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明清俗曲小調

明清俗曲小調

  月兒彎彎照九州,

  幾家歡樂幾家愁;

  幾家夫婦同羅帳,

  幾家飄散在他州。

  這首出現於宋,盛唱於明清,今被稱為《月兒彎彎照九州》的民間小調,不知有多少人被它那委婉傷感的音調和富於人情味兒的內容感動!明葉盛《水東日記》錄江浙民俗生活時說:“吳人耕作或舟行之勞,多作謳歌以自遣,名‘唱山歌’。”隨後便附錄了他記錄的這首小調歌詞。可見,這首被稱為“山歌”的小調在明清時代已發展成為家喻戶曉、爭相傳唱的歌曲了。明清小調、山歌、時調、俚曲、小唱等稱謂,常可互換稱呼,有時也被泛稱為“俗曲”。這是說,此類歌曲內容多反映民間世俗生活並且通俗易唱,所以很受城鄉人民群眾歡迎。

  明清俗曲小調是宋元詞調小曲的直接繼承和發展,曲調之豐富,內容之龐雜,流傳之廣泛,又遠遠超過了宋元時期的同類型民歌。據楊蔭瀏整理部分史料所列明清俗曲小調名稱統計,明代的有《鎖南枝》、《山坡羊》、《打棗竿》等31首;清代的有《鬧五更》、《寄生草》、《銀紐絲》、《剪靛花》、《王大娘》、《滿江紅》、《鮮花調》等208首,實際上民間流傳的曲目,數不勝數、記不勝記,何止百首、千首。

  明清俗曲小調以其優美婉轉的動聽曲調和樸實含蓄的通俗歌詞,引起了不少文人學士的關注,他們或收集記錄整理成冊刊印;或模仿其形式和風格作詞譜曲;或發表言論贊賞推崇,表現出了以往時代文人學士對俗曲小調少有的熱情。明末文學家、戲曲家馮夢龍,編輯《山歌》一冊,成為私家出版民間山歌小調專集的第一位文人。清文學家蒲松齡編著《聊齋俚曲集》,配用俗曲50多種,其中部分曲目至今還在山東淄博一帶傳唱。

  明清俗曲小調在廣泛傳播過程中,對說唱音樂曲種和地方戲曲音樂唱腔產生了深刻影響,一些說唱曲種和地方戲曲劇種常常吸收民間流傳的俗曲小調來豐富和發展本曲種和本劇種的音樂唱腔。如明末清初在全國各地普遍流傳的小調《剪剪花》,原名《剪靛花》,曾先後收入《霓裳續譜》、《白雪遺音》等俗曲集中,它在四川清音中卻衍變成為一首名叫《放風箏》的小調曲目;在東北二人轉劇目《小看戲》中又發展成為該劇目的基本唱腔。又如明代開始流傳全國各地的小調《銀紐絲》,曾先後收入《時尚南北雅調萬花小曲》、《霓裳續譜》等俗曲集中,近現代在河北流傳的《探親家》就是它的典型遺存。

  明清俗曲小調之所以有如此深厚的群眾基礎和廣泛的藝術影響,除時代賦予它便於發展的特定社會經濟文化土壤外,還由於它本身具備了一些易於廣大民眾接受的藝術特點,那就是它在思想內容上的民眾性;形式結構上的簡潔性;音樂形態上的可塑性和藝術功能上的娛樂性。

一曲多段詞,民間小調的形式特點

  民間小呼叫多樣的時序體多側面、較細緻的陳述內容。這樣的表演形式讓觀眾在欣賞戲曲的過程中更容易從中瞭解到劇目的內容,更易走進劇目之中。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關於民間小調的形式特點吧。

  民間小調多數屬分節歌形式,一曲多段詞,常採用四季、五更、十二時等時序體,多側面、較細緻的陳述內容。

  小調多數屬分節歌形式:

