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明朝京城在哪

明朝京城在哪

  1368年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定都應天府,在今天的南京。

  1421年明成祖朱棣遷都至北京,明朝後來一直定都北京,直到李自成滅明朝為止。燕王朱棣成為歷史上的明成祖後,於永樂元年即1403年接受禮部尚書李至剛奏議,擢升北平府地位,立北平為北京,該北平府為應天府,稱為“行在”,同時遷發百姓充實該地區。但是遷都事大,直到永樂十八年,才正式下詔遷都,其中反覆有官員表示反對,而朱棣一一革職,在永樂七年建陵北京昌平、在永樂八年耗時五年開始鑿會通河以便利北京與南方的運輸。

明朝有哪位大臣比皇帝還厲害

  明朝張居正比皇帝還厲害,明朝除了朱元璋和朱棣外其他的皇帝都不怎麼厲害,

  張居正功勞:萬曆皇帝登基後,張居正代高拱為內閣首輔。當時萬曆年幼,一切軍政大事均由張居正主持裁決,張居正在任內閣首輔10年中,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財政上推行“一條鞭法”,總括賦、役,皆以銀繳,"太倉粟可支十年,周寺積金, 至四百餘萬",他擅長用人,軍事上任用戚繼光、李成梁等名將鎮守北邊,用凌雲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亂,吏治上實行“考成法”考核各級官吏,“雖萬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體為之肅然。

京軍三大營明朝是哪三營

  三大營分別是五軍營、三千營和神機營。

  1、五軍營,原本是五軍都督府所統轄的全國軍隊之中的捍衛京師的部分,共有四十八個衛。成祖增加了二十四個衛,共為七十二衛,人數相當龐大,不僅足以捍衛京師,而且成了征討北元的主力。

  2、三千營,在平時的任務是充任皇帝的儀仗隊,與巡邏京城。

  3、神機營,是專用火器的隊伍,起源於成祖征討安南之時,人數多少待考。 三大營的官兵,大部分跟隨英親親征也先,在土木堡傷亡殆盡,京中剩下的多數是老弱。于謙於倉猝之間,除了徵募民兵,壯大了神機營。


明朝

  1368年-1644年。   明朝是中國封建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共傳十六帝,享國276年。   元末民不聊生,爆發紅巾起義,朱元璋加入郭子興隊伍。1364年朱元璋稱吳王,建立西吳。   1368年朱元璋稱帝,國號為大明,因皇室姓朱,又稱朱明,定都於應天府;1420年朱棣遷都至順天府,以應 ...

歷史上明朝幾個盛世

  歷史上明朝的盛世一共有三個,分別是洪武之治,仁宣之治,弘治中興。   洪武之治:又稱洪武盛世,是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間所出現的治世,為明初三大盛世之一。   仁宣之治:又稱仁宣盛世,是明成祖朱棣以後,明仁宗朱高熾和明宣宗朱瞻基採取的寬鬆治國和息兵養民等一系列政策使得國家出現盛世的局面,為明初三大盛世之一,後 ...

春聯的普及於明朝位皇帝有關

  傳說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後,一年除夕,忽然傳旨各地:凡公卿世家,門前需加春聯一副,朕親自出觀。第二天朱元璋微服出宮,邊行邊觀賞各家的春聯。忽然發現一家門上未貼春聯,就打聽原委,當他知道這是一家閹豬為業的人家,自以為業賤難寫,朱元璋就親自提筆給主人寫了一幅"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的春聯。對 ...

京城四少是四位

  1、張伯駒、張學良、溥侗、袁克文。   2、張伯駒:是集收藏鑑賞家、書畫家、詩詞學家、京劇藝術研究家於一身的文化奇人曾任故宮博物院專門委員、國家文物局鑑定委員會委員等。   3、張學良,字漢卿,別號毅庵,堂號張仁堂、張禮堂,乳名雙喜,後改名小六子   4、溥侗是宣統皇帝溥儀的堂兄,因為排行老五,內外行尊稱 ...

明朝疆域圖誰有明朝東北疆域到

  《中國歷史地圖集》有記載。東北疆域到外興安嶺、烏第河一線。   在東北地區,明朝絕大部分時間的有效控制區只侷限於今遼寧省境內。在黑龍江流域設立的奴兒干都司僅僅維持了25年,而且這短短的25年中,都司的主要官員最初為派駐數年而輪調的流官,後來就改由當地部落領袖世襲。這裡沒有屬於明朝編制內的軍隊駐紮,都司轄區 ...

明朝時的長城起止是從

  1、2009年4月18日首次公佈明長城資料:其東起鴨綠江畔遼寧虎山,西至居庸關,另修建祁連山東麓到甘肅嘉峪關。其中,人工牆體的長度為六千二百五十九點六公里;壕塹長度為三百五十九點七公里;天然險長度為二千二百三十二點四公里。東部險要地段的城牆,用條石和青磚砌成,十分堅固。明長城東起鴨綠江,連線秦長城,然後西 ...

明朝郕王封地在

  明朝郕王沒有封地。   郕王:是明代宗朱祁鈺登基之前的封號,是一個王爵稱呼。1449年,明英宗在“土木堡之變”被瓦剌所俘後,郕王被于謙等大臣擁立為帝,年號景泰,尊英宗為太上皇,英宗子朱見深為太子。1457年1月,病危,16日曹吉祥、石亨、徐有貞等人謀復立英宗,發動奪門之變,率領武士攻入紫禁城奉天殿。奪門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