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君主制度的問題上,朱元璋廢除了宰相,這樣文官政府直接受皇帝管理,而不需要經過另一人受理,因此皇帝的權力達到了頂峰,自此時,皇帝將軍事政治宗教各種權力集合於一身,成為了制度上徹底的獨裁者。
2、設立了錦衣衛制度,這種制度在國家的監察機構上又增加了皇帝的私人機構,導致了政府的權力被皇帝的私人權力所矮化,因為錦衣衛乃是皇帝私人的機構,行駛皇帝個人的意志,政府的部分監察權力實際上被架空,大大強化了皇帝個人對國家的控制。
3、軍事上,朱元璋大力弱化將領的權力,將統兵權掉兵權分開,統兵的五軍都督府將領在出徵時由皇帝任命,在軍隊中也安插文官或者內廷太監監軍,將軍事權力牢牢地抓在自己手中,最大限度地保證了軍隊的穩定。
4、人事上,國家的官員任命,各級調動必須要經過皇帝批示,內閣根本無權干預這個事情,文官政府受到重創,國家機器無法正常運轉,為明代的滅亡埋下伏筆。
明朝共有17個皇帝,分別是:
明太祖朱元璋、帝明太祖洪武、明惠帝建文、明成祖永樂、明仁宗洪熙、明宣宗宣德、明英宗正統、明代宗景泰、明憲宗成化、明孝宗弘治、明武宗正德、明世宗嘉靖、明穆宗隆慶、明神宗萬曆、明光宗泰昌、明熹宗天啟、明思宗崇禎。
明朝共有三種錢幣,分別是:
1、銀兩:
明代以白銀作為法定的流通貨幣,一般交易大數用銀,小數用錢,白銀和銅錢組成了貨幣主體。因避諱皇帝朱元璋之"元"字,明代所有錢幣統稱通寶,忌用元寶。
2、大明寶鈔:
廟號是東亞地區皇帝於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起源於重視祭祀與敬拜的商朝。
隋以前,並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廟號,一般君王死後會建築專屬的家廟祭祀,但在幾代之後就必須毀去原廟,而於太廟合併祭祀。
對國家有大功、值得子孫永世祭祀的先王,就會特別追上廟號,以示永遠立廟祭祀之意。
由於後世皇帝諡號字數膨脹 ...
趙匡胤,宋太祖,登基時間:公元960年;趙光義,宋太宗,登基時間:公元976年;趙恆,宋真宗,登基時間:公元997年;趙禎,宋仁宗,登基時間:公元1022年;趙曙,宋英宗,登基時間:公元1063年;趙頊,宋神宗,登基時間:公元1067年;趙煦,宋哲宗,登基時間:公元1085年;趙佶,宋徽宗,登基時間:公元 ...
第一是宗室:代表人物朱棣,走的路線是本人為新皇帝的叔侄或兄弟,經歷暗中積蓄力量,然後起兵或者政變最終篡位。一般都否定前任,給個廢帝之類的名聲;還有一種途徑是朝中實權派人物聯合後宮廢殺皇帝,然後擁立宗室繼位。
第二是外戚:代表人物王莽,走的路線主要是家族女子入宮成為寵妃或皇后,擁立小皇帝、太后攝政,重用 ...
努爾哈赤:天命汗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生於1559年卒於1626年,女真族,後金政權創立者。明萬曆四十四年正月,號天命,在位11年;皇太極:努爾哈赤第八子,滿族。1626年9月,繼後金汗位,以次年為天聰元年。天命十一年九月,皇太極在瀋陽稱帝,建國號大清,改年號為崇德,並以是年為崇德元年。前後在位17年;順治 ...
1、努爾哈赤皇帝。
2、皇太極皇帝。
3、順治皇帝,名福臨。
4、康熙皇帝,名玄燁。
5、雍正皇帝,名胤禛。
6、乾隆皇帝,名弘曆。
7、嘉慶皇帝,名永琰。
8、道光皇帝,名旻寧。
9、咸豐皇帝,名奕詝。
10、同治皇帝,名載淳。
11、光緒皇帝,名載湉。
12 ...
年號帶正字的皇帝:
1、齊王正始。
2、太武帝正平。
3、宣武帝正始。
4、元順帝至正。
5、明英宗正統。
6、明武宗正德。
7、清世宗雍正。 ...
一、開國皇帝,封建王朝的創立者或奠基人,是專制統治的象徵與代表。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稱皇帝開始,開國皇帝約有一百人其中包括割據政權和少數民族政權。
二、古代開國皇帝的特點:
1、歷史上的開國皇帝的出生或經歷都有一定的傳奇色彩。比如相傳秦始皇出生的時候曾異香滿室;相傳漢高祖劉邦的母親曾夢龍入懷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