  一曲多段詞,常採用四季、五更、十二時等時序體,多側面、較細緻的陳述內容。為適應多段詞的需要,其曲調則概括、凝鍊地表達某種情緒(或柔美、或哀怨、或歡快),曲調性強、旋律流暢、婉轉曲折,旋律線豐富多變,表現力強。

  小調的節奏規整:

  節奏型豐富多變,歌唱形式以獨唱為多,其次為對唱和一領眾和等。城市小調多有絲絃樂器伴奏、引子和過門的運用,以及伴奏中樂器的加花裝飾、託腔墊腔等,使小調音樂更為優美動人。

  小調的歌詞格式多樣:

  除七字句外,也有長短句式,除二句,四句常見外,也常有非對偶的三句、五句等結構;加上襯詞的豐富多變和格律化,使小調的曲式結構較之號子、山歌更為成熟且富於變化。

  小調各地都有:

  有的流傳全國,有的流傳在一定地區。一般曲調比較流暢,結構比較規整。

  唱詞因由藝人傳授和唱本傳播而比較穩定,格式多樣,富於變化,長短句的形式比較普遍,非對偶的三句、五句等結構以及多段詞的反覆也較為普遍。並常用四季、五更、十二月、花名等形式聯綴。

  曲式結構以二句和四句的單段結構為多,仍因歌詞格式多樣而富於變化,並用襯字、襯句擴充音樂結構,加強感情表達。多段結構也頗多,用於具有敘事成分的小調中,如江蘇省《大九連環》。也有原為單段結構,由於多段詞反覆時曲調的節奏和速度有了變化而成為長大結構的,如東北的《瞧情郎》。

  題材廣泛,從重大政治、社會事件至日常生活、風俗、愛情等,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對舊時代勞動人民受壓迫、受奴役的苦難生活有廣泛的反映,如《月兒彎彎照九州》、《長工歌》、《孟姜女》等。近代以來,亦用以宣傳革命思想,如《五卅運動》、《十送紅軍》等。

  但在舊社會,由於受到剝削階級的思想影響,也存在反映落後社會意識的作品,如一些低階色情的歌曲。歌唱形式以獨唱為主,也有對唱或齊唱,大多有器樂伴奏。

端午節食俗 端午節吃什麼?

  最早出現的端午時食,應屬西漢的“梟羹”。《史記》“武帝本紀”注引如淳言:“漢使東郡送梟,五月五日為梟羹以賜百官。以惡鳥,故食之”。大約因為梟不易捕捉,所以吃梟羹的習俗並沒有持續下來。銼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東漢就已出現。一直要到晉朝,粽子才成為端午的應節食品。《風土記》:“五月五日,與夏至同,……先此二節一日,又以菰葉裹黏米,雜以粟,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熟。同時又有另一種端午節食,稱為“龜”也只在晉朝曇花一現,隨即銷聲匿跡。只有《風土記》中稱為“角黍”的粽子,因為附會在屈原的傳說上,千百年來,成為最受人歡迎的端午節食。

  從《風土記》中記載的作法看來,當時的粽子是以黍為主要原料,除了粟子以外,不新增其餘餡料。但在講究飲食的中國人巧手經營之下,今天能看到的粽子,不論是造型還是內容,都有五花八門的變化。

  先就造型而言,各地的粽子有三角、四角錐形、枕頭形、小寶塔形、圓棒形等。粽葉的材料則因地而異。南方因為盛產竹子,就地取材以竹葉來縛粽。一般人都喜歡採用新鮮竹葉,因為幹竹葉綁出來的粽子,熟了以後沒有竹葉的清香。北方人則習慣用葦葉來綁粽子。葦葉的葉片細長而窄,所以要用兩三片重疊起來使用。粽子的大小也差異甚巨,有達二、三斤的巨型兜粽,也有小巧玲瓏,長不及兩寸的甜粽。

