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時思想文化及科學的發展
明朝時思想文化及科學的發展
思想文化:
1、在王陽明哲學思想上,王陽明繼承陸九淵的“心學”併發揚光大,他的思想強調“致良知”及“知行合一”,肯定人的主體性地位,將“人”的主動性放在學說的重心。
2、明代書院的自由探討辯論學風,是當時最開明進步的學術交融方式,在古老的中國書院裡,不同流派的思想可以在此平等交流。
3、明代文學以小說達到的藝術成就最高,創作了大量的以歷史、神怪、公案、言情和市民日常生活為題材的長篇章回小說和短篇的話本、擬話本。
4、萬曆時期,猛烈反對前後七子的擬古主義,有以公安袁宗道、袁宏道與袁中道為代表的公安派。他們認為文學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有各個不同的時代,即有各種不同的文學。
科學發展迅速,如:
1、天文氣象:1634年,正式安裝中國第一架天文望遠鏡。
2、數學物理:1450年,吳敬撰《九章演算法比類大全》。
3、化學化工:1521年,四川嘉州鑿成深達數百米的石油豎井等。
中華鞋文化及鞋的發展歷史
在中華大地上距今180萬年前的巫山人已進化為直立行走,完成了由猿到人的進步,直立的原始人手腳分工,腳是全身唯一與大地保持緊密接觸的部位,古代先人用雙腳支撐著身體在這片土地上採集、狩獵和捕魚活動。特別是在嶙嶙荒野中長遠奔襲狩獵時,保護腳的健全功能是生存的先決條件,因此在人類服飾起源史中原始鞋飾的產生要早於原始衣飾的出現。北方寒冷地區鞋飾文明比南方開發較早。先祖把獵取的野獸用簡單的鋒利石器把皮、肉分離,再用石器把整張獸皮切割成數塊毛皮,同時割制一些窄皮條。然後將整塊切割合適的獸皮包紮在腳上,保護腳板以免凍傷和割裂。這種最原始的“足衣”因用裹紮的方法,亦有“裹足皮”之稱,成為人類鞋飾源頭的“始祖鞋”。為了便於扎系,先人將獸皮裁成塊狀,在邊緣處割開多個小孔,將皮條穿於小孔內,收緊皮條將獸皮捆紮在腳踝骨位置。這種“裹腳皮”西北地區稱為“裘茹克”。縫製工具的進化促進了“裹腳皮”的革命,先人學會用骨針按腳形縫合獸皮,製造出底幫不分的“摺臉鞋”。此後,人們發現由於鞋幫和鞋底功能不同,往往當鞋底磨透時鞋面卻完好無損。為了能替換易磨損的鞋底,先人們學會幫、底分別選用不同質地的毛皮,來延長鞋子的使用壽命,並透過鞝縫工藝完成整雙鞋,這樣就出現了現代鞋的雛形--縫鞝鞋。當時縫鞝鞋有不同的款型和樣式,鞋幫有無靿、有靿之款型,鞋底有翹頭、平頭之樣式。生活在南部潮溼、炎熱地域的先人無須穿用獸皮鞋抵禦寒冷,便充分利用自然資源——木材、植物葉莖(如蘆草、蒲草以及葛、棕、麻等)作為製鞋材料,製成多耳、多鼻草莖鞋和木底鞋。故在服飾史上常把獸皮和草木作為最古老的鞋材,而皮鞋和草鞋也是從遠古一直走到今天的最古老的鞋飾。處於奴隸社會的商周時期,鞋履統稱作“屨”。該時期的絲織業有了較大發展,絲織鞋料的產生與應用成為中華鞋材的一大革新。當時屨的材料主要是草、麻、皮、絲等。在奴隸社會中奴隸主與奴隸的階層等級觀念在衣冠鞋履中明顯張揚出來。“衣服所以表貴賤,施章乃服明上下”,鞋飾透過不同的材質、形制、色彩等資訊符號昭明穿著者的身份;精美的絲履成了奴隸主財富和地位的象徵。奴隸社會的最高統帥 “天子”穿用雙層底的“舄鞋”,奴隸主和上層權貴男性穿著的鞋履大多為用皮革製作的平底翹頭鞮,奴隸主眷屬與上層的貴婦人穿絲履。社會中層普通平民只能穿用麻、葛等植物纖維的平底編織履,社會最下層的奴隸的鞋履,材料最為粗劣,大多用草莖、樹皮、粗麻類等,製作簡易,一般僅做鞋底部分,上部用繩紐固定在腳上,亦稱為扉或屩,形制同於當今的草鞋。 春秋戰國是我國封建制度取代奴隸社會的歷史轉折時期。趙國君主武靈王為適應戰爭的需要,引進了山西北部民族(當時統稱胡人)的穿戴——短衣和短靴,推動了中國服飾史上的一次大革命——胡服騎射。