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春分節氣民間風俗+春分節氣民風民俗盤點

春分節氣民間風俗 春分節氣民風民俗盤點

  導語:春分節氣到來之際,民間會舉行很多有趣的風俗活動,不僅僅是大人們有習俗活動,小孩這天也會做一些有趣的事。據說,春分的時候,雞蛋比較容易立起來,所以小孩會拿雞蛋豎著玩。那麼,具體春分節氣民間風俗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下面的春分節氣民風民俗盤點。

  春分節氣民間風俗

  送春牛

  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曆節氣,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春牛圖”。

  吃春菜

  “春菜”,一種野莧菜,鄉人稱為“春碧蒿”,與魚片“滾湯”,名“春湯”。“春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

  豎蛋

  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雖然失敗者頗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是玩豎蛋遊戲的最佳時光。

  粘雀嘴

  家家吃湯圓,還煮些不包心的湯圓,用細竹叉扦著置於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嘴,以防雀子來破壞莊稼。

  放風箏

  春分當天放風箏,有王字風箏、鰱魚風箏、眯蛾風箏、雷公蟲風箏、月兒光風箏等,大者有兩米高,小的二三尺。

  犒勞耕牛

  春分已至,春耕、春播等農活也即將開啟,家裡的耕牛從春耕起就再也閒不住了。所以在春分時節到來之際,農民多會以糯米糰餵食耕牛,以示犒賞。其中也蘊含了農村人對耕牛的憐惜之情。

  春分祭日,秋分祭月

  春分古時又稱“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並非傳統節日,而是一個指示農業生產的重要節氣,從它的別名中亦可見一斑。

  春分時晝夜等長,其後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北移,逐漸晝長夜短。西漢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中提到:“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明史·歷一》則說:“分者,黃赤相交之點,太陽行至此,乃晝夜平分。由於與農事活動密切相關,民間還留下了“春分無雨劃耕田”“春分有雨是豐年”的說法。

  古代,春分時有相當隆重的祭日儀式。《禮記》記載:“祭日於壇。”按照孔穎達的註疏就是“謂春分也”。自周代起,此習俗歷代沿襲。清朝潘榮陛的《帝京歲時紀勝》裡還說:“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明、清兩代,北京日壇成為皇帝在春分祭祀大明神(太陽)的地方。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皇帝親自祭祀,其餘的年歲由官員代祭。

  春分豎蛋為什麼能成功?

  豎蛋

  蛋殼上有許多高0.03毫米左右的突起,三個突起可構成一個三角形的平面,如果使雞蛋的重心線透過這個三角形,就可以實現“豎蛋”了。

  有說法認為,立春豎蛋是因為這一天地軸與黃道面構成了某種平衡。但這其實是偽科學,因為太陽對雞蛋的引力相對於地球對雞蛋的引力實在是太小了。

  豎蛋技巧:

  要點一:挑雞蛋

  首先要挑選一頭大一頭小的雞蛋,立蛋時將大頭朝下,這樣重心會比較低,就像不倒翁一樣,容易保持平衡。

  要點二:尋找支援面

  找到合適的支援面,做一個小實驗,在桌面上塗上印泥,再把雞蛋立在塗有印泥的桌面,就可以發現,能立住的雞蛋,底部會有一個肉眼很難看清的平面,一旦重力作用線能經過這個平面,雞蛋就能站立起來。

  要點三:手要穩

  由於生雞蛋裡的蛋黃位置也會影響雞蛋的站立情況,所以立雞蛋的手要儘量保持不動,讓蛋黃可以慢慢沉澱到雞蛋下部,這樣重心就能足夠低,使雞蛋保持平衡。

春分節氣民間風俗

  1、豎蛋。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

  2、吃春菜。昔日四邑(加上鶴山為五邑)的開平蒼城鎮的謝姓,有個不成節的習俗,叫做“春分吃春菜”。

  3、粘雀子嘴。春分這一天農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於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

  4、放風箏。春分期間還是孩子們放風箏的好時候。尤其是春分當天。

  5、春祭。二月春分,開始掃墓祭祖,也叫春祭。

春分節氣民間風俗 掃墓立蛋粘雀子嘴

  風俗是在漫長的時間長河中逐漸形成的,蘊含著特殊的意義,一代又一代的人們遵守著傳統,併為之附加了更多有趣的意義。而二十四節氣之一的春分也是有著許多習俗的,但是不同的地區的習俗可能是不一樣的,畢竟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