  就口味而言,粽子餡葷素兼具,有甜有鹹。北方的粽子以甜味為主,南方的粽子甜少鹹多。料的內容,則是最能突顯地方特色的部分。

  北平的粽子大約可分為三種:一種是純用糯米制成的白粽子,蒸熟以蘸糖吃;另一種是小棗粽,餡心以小棗、果脯為主;第三種是豆沙粽,比較少見。華北地區另有一種以黃黍代糯米的粽子,餡料用的是紅棗。蒸熟之,只見黃澄澄的粘黍中嵌著紅豔豔的棗兒,有人美其名為“黃金裹瑪瑙”。

  浙江的湖州粽子,米質香軟,分為鹹甜種。鹹的以新鮮豬肉,浸泡上等醬油,每隻粽子用肥瘦肉各一片作餡。甜粽以棗泥或豆沙為餡,上面加一塊豬板油,蒸熟,豬油融入豆沙,十分香滑適口。嘉興“五芳齋”出品的粽子尤其著名,餡料都經過專人選擇,有八寶粽、雞肉粽、豆沙粽、鮮肉粽等,各具特色。

  四川的椒鹽豆粽也別具特色。先將糯米、紅豆浸泡半日,加入花椒麵、川鹽及少許臘肉丁、包成四角的小粽。以大火煮三個小時,煮熟再放在鐵絲網上用木炭烤黃。吃起來外焦裡嫩,頗具風味。

  廣東的中山蘆兜粽,特點是圓棒形、粗如手臂。配料也分甜鹹兩種。甜的有蓮蓉、豆沙、慄蓉、棗泥;鹹的有鹹肉、燒雞、蛋黃、甘貝、冬菇、綠豆、叉燒等。

  閩南的粽子分礆粽、肉粽和豆粽。礆粽是在糯米中加入礆液蒸熟而成。兼具粘、軟、滑的特色。冰透加上蜂蜜或糖漿尤為可口。肉粽的材料有滷肉、香菇、蛋黃、蝦米、筍乾等。以廈門的肉粽最為出名。豆粽則盛行於泉州一帶,用九月豆混合少許鹽,配上糯米裹成。蒸熟,豆香撲鼻,也有人沾上白糖來吃。

  墨西哥的粽子

  墨西哥人也有吃粽子的習俗,他們把粽子稱為“達瑪爾”。主料是粗顆粒的玉米麵,用肉片和辣椒作餡,用玉米葉子或香蕉葉子包成,別有風味。有“粽子節”以歡慶玉米豐收,在節日中,家家戶戶用芭蕉葉包玉米和牛肉、雞肉、胡蘿蔔、土豆、辣椒等煮熟後食用。

  秘魯的粽子

  秘魯人是在聖誕節時吃粽子,全家人圍坐在一起,邊歡慶聖誕節,邊吃粽子,甚至已出嫁的女兒也趕回孃家,再嘗孃家粽子的風味。

  每逢聖誕來臨,委內瑞拉家家戶戶包裹粽子,這已成了應節一景,屆時,連平日賣點心的店鋪也堆滿了粽子。這種粽子以玉米麵為主料,以火腿、臘肉或香腸為餡料,還加進橄欖、葡萄乾,用新鮮蕉葉包成長方形,每個重約半公斤,焙乾蕉葉,粽子即熟,剝開粽子,清香四溢。吃粽慶節,別有一番情趣。

  中國少數民族的粽子

  瑤族:瑤族做粽子用糯米配臘肉條、綠豆,包“枕頭粽”,形似枕頭,每個約250克。也有在糯米中加紅糖、花生等製成素餡涼粽子。

  畲族:畲族粽子,民間稱牯角。用箬葉將糯米包成四角。再用龍草捆紮,十個一串,有的人家還要在包粽子時加菜、肉、紅棗等做餡。煮粽常用灰鹼水,粽子煮好後,色黃氣香,可存放半月。

  傣族:傣族過端午也吃粽子,還要過“粽子節”。據說“粽子節”是為了紀念一對因婚姻遭父母反對而殉情的青年男女。在這一天,凡未婚的傣家小夥子都要拿粽子包,與姑娘們相會在大龍潭的芒果樹下,男女圍成圈,姑娘唱起情歌,小夥子吹葉子伴奏。然後小夥子把粽包送給中意的姑娘。