從此北方民族的鞋飾——短靿胡靴,成為中華鞋史中最成功的引進變革產物,之後革靴盛行了兩千年,隋、唐、宋、元、明幾乎代代皆穿用,直到清朝才改為絲織綢緞靴。秦朝建立起我國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為了鞏固封建帝國,秦始皇創立了衣、冠、履各種服制。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在鞋履中突現出來;遵照當時“天方地圓”學說,男人都穿方頭鞋履,表示陽氣方剛、尊貴從天;女人只能穿圓頭鞋,意喻圓順溫和、柔弱從夫。秦漢時期皮革資源多,當時用皮革制的長統履稱“鞾”。男子穿生皮的“革鞋”和熟皮的”韋鞋”較為普遍。女子多穿絲和錦製作的絲履,在鞋面上繡花緣邊的稱為“錦履”。秦始皇陵兵馬俑儲存著至今最完整的秦代鞋履物質文化。幾千個秦代的將士所穿的鞋如實地反映出當時的軍營鞋飾。秦始皇陵兵馬俑的鞋履按官兵分為兩大類:官吏大都穿方口齊頭翹尖履。士卒的鞋按其兵種所異而穿用不同功能的鞋:步兵的鞋以屨為主。騎兵的鞋以鞮為主。製鞋材料大都是納底布帛鞋。下層庶民仍以草、麻編織鞋為主,製作兵馬俑的秦代工匠先用自己的雙腳在地臺板上壓出鞋的凹印,再把兵俑的雙腳放進凹印中。至今挖掘出的兵俑地臺扳上還留下了工匠們穿麻草鞋的明顯的鞋印。為了封建王國的延續和久遠,漢代曾出現世界鞋史上罕見的玉片綴鞋。依漢制在封建帝王顯貴死後安葬時要穿金縷玉履,並配以金縷玉衣。這樣就可以守住魂魄而死後復生。魏晉南北朝是隋唐之前人口大流動時期,漢族與少數民族文化交融糅合,中原與江南民俗文化互為滲透。衣冠鞋履重新整合漸趨溶合。當時北方民族最常用的基本形制是革靴高履。高履是以獸皮為面料的男女通用的有筒革鞋,不作正式禮鞋使用,穿高履革靴不得入殿,否則為失禮。其時南方最盛行的還有木屐和絲履,木屐即用木料為鞋底製成的各類鞋履,便於在雨水、泥地中行走。絲履的造型也很多樣,特別是履頭吻突部分的裝飾五彩十色,民間常用的絲履為五朵履、分梢履、芴頭履等樣式。此外南北朝時期的手編鞋(史稱織成履)也很時尚,除了草編的簡易鞋外,還有精緻的絲錦編織履。 歷經魏晉南北朝的社會變革、民族交融,隋唐五代的鞋履文化表現出多元化、多軌制、多源性的繁榮景象。自隋代起,北方民族的靴子亦成為隋唐男子青睞的鞋飾。在初唐之後靴子不僅被欽定為宮廷官鞋,還可以著靴入殿。當時制靴以黑色皮革為主,前唐多穿高腰靴,特別是軍旅武士全著長靴,到了後唐五代流行短腰靴。唐代婦女最典型的時尚鞋是繼魏晉南北朝發展演變而出現的高頭履,其特徵是履頭高翹;按履頭形式可分雲頭履、重臺履、雀頭履等等。時尚女子常用彩色皮革或多彩織錦製成尖頭短靴,有的在靴上鑲嵌珠寶。縱觀鞋業發展史,隋唐開創了鞋業初級階段。製鞋從家庭自給自足走向商品化市場。為了使商品鞋便於流通,唐代已在鞋履業中開始應用表示腳大小的“鞋號”。唐代之前足衣名稱混雜,為了統一名稱,唐朝正式用“鞋”統稱足衣。宋朝是一個理學佔統治地位的封建王朝,熱忠孔孟之道,推崇倫理綱常。衣、飾、冠、履都顯得保守、拘謹。在當時的宮廷中皇帝貴族多穿絲鞋,甚至在朝會時常穿精綾絲鞋。在內務機構中並設有專門製作、管理絲鞋的“絲鞋局”。遇到大型慶典時節,皇帝常常向百官賞賜絲鞋以示龍恩。宋代官員與富家子弟大都穿布鞋與革鞋,其鞋式大多為一種履頭高而翹的雲頭履和鳧舄,宋代平民百姓時尚穿著雙齒木屐,因其價格低廉又耐磨防滑很受庶民青睞。貧苦勞動大眾平時多穿蒲鞋、草鞋和帛鞋。宋代的禮學思想與唐朝五代沿襲而來的纏足習俗不謀而合,促使纏足之風愈演愈烈。把唐朝崇尚的“小頭鞋履”推到了三寸為美的程度。遼、金、元是北方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胡漢交融的鞋靴風靡一時。一般靴子由皮革和毛氈製作,且花式繁多:計有朝靴、花靴、旱靴、釘靴等。遼、金、元時期,少數民族在與漢人的交流與學習中十分看重 “纏足文化”,特別是統治階層以模仿漢族的衣飾冠履為榮。命婦貴人紛紛效仿漢人的纏足習俗,腳穿三寸金蓮為尚。明代是我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後期王朝,朱元璋竭力提倡漢、唐、宋時期的鞋履文化。促使該時期鞋履文化進入成熟階段。明代用了三百年的時間集華夏傳統鞋飾之精華,奠定了中華鞋飾文化的基石。時至今日,我國各種地方戲劇皆以明代鞋飾來代表戲劇舞臺上的中華傳統鞋履。
