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明日秋分幾點幾分,202x年秋分時間

明日秋分幾點幾分,202x年秋分時間

  2022年的秋分是9月23日9點3分31秒。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六個節氣,秋季第四個節氣。

  秋分節氣,意味著收穫滿滿、瓜果飄香的金秋季節已經來臨。此時節,一年秋意濃,十里桂花香,恰如古人云“桂樹婆娑影,天香滿世聞。”

  秋分作為一個反映季節變化的節令,公曆每年9月22日至24日,當太陽到達黃經180度時,為秋分之始,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六個節氣,也是秋季第四個節氣。

  和春分一樣,在秋分這一天,晝與夜、寒與暑、陰與陽,都是平分的,處於均衡狀態。不同的是,春分平分了春季,從春分開始,北半球晝長夜短而白天越來越長,陽氣轉盛,天氣由涼入熱,而越來越熱。秋分則恰恰相反,它平分了秋季,從此開始,北半球晝短夜長而白天越來越短,陰氣轉濃,天氣也變得越來越涼。

  秋分時節,雖然氣溫逐漸降低,天氣慢慢轉涼,但或濃或淡的秋色像調色盤一樣也開始鋪陳開來,濃縮在黃、紅色調之中:菊花、稻穗、橘子,黃得雅緻、飽滿、燦爛;楓葉、辣椒、柿子,紅得熱烈、奔放、灑脫,共同織就出一幅幅色彩絢麗的自然秋景圖。

今日大雪節氣幾點幾分,2021年大雪時間

  2021年大雪是2021年12月7日05:56:55,星期二,農曆十一月初四。

  大雪節氣與小雪節氣一樣,是反映氣溫與降水變化趨勢的節氣,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大雪是反映氣候特徵的一個節氣,大雪節氣的特點是氣溫顯著下降、降水量增多。

  

2020-2030大雪時間表
2020年12月7日00:09:21
2021年12月7日05:56:55
2022年12月7日11:46:04
2023年12月7日17:32:44
2024年12月6日23:16:47
2025年12月7日05:04:20
2026年12月7日10:52:14
2027年12月7日16:37:21
2028年12月6日22:24:19
2029年12月7日04:13:25
2030年12月7日10:07:13

  大雪節氣是什麼意思大雪節氣是一個氣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大雪節氣期間的氣候特徵,即氣溫與降水量。節氣大雪與天氣大雪意義不同。實際上,大雪節氣的雪卻往往不如小雪節氣來得大,全年下雪量最大的節氣也不是在小雪、大雪節氣。如在二十四節氣圭表測影地黃河中下游地區,全年下雪最大的節氣,既不是“小雪、大雪”,更不是“小寒、大寒”,而是在春季“雨水”節氣。大雪節氣下雪量並不是最大。

  大雪節氣的風俗1、大雪醃肉

  大雪節氣風俗之一就是醃肉。老南京有句俗語,叫做“小雪醃菜,大雪醃肉”。大雪節氣一到,家家戶戶都要忙著醃製“鹹貨”。無論是家禽還是海鮮,用傳統的製作方法,將新鮮的原料加工成香氣逼人的美食,以迎接即將到來的新年。

  2、吃紅薯粥

  大雪以後氣溫逐漸變冷,人們屋裡屋外都十分注意保暖,紛紛穿上冬裝,防止受凍,出現凍瘡。魯北民間有“碌碡頂了門,光喝紅黏粥”的說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門,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紅薯粥度日。紅薯含有大米、麵粉缺乏的賴氨酸,賴氨酸可促進人體上皮細胞的成熟,一直抗癌因子與細胞中蛋白質的結合,可提高人體抵抗力,秋冬吃紅薯還有防燥的功效,但不能多吃。

  3、觀賞封河

  大雪時節,北方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自然景觀,南方也有“雪花飛舞,漫天銀色”的迷人圖畫。到了大雪節氣,由於氣溫低,河裡的冰都凍住了,人們可以盡情地在上面滑冰玩耍。大雪節氣,北方地區已經是銀裝素裹,而堆雪人、溜冰、滑雪及滾雪球,是年輕人最喜愛的戶外活動。至於喜歡在室內的人,喝碗熱騰的湯,或是來個火鍋,都是經濟實惠的禦寒之策。

  4、大雪進補

  “冬天羊肉勁補,可以上山打虎。”老南京大雪進補最愛羊肉。羊肉驅寒滋補,益氣補虛,促進血液迴圈,增強禦寒能力。羊肉還可以增加消化酶,幫助消化。專家建議,冬天食用羊肉進補,可以和山藥、枸杞等“混搭”,營養更豐富。上海人講究食補,大白菜買來燉燉肉,燒只“爛糊肉絲”,嚐嚐酸甜可口的紅山楂,都是大雪時節不錯的飲食習慣。大雪節氣前後,柑桔類水果大量上市,像南豐蜜桔、官西釉子、臍橙、雪橙都是現在的“當紅”水果,多吃能補充水分對抗冬燥。

