矩,俗稱淨裡,其他時期的盤,碗類,內壁欠平整,有凹凸不平之感。琢器的腹部有多至肉層的銜接痕跡。弘治以前注重修胎,接痕不在明顯,正德以後,到嘉靖,隆慶,萬曆及明末各朝,胎體接痕特別顯露,民窯器尤甚。
5、明代所有瓷器露胎處(底足,器口等)多有火石紅斑痕跡的現象。
6、釉面最大特點,為釉質肥厚,滋潤,青花品種除成化,弘治,正德三朝少數器物釉面潔白外,其餘皆為青白色,俗稱亮青釉。這種白中閃青釉面貫穿於整個明代的始末。器口及足邊微有垂釉痕跡。
7、紋飾多為寫意,畫面豪放生動,畫龍多兇猛,咀巴象豬咀,俗稱豬咀龍,怒發前衝,爪部團成圓形,有三爪,五爪,晚期龍紋有衰老之態。前期所繪鳳紋與元代一樣,頸部無發毛,在龍,獅及獸身上多帶有火焰紋。嘉靖以後所畫兒童形象,頭部很大,額角及後腦勺凸出。八寶圖案為輪,螺,傘,蓋,花,魚,罐,腸。文字裝飾有回紋,百壽字,富字。
8、器足,大件器足,多為砂底,永樂,宣德大盤均為白砂底。明代早期和晚期的圓器足底,常有塌底,沾砂,放射狀刮削跳刀痕,到末期更為明顯。器足形狀有直圈足,內斂圈足,臥足,臺階式圈足,外傾內斜削式圈足,直切圈足,壁形足,平削圈足,深圈足,淺圈足,刮削平足等。
9、款識,明代以前景德鎮瓷器多不書款,永樂以後,開始在官窯器物上書寫本朝年號款,在民窯器上有圖記款,吉祥語款,私家人名款,款字多以青花書寫,兼有暗刻,凸印,朱書等。除永樂,宣德,弘治,萬曆有篆書外,其餘多為楷書款,以六字雙行和四字雙行為主,亦有極少數為單行橫款,環形款,豎款,一般格式為大明某年制,隆慶時期多為大明隆慶年造,書寫位置,一般寫於器足底面口沿或器身上。所有青花書寫的款字,色調都較深沉,無飄浮感。
洪武至成化期間的官窯精品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年代相對較為久遠都在距今500年以上,然後是歷經王朝更迭戰火迷亂,存世較為稀少,幾乎都是宮廷裡流出的,具有獨特的審美特點,風格豪放不乏細緻,皇家身份倍添傳奇色彩,幾乎件件都是珍品孤品。 ...
宋代有八大民窯,磁州窯、耀州窯、鈞窯、定窯、饒州窯、龍泉窯、建窯、吉州窯。磁州窯地址:古磁州為現在的河北省磁縣;耀州窯地址:現代發現為陝西銅川;民間鈞窯地址:以河南禹縣為中心至浙江,北到山東、山西、內蒙古和東北地區,胎質區別很大,質量不是很好;民間定窯地址:同官窯的定窯,以民間用具為主;饒州窯:即現在的景 ...
官窯瓷器比較追求完美,無論是胎質還是釉質都是最上乘的,並且,為了體現皇家的氣質,器型一般都比較莊重,不會有特別大膽的創新,題材多是歌功頌德,大讚皇家風範。官窯瓷器多是精品,是民窯無法比擬的。
而民窯,就是製造出來供平民百姓使用的,這個要求就必須物美價廉,不適宜使用太高階的胎料,成本太高老百姓負擔不起, ...
景德鎮陶瓷“始於漢世”,最初為民窯,此時的陶器“質甚粗,體甚厚,釉色淡而糙”,“只供邇俗粗用”,並不遠銷。
五代時的景德鎮以為南方最早燒造白瓷之地和其白瓷的較高成就而奠定了自己的地位,從而打破了青瓷在南方的壟斷局面和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
景德鎮官窯最早可追溯至元代,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期間,景 ...
中國古代四大民窯分別是汝窯、官窯、鈞窯、定窯。
汝窯:因產於汝州而得名,窯址在今河南省寶豐縣大營鎮清涼寺村,在中國陶瓷史上素有"汝窯為魁"之稱。汝窯是中國北宋時期主要代表瓷器;
官窯:官窯是南宋宋高宗時期一些窯口專為宮廷燒製的瓷器,供御撿退,在當時俗稱"官窯"。窯址 ...
清朝民窯青花瓷的鑑定,缺少鑑定的紀年款,鑑定的依據看器形和青花髮色,清代早期青花,即康雍乾青花瓷,是繼明代永宣青花高峰後的青花瓷生產的又一高峰期;
清代中期的青花瓷特點:
清代中期後的青花瓷較流行的紋飾,大多是纏枝蓮,纏枝牡丹花卉和雙喜字,無雙譜,清裝仕女,博古,八吉祥各種紋飾;清代中期後的青花瓷 ...
1、用途不同,其造型藝術,施釉技法,裝飾藝術極其燒製方法也各有不同。
2、汝窯的燒製歷史可以追溯到晚唐、五代,到了宋代已逐漸成熟,北宋晚期已達鼎盛。
3、不僅受到民間青睞,更是受到宮廷寵愛,把其中工藝最佳,釉摻瑪瑙,釉層蘊潤,釉色豐富,造型秀麗,線條流暢,滿釉支燒,獨具風采的寶豐清涼寺汝窯壟斷為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