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堂是清朝對總督的稱呼。部堂可視由都堂發展而來。都堂是對尚書省總辦公處的稱呼,都是總攬的意思。唐代尚書省的總辦公處居中,東有吏、戶、禮三部辦公處,西有兵、刑、工三部辦公處。尚書省的左右僕射、左右丞、左右司郎中、員外郎等官總轄各部,稱為都省,故總辦公處稱為都堂。宋、金尚書省的辦公處也沿用此稱。明代各衙署之長官因在衙署之大堂上處理重要公務,故稱堂官;都察院長官都御史、副都御史、僉都御史,以及被派遣到外省帶有這些兼銜的總督、巡撫,均通稱都堂。清代則稱為部堂。
部堂是清朝對總督的稱呼。部堂可視由都堂發展而來。都堂是對尚書省總辦公處的稱呼,都是總攬的意思。唐代尚書省的總辦公處居中,東有吏、戶、禮三部辦公處,西有兵、刑、工三部辦公處。尚書省的左右僕射、左右丞、左右司郎中、員外郎等官總轄各部,稱為都省,故總辦公處稱為都堂。宋、金尚書省的辦公處也沿用此稱。明代各衙署之長官因在衙署之大堂上處理重要公務,故稱堂官;都察院長官都御史、副都御史、僉都御史,以及被派遣到外省帶有這些兼銜的總督、巡撫,均通稱都堂。清代則稱為部堂。
1、吏部:長官稱吏部尚書,置吏部侍郎二人。
2、戶部掌全國疆土、田地、戶籍、賦稅、俸餉及一切財政事宜。其內部辦理政務按地區分工而設司。各司除掌核本省錢糧外,亦兼管其他衙門的部分政務,職責多有交叉。清還設有掌管八旗事務的八旗俸餉處及現審處。隸屬於戶部的機構有掌鑄錢的錢法堂及寶泉局。掌庫藏的戶部三庫。掌倉儲及漕務的倉場衙門。
3、禮部:禮部下設四司,儀制清吏司,掌嘉禮、軍禮及管理學務、科舉考試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禮、凶禮事務。主客清吏司,掌賓禮及接待外賓事務。精膳清吏司,掌筵饗廩餼牲牢事務。
4、兵部:掌全國武官選用和兵籍、軍械、軍令之政。
5、工部:工部下設總部、屯部、虞部和水部四屬部,洪武二十六年,改尚書二十四部為二十四清吏司,工部各屬部分別改為營繕清吏司、虞衡清吏司、都水清吏司和屯田清吏司,職掌、設官仍前。
6、刑部:審定各種法律,複核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會同九卿審理“監候”的死刑案件以及直接審理京畿地區的待罪以上案件。刑部的內部組織機構的設定是按省設司。
1、明朝江南四大才子又稱“吳門四才子”,是指明代時生活在江蘇蘇州的四位才華橫溢且性情灑脫的文化人。一般認為是指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徐禎卿。
2、祝允明(1460-1526年)是明代書法家,字希哲,號枝山,因右手多生一指,又自號枝指生。江蘇長洲(蘇州)人,出生於七代為官的魁儒家庭。與唐伯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
3、文徵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徵明,後更字徵仲,號停雲,別號衡山居士,人稱文衡山。長洲(今蘇州)人。“吳門畫派”創始人之一。與唐伯虎、祝枝山、徐禎卿並稱“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54歲時以歲貢生詣吏部試,授翰林院待詔,故稱文待詔。
4、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別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風流才子”之美稱,蘇州人。明代著名書畫家、文學家。繪畫與沈石田文徵明、仇英齊名,史稱“明四家”。詩詞曲賦予文徵明、祝允明、徐禎卿並稱“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5、徐禎卿(1479-1511年),字昌谷,又字昌國。常熟梅李鎮人,後遷居吳縣(今蘇州)。明代文學家。與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稱“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煙月揚州樹樹花”之絕句而為人稱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