  大雪節氣有關的俗語1、大雪晴天,立春雪多。

  2、大雪紛紛是豐年。

  3、大雪不凍,驚蟄不開。

  4、大雪不凍倒春寒。

  5、大雪下雪,來年雨不缺。

  6、冬雪回暖遲,春雪回暖早。

  7、今冬大雪飄,來年收成好。

  8、麥蓋三層被,頭枕饃饃睡。

  9、冬雪一層面,春雨滿囤糧。

  10、白雪堆禾塘,明年穀滿倉。

今日小滿時間幾點幾分,202x年小滿時間

  開始時間:2022年05月21日09:22:25

  結束時間:2022年06月06日00:25:37

  農曆時間:四月廿一,星期六

  

2020-2030小滿時間表
2020年5月20日21:49:09
2021年5月21日03:36:58
2022年5月21日09:22:25
2023年5月21日15:08:59
2024年5月20日20:59:17
2025年5月21日02:54:23
2026年5月21日08:36:28
2027年5月21日14:17:55
2028年5月20日20:09:28
2029年5月21日01:55:30
2030年5月21日07:40:42
小滿節氣的介紹小滿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古代用來算農事的時間演算法之一,也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小滿,鬥指甲,太陽達黃經60°,於每年公曆5月20—22日交節。小滿節氣意味著進入了大幅降水的雨季,雨水開始增多,往往會出現持續大範圍的強降水。小滿和雨水、穀雨、小雪、大雪等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小滿反映了降雨量大的氣候特徵:“小滿小滿,江河漸滿”。另有解釋是指北方麥類等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只是小滿,還未完全飽滿。

  小滿節氣氣候特徵小滿節氣雨水比較多,是農耕春種的好時節,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我國古代農耕作物水分補充依託於天上降水與地上河流,江河水充盈是水利排灌的前決條件,農耕主要集中在降水充沛與江河水網發達的地區。

  我國的降水主要是由東南季風帶來的,東南季風為我國帶來海洋的水汽,我國東南沿海地區會最先得到東南季風帶來的水汽,形成豐富的降水。西南季風也為我國帶來降水,可影響到我國華南一帶;當西南季風發展強盛時,也可深入到江南一帶。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暖溼氣流的影響,我國南方地區普遍高溫潮溼多雨。

  秦嶺-淮河是南方多雨和北方少雨之間的過渡地區,從秦嶺、淮河附近向北,降雨量急劇減少。從降水的季節分佈狀況來看,我國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也就是東南季風盛行的時候,所以我國的氣候特徵表現為“雨熱同期”。小滿前後的主要天氣特點就是高溫高溼多雨。


今日小滿時間202x小滿時間

  開始時間:2022年05月21日09:22:25   結束時間:2022年06月06日00:25:37   農曆時間:四月廿一,星期六   2020-2030小滿時間表2020年5月20日21:49:092021年5月21日03:36:582022年5月21日09:22:252023年5月21日15:08 ...

明天春分是202x春分時間

  陽曆時刻2022年3月20日23:33:15陰曆日期二月十八星期日開始時間2022年3月20日23:33:15結束時間2022年4月5日03:20:032020-2030年春分時間表年份陽曆時間2020年3月20日11:49:292021年3月20日17:37:192022年3月20日23:33:1520 ...

今天雨水節氣202x雨水是

  2022年雨水是在公曆2022年2月19日00:42:50,星期六,農曆正月十九。   雨水,表示降水開始,雨量逐步增多。雨水有兩層含義,一是天氣回暖,降水量逐漸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漸少了,雨漸多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正月中,天雨水牆紙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 ...

今年立秋202x202x立秋具體時間

  開始時間:2022年08月07日 20:28:57   結束時間:2022年08月23日 11:15:59   農曆時間:農曆七月初十,星期日   2020-2030年立秋時間表2020年8月7日09:06:032021年8月7日14:53:482022年8月7日20:28:572023年8月8日02:2 ...

今天鐘處暑節氣,202x處暑時間

  2022年8月23日11時16分將迎來處暑節氣,處暑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是夏轉秋的轉折點。“處暑”代表炎熱的夏季結束了。   處暑三候   早在《詩經》之《周南》中雲:“五日為一侯,三侯為一氣,故一歲有二十四氣。”所以處暑的三候為:   一候“鷹乃祭鳥”:說鷹自此日起感知秋之肅氣,冷酷地搏殺獵物,先獵之物 ...

明日秋分,202x秋分時間

  北京時間2022年9月23日9時4分將迎來秋分節氣,秋分是24個節氣中的第16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四個節氣。每年9月23日左右,當太陽到達黃經度180度時,進入“秋分”節氣。秋分是秋季24個節氣之一。秋分點的到來表明秋天越來越強,表明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了涼爽的秋天,然後溫度逐漸降低並變得更冷。   秋分過 ...

2021秋分是哪一天?2021秋分時間

  按農曆來講,“立秋”是秋季的開始,到“霜降”為秋季終止,“秋分”正好是從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從秋分這一天起,氣候主要呈現三大特點:太陽光直射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晝短夜長的現象將越來越明顯,白天逐漸變短,黑夜變長(直至冬至日達到黑夜最長,白天最短);晝夜溫差逐漸加大。南半球的情況則正好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