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呂齊和田齊之分。西周時期,周武王封呂尚於齊,由於國君姜姓呂氏,故又稱呂氏齊國,史稱呂齊。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孫田和廢齊康公,並於前386年放逐齊康公於海上,自立為國君,同年為周安王冊命為齊侯。國君媯姓田氏,是為田氏齊國,史稱田齊。齊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直至前221年被秦國所並。
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統治者不叫皇帝,都被稱為王。
晉國,周代春秋時期諸侯國名,出自周成王之弟唐叔虞姬虞。姬虞之子晉侯燮父徙居晉水,至晉孝侯時,國都名翼;
曲沃代翼之後,晉獻公遷都絳,別都曲沃。
前403年,晉國卿大夫韓虔、趙籍、魏斯三家分晉。周威烈王賜三家為諸侯,晉國正式滅亡。
晉國為周之宗裔,故為姬姓。後因王孫燮封遷於晉水而為晉氏,故為姬姓,晉氏。
1、諸侯之間,應該是以國家來稱呼的,比如,鄭國的君主會被稱為【鄭伯】,齊國的君主會被稱為【齊侯】,要是恩怨比較深的,可能會直接稱呼對方的名字。至於諸侯稱呼屬下,會稱呼【子】【先生】【卿(對上大夫的稱呼)】,視情況而定。屬下稱呼諸侯的話,會稱呼【王上】
2、先秦的詩歌的話,集中在《詩三百》中,也就是《詩經》,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
1、《退舍》:春秋時期,晉國內亂,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逃到楚國。楚成王收留並款待他,他許諾如晉楚發生戰爭晉軍將退避三舍(一舍為三十里)。後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回晉國執政。晉國支援宋國與楚國發生矛盾,兩軍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誘敵深入而大勝。
2、《一鳴驚人》:相傳楚莊王(另一說為齊威王)臨政三年終 ...
春秋早期,齊國首先稱霸;之後很長時間一直是晉國和楚國實力最強;到了春秋末年晉國和楚國因內亂而有所衰弱,吳國和越國趁機稱霸,但只是曇花一現。
戰國之初,魏國率先變法,成為最強的國家,但因樹敵太多而衰落下去。秦國和趙國在之後成為最強的兩個國家,長平之戰雙方進行了大決戰,以趙國的慘敗而告終,從此秦國一枝獨秀 ...
1、春秋戰國時期,儒家主張教化百姓以禮治國。
2、儒家是孔子所創立、孟子所發展、荀子所集其大成,之後延綿不斷,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學術流派。
3、儒家原先是先秦諸子百家之一,其創始人是孔子。儒家在先秦時期和諸子百家地位平等。
4、而後漢武帝為了維護封建專制統治,聽從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 ...
1、魏文侯,名叫魏斯,在位時間為公元前445年至公元前396年,總共在位50年,公元前403年被周威烈王冊封為諸侯,稱魏侯。
2、魏武侯,名叫魏擊,在位時間為公元前395年至公元前370年,總共在位26年。
3、魏惠王,名叫魏罃,在位時間為公元前369年至公元前319年,總共在位51年,公元前33 ...
秦王是指秦國君主或一個封號,指戰國時期秦國的君主。比如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秦王嬴政、秦孝文王、秦武王、秦莊襄王、秦王子嬰等。簡單的介紹幾位。
1、秦惠文王(公元前356—前311年):又稱秦惠王,本名嬴駟,秦孝公之子。年十九即位,以宗室多怨,誅殺衛鞅。公元前325年改“公”稱“王”,並更為元年,成為秦 ...
春秋戰國是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戰國是百家爭鳴、人才輩出、學術風氣活躍的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東周在戰國後期(公元前256年)為秦國所滅,所以春秋戰國時期在時間上並不全然包含在東周王朝裡面。 ...
春秋戰國時期,湖南地區基本屬於南方大國楚國的範圍。
春秋前期,江蘇在春秋末期屬於吳國。晉國和楚國爭霸,吳國由春秋時期的晉國扶持建立,以從側面牽制楚國。後來,楚國在目前的浙江省範圍內幫助當地人建立了越國,以抗衡吳國。於是春秋後期有了”吳越爭霸”。後來,越國消滅了吳國。最後楚國消滅了越國。於是,在戰國的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