  毛南族:毛南族也過端午節,但節日的意義與漢族不同,民間稱為“藥節”。過藥節時,習慣採艾葉、菖蒲、黃姜等草藥熬水飲汁,或用這些草藥作餡包粽食用。民間認為端午吃這種包餡粽粑可以解毒去病。

  最大和最小的粽子

  廣西壯族出現過最大的粽子,它是將芭蕉葉墊在一個特大的方形籠格中,內放50公斤淘淨並拌有醬油的糯米,再拌入一隻去皮骨、切成小方塊的豬腿的肉,面上復一層芭蕉葉,隔水蒸熟,這種粽子壯族人叫“口粽粑”,可供一家三口吃兩個月。

  據香港的媒體介紹,香港有9位老人,曾經包了1只重36公斤的粽子,供250人食用。1989年端午節,臺灣彰化縣曾製作一隻特大粽子,重達350公斤。廣東一帶包的粽子個兒特大,煮熟後1只粽子端到桌上,四個年輕人居然沒法將它吃掉。

  粽子還有最小的,在上海一些酒樓飯館中,宴席點心供應“迷你粽”,小得象手指一般,每50克糯米加4小塊火腿,可包4只小粽子,白線纏綠葉,玲瓏淡雅,真象一件工藝品,讓人愛不釋手,捨不得剝而吃之。


中秋節習俗---中秋宴

  古時漢族的中秋宴俗,以宮廷最為精雅。如明代宮廷時興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後,眾人圍坐品嚐,佐以酒醋。食畢飲蘇葉湯,並用之洗手。宴桌區周,擺滿鮮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時鮮,演出中秋的神話戲曲。清宮多在某一院內向東放一架屏風,屏風兩側擱置雞冠花、毛豆技、芋頭、花生、蘿蔔、鮮藕。屏風前設一張八仙桌,上置一個特大的月 ...

中秋節的食---中秋節吃什麼

  中秋節這一天人們都要吃月餅以示“團圓”。月餅,又叫胡餅、宮餅、月團、豐收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 ...

的赴告、奔喪、唁電解說

  1.報喪人死之後,子女要隨即向親友報告死訊及喪期、葬期等有關事情報喪亦稱“告喪”、 “赴告”、 “訃告”,其形式有寫訃文信畫報告親友的,有子女著孝跟前去報告的,現在有在報上登“訃告”的。孝子前往多是口頭的,間具訃文,舊時訃文與現代的訃告內容大同小異,格式則有所不同。如孔子第七十六代孫孔令購過世時,長於年幼 ...

除夕的食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里,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醃製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儘早準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醃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 ...

中秋節各地食

  中秋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大家都知道吃月餅的習俗,除了吃月餅,許多地方都會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及生活習俗吃一些土特產和時令水果。比如廣東人過中秋,在吃月餅的同時,還有吃芋頭、菱角、田螺和柚子的傳統習俗   品清茶、嘗月餅   吃甜味月餅飲花茶最好,有香甜兼收之妙;吃鹹味月餅飲烏龍茶或綠茶為佳,有清香爽口之 ...

臘八節習俗食傳說

  臘月最重大的節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從先秦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臘八節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這項活動來源於古代的儺(古代驅鬼避疫的儀式)。史前時代的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作為巫術活動的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區仍有留存。據說 ...

愛新基摩喪

  愛斯基摩喪俗是美國阿拉斯加愛斯基摩人喪葬習俗。人們認為人死之後靈魂猶存,亡靈與活著的親人應保持度好的強弱以保證雙方生活的安寧。因而他們對喪葬儀式十分重現。人死後;要把房屋所有門都開啟,為死者的靈魂昇天創造條件。死者安葬在墓穴以後,人們要用土細心掩埋,不留一點縫隙,以免亡靈返回。據說死者如果不滿意他的來世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