明代的男鞋參照大唐時期的靴履,將靴子定位明代“公服”。百官平時上朝時穿的靴稱呼“朝禮靴”。於北方地區寒冷,朝廷又放寬戒令,允許百姓冬季可以穿靴但只能穿用生牛皮製作簡易的直縫靴。但是社會下層的官妓之夫連生牛皮直縫靴都不能穿,只能穿用帶毛的豬皮靴。在雨雪天出行時明代百官多穿帶釘的雨靴,由於此類鞋是用桐油敷於布帛鞋面上而獲得防水拒溼的功效,故又稱此種雨靴叫“油靴”。民間在雨雪天多穿木屐,因木屐可濺水履泥,故俗稱之“泥屐”。由於南方天氣炎熱以及木屐價廉耐用,故平民百姓不分下雨晴天,日常也大量使用。江南百姓除穿用木屐外經常穿用的還有草鞋和蒲鞋。明代的女鞋由於漢人纏足風氣的恢復,“三寸金蓮”的鞋俗又成了婦女鞋飾的主流。 滿清政權推翻了漢人執政的明朝,同時將滿族的衣冠鞋履儀規溶入了漢族兩千年來的冠履服制中。清朝將唐宋元明各朝代延續下來的皮靴革靴,改造成用織物製做靴筒。滿族婦女受女真人荒野採集為生的世俗影響,在削木為履的基礎上,發明創造了適應採集活動的木高底鞋。當漢族傳統的千層底鞋與滿族的木高底鞋相結合時,產生了前後削坡的布厚底鞋,這種滿漢相融的鞋履深受兩族婦女的青睞。由於此種鞋底酷似船形,則俗稱船底鞋。滿族入關後,不接納漢人近千年的纏足習俗,但是滿清政府屢禁,民間屢纏。由於漢族的纏足習以成俗,以至經過一百二十年的磨合後,纏足之風到了乾隆年間卻有增無減;不僅漢族女子照纏不誤,滿族八旗女子也嘗試纏裹小腳。清代旗人女子在漢人纏足的基礎上創造了滿漢雜糅的“刀條兒”腳的折中方式。“刀條兒”腳的纏足特徵是隻纏瘦,不纏弓。用纏腳布把雙足纏裹得儘量瘦窄細長,五個足趾靠攏聚斂,使其頭部略具尖形。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半殖民地經濟帶來的西方製鞋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猛烈衝擊了我國的傳統手工鞋業,中國鞋履史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階段。這個時期的中國近代鞋履史出現兩個明顯特徵。一是鞋業充滿了殖民色彩;鴉片戰爭後,東西方列強鞋業大亨們紛紛以實業搶佔中國鞋履市場;第二個特徵是鞋業的技術革命。第一次技術革命是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工業縫紉機問世。另一次革命是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出現的製鞋膠粘工藝,鞋幫和鞋底不用線縫而直接相粘。近代鞋史出現的兩次技術革命使傳統鞋業由個體手工作業走向機械批次生產。 在中國近代鞋史中,傳統的布鞋、皮鞋也都經過時代的洗禮進入資本主義的萌芽時期,我國首次出現了製鞋產業的民族資本家。1853年近代布鞋的的創始人趙廷籌劃、在北京建立內聯升鞋店,起初生產朝靴,民國初年專制千層底布鞋。我國近代民族皮鞋業始於19世紀。30年代現代皮鞋由國外傳入中國後,當時上海人沈炳根從修理皮鞋開始自制鞋楦,製成我國第一雙現代皮鞋,並於1876年在上海開設我國第一家國產皮鞋廠。1919年上海的北京皮鞋廠開設在上海廣東路,首次使用機器生產皮鞋,到了抗戰初期,上海已有200多家皮鞋廠,抗戰勝利後達800多家。從十九世紀初,膠鞋突破了傳統鞋材的成為風靡全國的鞋類。在膠鞋出現之前,雨天穿的鞋是在布鞋幫上粗線納衍,並塗一層桐油,鞋底裝上鐵釘子防潮、防滑。十九世紀初膠鞋代替桐油鞋,一九一七年陳玉坡、張志瑞、盧鳳池在廣州創辦“廣東兄弟樹膠公司”經過兩年的試製,一九一九年產出膠鞋底,製出布面膠鞋底運動鞋。20年代末天津大中華橡膠廠推出“雙錢牌”博士鞋,正泰橡膠廠獨創“回力牌”運動鞋。30年代日本生產的力士鞋進入中國,抗戰勝利後,國產力士鞋相繼出世, “車輪牌”青年膠鞋成為最先推出的國產貨。
