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史,無品級,元始置,明清沿置。
職責:
1、明初戶部寶鈔提舉司、廣積庫,及工部大通關提舉司曾設定典史,負責管理制鈔等技術性事務。
2、明代各縣設有典史,為縣尹屬官,掌收發公文。另有縣丞掌糧馬,主簿掌巡捕,如無縣丞或主簿,則由典史兼管。
明朝御史是執掌監察官員的一種官位,上至正二品,下至正七品。御史專門作為監察性質的官職,負責監察朝廷官吏。明代改御史臺為都察院,仍保留監察御史,另設左、右都御史作為都察院長官。監察御史隸屬於都察院,最高長官為都察御史,正二品,明朝大九卿之一,但普通的御史官職並不高,是正七品官,但權力範圍卻空前大,不論是國家大事,例如打仗、科舉、教育,還是小事,如皇帝娶媳婦,太子出閣之類,監察御史都可以建言。
典史相當於現在縣級公安局長。典史是中國古代官名,元始置,明清沿置。設於州縣,不入品階,即“未入流”,但由吏部銓選、皇帝任命,屬於“朝廷命官”。原本職責是“典文儀出納”,在沒有縣丞、主簿時,兼領縣丞或主簿之職,兼管錢糧、戶籍、治安之務。典史一職始於元代,該職又稱為縣尉,與縣丞、主簿同為知縣的下屬官員,其職能類似於今天的縣級公安局長。因為排位在第四,因此被民間稱為“四爺”,又因為辦公場所在知縣衙門的西側,有時候又被稱為“西衙”。
屬於明朝第3個皇帝。第一個是朱元璋生於1328年,卒於1398年6月24日,即位年齡40歲,在位時間1368年1月23日到1398年6月24日。第二個皇帝是朱允炆朱允炆生於1377年12月5日,1398年6月30日到1402年7月13日在位。第三皇帝是朱棣生於1360年5月2日,卒於1424年8月12日, ...
明朝江西布政使司轄13府78縣,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省區建制,改行中書省為佈政民國時期的江西地圖使司,改路為府和改州為縣。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區。明代在全國設十五個省級單位,布政使司以下,改元朝的路為府,成為主要的二級行政區劃,但是同時又有直屬於省的直隸州,行政級別等同於府。 ...
司禮監掌印太監是明朝十二監中最具權勢的太監職位,負責完成明朝國家決策中“批紅”的部分。幾乎所有明代的著名太監都出自司禮監。
司禮監,官署名。明置,明朝內廷管理宦官與宮內事務的“十二監”之一,有提督、掌印、秉筆、隨堂等太監。提督太監掌督理皇城內一切禮儀。刑名及管理當差、聽事各役,但最讓這個機構出名的還是 ...
1、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安徽鳳陽人,做過和尚、當過乞丐,參加農民起義,最後打下大明江上的時候定都南京即金陵,也死在南京,所以陵墓建在南京。2、第二位皇帝朱允文即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為皇帝解除危難為名發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終,有人說出家當了和尚,下落不明,這在明朝歷史上是一個懸案,所以沒有陵墓。3、第七 ...
1368年朱元璋滅元稱帝,國號大明,歷十二世,傳十六帝,分別為明太祖(洪武)、明惠帝(建文)、明成祖(永樂)、明仁宗(洪熙)、明宣宗(宣德)、明英宗(正統或天順)、明代宗(景泰)、明憲宗(成化)、明孝宗(弘治)、明武宗(正德)、明世宗(嘉靖)、明穆宗(隆慶)、明神宗(萬曆)、明光宗(泰昌)、明熹宗(天啟) ...
明朝共有17個皇帝,分別是:
明太祖朱元璋、帝明太祖洪武、明惠帝建文、明成祖永樂、明仁宗洪熙、明宣宗宣德、明英宗正統、明代宗景泰、明憲宗成化、明孝宗弘治、明武宗正德、明世宗嘉靖、明穆宗隆慶、明神宗萬曆、明光宗泰昌、明熹宗天啟、明思宗崇禎。
明朝共有三種錢幣,分別是:
1、銀兩:
明代以白銀 ...
明朝統分為兩京、13布政使司,關西七衛,俄力思軍民元帥府,斡難河衛。兩京是京師和南京;13布政使司簡稱13司,俗稱13省,為山東、山西、河南、陝西、四川、湖廣、江西、浙江、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福建;關西七衛統治現今的青海和新疆,俄力思軍民元帥府統治西藏克什米爾和新疆西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