  掃墓祭祖三獻禮

  春分不僅僅是播種的日子,也是春祭的開始。春祭,即開始掃墓祭祖。掃墓前先要在祠堂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殺豬、宰羊,請鼓手吹奏,由禮生念祭文,帶引後輩行三獻禮。春分掃墓開始時,首先掃祭開基祖和遠祖墳墓,全族和全村的人們都要出動,規模很大,隊伍往往達幾百甚至上千人。開基祖和遠祖墓掃完之後,然後分房掃祭各房祖先墳墓,最後各家掃祭家庭私墓。

  春分立蛋賀春來

  春分眾多的習俗中最有趣的一個可能就是立蛋的習俗了。據史料記載,“春分” 立蛋的傳統起源於4000年前的中國,為了慶祝春天的來臨。在春分的那一天,人們會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雖然失敗者頗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成了豎蛋遊戲的最佳時光,故有“春分到,蛋兒俏”的說法。豎立起來的蛋兒好不風光。其實的話立蛋不管是在什麼時候都可以實現的,只要找準平衡點就可以了。

  吃湯圓粘雀子嘴

  春分這一天氣候十分的溫和,按照習俗來講農民會給自己放一個假,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於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讓莊稼可以茁壯的成長。


立春的民間風俗 立春節氣風俗及飲食介紹

  立春風俗   打春牛   有用以桑木為骨架做成的春牛,是 “打春牛”風俗活動用的“牛”。冬至節後辰日取土合成泥坯,雕做成大小類似牛形狀。上畫四時八節,360日12時辰圖紋。立春前一日,官民先於約定的農壇上祭祀。爾後由縣執事(縣長)親手扶犁執鞭打“春牛”,以示春耕開始。接著由群眾作扶犁耕地狀。邊耕邊打“春牛 ...

大雪節氣民間風俗活動有哪些 大雪節氣民間故事有哪些

  醃肉   老南京有句俗語,叫做“小雪醃菜,大雪醃肉”。大雪節氣一到,家家戶戶忙著醃製“鹹貨”。將大鹽加八角、桂皮、花椒、白糖等入鍋炒熟,待炒過的花椒鹽涼透後,塗抹在魚、肉和光禽內外,反覆揉搓,直到肉色由鮮轉暗,表面有液體滲出時,再把肉連剩下的鹽放進缸內,用石頭壓住,放在陰涼背光的地方,半月後取出,將醃出的 ...

驚蟄節氣民間風俗

  1、祭白虎是驚蟄的特色活動,白虎在民間傳說裡除了是守護一方的神獸,也掌管著中國的民間的口舌、是非。   2、驚蟄吃梨是民間流行的習俗,因為“梨”與“離”諧音,有遠離的意思。驚蟄又是昆蟲甦醒的時候,農民在這天吃梨據說可以讓蟲害遠離莊稼。   3、打小人也是驚蟄的習俗,以前大家相信一些不乾淨的東西都是和昆蟲一 ...

春分民間風俗有哪些

  1、祭日春分祭日源於周代。《禮記》:“祭日於壇。”孔穎達疏:“謂春分也。”因而這一春分習俗便流傳下來。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祭日雖然比不上祭天與祭地典禮,但其儀式也相當隆重。明代皇帝祭日時,用奠玉帛,禮三獻,樂七奏,舞八俏,行三跪九拜大禮。   2、祭 ...

雨水節氣民間風俗 雨水的習俗接壽

  不同的時候我們會根據生活的變化產生不一樣的風俗和民俗根據,不一樣的地方也會對不一樣的節日,有不一樣的習俗,在雨水這一個節日到來之時,我們很明顯的可以感覺到周圍氣候的變化和溫度的變化,所以我們可以很明確的知道,雨水這一個節日就和他的名字一樣是雨的變化,從這一天開始降雨量的逐漸改變,還有周圍溫度氣候的變化,就 ...

202x年雨水節氣民間風俗 雨水時節佔稻色

  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深厚的文化底蘊中,每一個節日都在歷史長空間熠熠生輝,在每個節日都有著各自的風俗習慣。二十四節氣在各個時間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所有的風俗習慣和禁忌也是層出不窮的。那麼2022年雨水節氣民間風俗都有什麼呢。   雨水節氣民間風俗   雨水時節都有哪些特殊風俗呢,雨水節氣有回娘屋、接壽等習俗 ...

芒種節氣風俗 芒種節氣的由來與習俗

  芒種節氣的風俗 芒種節氣的由來與習俗   1、安苗   安苗系皖南的農事習俗活動,始於明初。每到芒種時節,種完水稻,為祈求秋天有個好收成,各地都要舉行安苗祭祀活動。家家戶戶用新麥面蒸發包,把面捏成五穀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狀,然後用蔬菜汁染上顏色,作為祭祀供品,祈求五穀豐登、村民平安。   2、打泥巴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