明朝時西方的發展狀態
1、明朝早期中亞、歐洲各國都還是封建社會,明朝中晚期時歐洲各國已逐漸向工業社會(也是資本主義社會)過渡。
2、明朝時期歐洲有拜占庭帝國,位於歐洲東部,公元395年直至1453年。
3、奧斯曼帝國,1299年至1853年。西班牙帝國 從16世紀中期開始,16世紀至17世紀的西班牙正處於黃金時期,是歐洲無可爭議的霸主,締造了被後世稱為“西班牙治下的和平”時代。
4、大英帝國自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後,英國逐漸取代西班牙,成為海上新興的霸權國家,開始不斷擴張海外殖民地成為新一代日不落帝國。
5、葡萄牙帝國是在16世紀—18世紀時一個全球性殖民地帝國。
淺談旗袍文化發展歷程及未來發展
每一樣東西的發展都不同,都會有最開始起步難的時候,旗袍也不例外,至今也已經有了上百年的歷史,接下來旗袍文化,就讓小編帶你一起,來了解了解旗袍從最早到現在,發展的過程是怎樣的。
百年旗袍發展歷史
民國之初——悄然過渡過的旗袍。20世紀初,中國政治風雲跌宕。辛亥革命廢除帝制,創立民國,剪辮髮,易服色, ...
壯族舞蹈文化及傳承與發展
以前的壯族人以狩獵為生,因此壯族的舞蹈和狩獵的關係十分密切,甚至很多舞蹈動作都是源自於狩獵活動,也有一部分是來自於巫師酬神。
那麼,在壯族文化中,壯族舞蹈文化及傳承與發展是什麼樣的呢?一起隨小編來看看吧!
壯族舞蹈源於對狩獵的模仿,但它常與巫師酬神的活動密切聯絡。巫師敬神總是邊跳邊唱,樂神消災祈福 ...
日照農民畫繡帶動日照文化產業提速發展
提到“日照農民畫繡”,連外國人都會豎起大拇指,嘖嘖稱讚。
4月26日,懷著一顆好奇心,筆者來到日照街道大石橋村農民畫繡工作室。進入農民畫繡展廳,感覺眼前一亮,一幅幅顏色鮮豔的裝飾畫映入眼簾。
“農民畫繡保持了農民畫中原有的特色元素,與傳統的刺繡工藝相結合。因此,它既具有農民畫構圖飽滿、色彩豔麗、造 ...
有文化才有發展前景 經濟騰飛莫讓文化瘸腿
2007年的初冬,我應家鄉——蕭山的邀請,參加《湘湖叢書》首發式及湖湘文化研討會。這次會是地方政府有意組織的一次文化活動。我當時很感動於自己的家鄉對文化的重視。蕭山是我的故鄉,我離鄉七十餘年,在異鄉漂泊的日子裡,我總是不斷地思念家鄉的山山水水,設想家鄉各方面的變化。我愛我的家鄉,幾十年來,我一直堅持在家裡 ...
普定民族民間文化及節慶活動
普定境內居住著漢、苗、布依、白族、彝族、仡佬族等民族,其濃郁而獨特的民族風情,構成我縣別具一格的民族民間文化。具有代表性的有:苗族蘆笙舞、布依銅鼓舞、布依族“趕表”等;節慶活動有:正月十五元霄鐵水衝龍,“三月三”熱鬧而隆重的跳花節,白族“七月七”祭祖節,農曆新年的跳花燈等節慶活動。 ...
如何時理解立法的科學原則
1、堅持立法的科學性,就是要尊重立法規律,克服立法的隨意性和盲目性,提高立法效益。2、堅持立法觀念的科學化和現代化。3、建立科學的立法制度。4、堅持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從客觀需要出發的立法方法和策略。 ...
明朝時江南四大才子是誰
1、明朝江南四大才子又稱“吳門四才子”,是指明代時生活在江蘇蘇州的四位才華橫溢且性情灑脫的文化人。一般認為是指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徐禎卿。
2、祝允明(1460-1526年)是明代書法家,字希哲,號枝山,因右手多生一指,又自號枝指生。江蘇長洲(蘇州)人,出生於七代為官的魁儒家庭。與唐伯虎、文徵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