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春節的習俗和來歷

202x年春節是幾號放寒假 春節的習俗和來歷

  2022年春節放假安排

  2022年1月31日(除夕、週一)-2022年2月6日(初六、週日),共放假7天,其中2022年1月29日(週六)、2022年1月30日(週日)正常上班調休。

  春節的習俗

  開門炮仗,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聚財,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黴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今天許多地方還儲存著一習俗,大年夜掃除乾淨,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拜年,春節裡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後十分盛行,有些不必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後,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春節的來歷和傳說

  作為流傳千年的盛大節日,春節的來歷,可以追溯到五帝時期。大家經常聽到的一種說法,應該是關於“年”的傳說。據說古代有一種兇猛的巨獸叫“年”,這種猛獸平時生活在深山老林裡,每隔一段時間,就出現在人們居住的地方,它們專門捕食家禽家畜,有的時候甚至會傷人。

  長此以往,人們為了保平安,摸索出了“年”出沒的規律,發現這種猛獸,每隔365天就會在人類多的地方出現一次。為了驅趕年,人們每隔365年就會提前聚在一起吃飯,把家裡的東西都藏好,接著拿出火把聚在一起,遇到“年”就歡呼著用火把嚇跑,整整熬一個晚上。因此“過年”的傳統就此誕生,人們也就有了熬夜守歲的習俗。

關於春節的習俗和來歷

  1、春節的來歷:春節,是農曆的歲首,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日。是中華文明最集中的表現。自西漢以來,春節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

  2、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春節的習俗和來歷

  1、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週期稱為“年”,《說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曆,以月亮圓缺的週期為月,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也叫年。

  2、掃塵: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民間素有的傳統習俗。掃塵之日,全家上下齊動手,用心打掃房屋、庭院,擦洗鍋碗、拆洗被褥,乾乾淨淨迎接新年,人們藉助“塵”與“陳”的諧音表達除陳、除舊的意願。

  3、祭灶神:傳說到了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便要昇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一年的善惡,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彙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的命運交於灶王爺之手。送灶神的儀式稱為“送灶”或“辭灶”,百姓供上紅燭、糖瓜,以隆重的禮節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4、貼春聯:春聯,俗稱“門對”,又名“春帖”,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稱春聯。貼春聯的習俗源於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為辟邪之木,《典術》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壓伏邪氣者也。”所以在古時候,古人貼春聯是為了驅邪保平安,而我們在春節貼春聯也是為了抒發自己的美好願望,保佑一家人在新的一年,平平安安,闔家幸福。

  5、放爆竹: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劈劈啪啪的爆竹聲辭舊迎新。燃放鞭炮是中國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6、貼窗花:在漢族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 

  7、貼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漢族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8、貼年畫: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漢族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9、掛燈籠:每年的除夕節前後,人們都掛起象徵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

  10、壓歲錢: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裡是吃完年夜飯後,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並勉勵兒孫在在新的一年裡學習長進,好好做人。


元宵節的習俗來歷

  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 ...

端午節的習俗來歷

  1、端午節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民俗大節,最初是古代百越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在上古時代就有以龍舟競渡形式祭祀龍祖的習俗。   2、因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節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後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個別地方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   3、總的來說,端午節起源 ...

植樹節的習俗來歷

  1、植樹節的習俗是:植樹,1872年,美國著名農學家朱利葉斯·斯特林·莫爾頓提議在內布拉斯加州規定植樹節,動員人民有計劃地植樹造林。當時州農業局透過決議採納了這一提議,並由州長親自規定今後每年4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三為植樹節。這一決定做出後,當年就植樹上百萬棵。   此後的16年間,又先後植樹6億棵,終於使內 ...

春節習俗來歷

  1、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盛大的傳統節日,它不僅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願望、生活娛樂和文化心理,而且還是祈福攘災、飲食和娛樂活動的狂歡式展示。春節,狹義上是指農曆正月初一,廣義上是指農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春節又稱過年,在歷史發展中,雜糅了多地多種民俗為一體,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春節期 ...

中秋節的習俗來歷

  1、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   2、最初“中秋節”的節期是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後來才調至農曆八月十五,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農曆八月十六。   3、賞月、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 ...

清明節為什麼會根據公立來確定日期?清明節有什麼習俗來歷

   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為什麼會根據公立來確定日期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根據公立來確定日期,這和二十四節氣相關。   清明節同時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一般在春分後的15天就是清明。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跟赤道的角度來定的,在陽曆上的日期是基本固定的。因此清明在農曆上沒有固定日期,一般在陽曆4 ...

傳統文化春節有什麼來歷習俗

  1、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曆新年,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   2、關於春節的起源有說法諸多,普遍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時期興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   3、春節定在農曆正月初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