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春節貼門神是為什麼+春節貼門神的講究

春節貼春聯和貼門神的傳說

  據說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這是有史為證的。此外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鬱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願。

  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一些地方的人們還保留著貼門神的習慣。據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徵,古人認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鍾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所以民間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裡拿著各種傳統的武器,隨時準備同敢於上門來的鬼魅戰鬥。由於我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唐朝以後,除了以往的神荼、鬱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於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於門旁鎮守,第二天夜裡就再也沒有鬼魅騷擾了。其後,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經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國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曆,至今風靡全國。

春節習俗之除夕夜:貼門神、貼春聯

  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裡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除夕

  貼門神

  我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傳說中的神荼、鬱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戶,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為害。唐代以後,又有畫猛將秦瓊、尉遲敬德二人像為門神的,還有畫關羽、張飛像為門神的。門神像左右戶各一張,後代常把一對門神畫成一文一武。門神分三類:第一類是“大門門神”,多貼在車門或整間大門上,高約四五尺,寬約二三尺。第二類是“街門門神”,多貼小街門上,高約二尺,寬約一尺。這兩種門神都是一黑臉一白臉兩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獰惡,各手執槊鉞。第三類是“屋門門神”,較街門門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門最多是貼“麒麟送子”像,兩個傅粉塗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這種門神,本應貼在新結婚的屋門上,以取吉利,後來也就作普通街門的新年點綴品了。

  貼春聯

  春聯亦名“門對”、“春帖”,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後來畫門神像於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發展為春聯。春聯真正普及始於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據清人陳尚古的《簪雲樓雜說》中記載,有一年朱元璋準備過年時,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幅春聯,以示慶賀。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後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但廟宇用黃紙,守制(服孝未滿)用白、綠、黃三色,第一年用白紙,第二年綠紙,第三年黃紙,第四年喪服滿才恢復用紅紙。因滿族尚白,清宮廷春聯用白紙,藍邊包於外,紅條鑲於內。

  貼福字、貼窗花、貼年畫、貼掛千

  這些都具有祈福、裝點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他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春聯由神荼、鬱壘的名字而向文字發展,而年畫依然沿著繪畫方向發展。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而漸漸把財神請到家裡,進而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節貼春聯,年畫也受其影響隨之而盛行開來,全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我國年畫的三大流派。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曆。掛千,就是用吉祥語鐫於紅紙之上,長尺有咫,粘之門前,與桃符相輝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為佛前所掛。掛千民戶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較少。其黃紙長三寸,紅紙長寸餘,是“小掛千”,為市肆所用。最早的掛千當是以制錢(銅錢)串掛的,與壓歲錢一樣,有壓勝的作用。

春節為什麼要貼門神 春節貼門神的由來

  導讀:春節的習俗那麼多,總有幾個我們是知道,春節要貼春聯,貼福字,還有要貼門神的,對於貼門神這個習俗,很多人不瞭解是為什麼,那麼春節為什麼要貼門神呢?春節貼門神的由來是什麼呢?想知道春節貼門神的原因,就來瞧瞧小編的介紹吧。

  春節為什麼要貼門神

  門神,是民間信奉的“司門之神”,在新春時節祭祀門神、張貼門神畫的習俗由來已久。

  《禮記》是一部中國古代典章制度書籍,相傳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學生們所作,西漢禮學家戴聖所編,記載了先秦禮制。其中《祭法》中講到“王為群姓立七祀,諸侯為國立五祀,大夫立三祀,適士立二祀,皆有‘門’……”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習俗?有一種說法稱,門神實際源於上古時期的自然崇拜。

  那時,古人認為,家中的門、灶臺等皆有“神靈”,由於門供日常出入,地位比較重要,所以祭祀時,它是五祀(門、戶、中溜、灶、行五種主要祭祀)之首,後來演變為門神。

  民俗學專家王娟解釋,一般貼“門神”,要在除夕吃年夜飯之前貼。古代大門分兩扇,貼門神像時剛好一左一右。

  古代科學、醫療水平比較低,瘟疫疾病對人們生存威脅比較大。所以,門神成了民間頗受歡迎的守護神,大家願意在新春佳節、除舊迎新的時候貼上門神神像,請它們守衛家宅、祛除邪祟。

  春節貼門神的由來

  其實貼門神來源於歷史傳說,在《隋唐演義》和《西遊記》都有描述,大致意思概況為:涇河龍王和長安城一算命先生打賭,結果龍王私自更改下雨時辰和地點,導致玉帝要魏徵割其頭顱,龍王託夢給唐王,讓唐王救命,結果龍王還是讓魏徵給殺了。此後龍王經常找唐王算賬,導致唐王無法安睡,後來秦瓊(秦叔寶)和敬德(尉遲恭)兩位武將守門,才得以安睡。秦瓊(字叔寶)、尉遲恭(字敬德)兩位武將門神,是民間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門神,至今興盛不衰。

  貼門神為了驅災驅惡,避邪防害,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衛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每到春節前夕,家家戶戶便忙碌起來寫揮春貼對聯和門神,祈福來年。

  如何貼門神

  一選門神。鎮宅保平安的,用秦瓊、尉遲敬德、關羽、張飛等,這個也是使用最廣泛的門神了。做生意的,可以用五路財神、招財童子、關羽、賜福天官,劉海戲金蟾等。做官的,可以用海瑞、包青天、福祿壽喜、寶馬瓶鞍等。通用類的,可以用福祿星。

  二貼門神。通常在除夕當天和春聯一起貼,最好是中午6-12點貼。家裡人都到齊後在貼。如果有請祖宗回家過年的習俗,請完祖宗後在貼。門神要成對出現,而且門神畫像要臉對臉,不要背對背。

  三敬門神。關於敬門神做法不一,有的在門神前面點兩盞燈,有的在除夕,初一、初五在門前擺上供品,然後焚香燒紙供奉門神,不過什麼做法,都是對門神的尊敬,其實個人認為沒必要太拘泥於形式,心中敬畏門神即可。


春節“福”正倒貼有講究

  紅紅火火的春節,除了貼春聯、貼窗花,人們還喜歡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那麼,為什麼春節要貼“福”字呢?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來華說,“福”字的甲骨文是象形字,為手捧酒罈、把酒澆在祭臺上的樣子,是古代祭祀的寫照。古人祭祀總是以祈求達到希望為宗旨,因此“福”是古人祭祀時的希望。   那 ...

門神門神張貼有什麼講究

  生活中我們注意觀察會發現,貼了門神的人家都是門神貼雙的,很少會見到只貼一張門神的情況,門神的張貼是有講究的,不是自己想要貼多少就可以貼多少的。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分析看看,門神貼雙,門神張貼有什麼講究嗎?      貼雙保護財運   門神貼的是雙數的時候大家的財運會得到提升,這種時候賺錢的阻礙會減少很多 ...

春節為什麼要春聯 春節春聯的講究

  春節為什麼要貼春聯   開始時人們把神靈的名字刻在桃木上放在門口,認為這樣可以驅鬼辟邪,後來逐漸發展成春聯,成了增加節日氣氛的春節習俗。   春聯又稱“對聯”、“門對”,對仗工整,簡潔明練,一般都是一些通俗的祝福話,表達人們對新年的美好祈願。   周朝時,人們會在大門兩旁放兩塊長方形桃木板,這個就是春聯的 ...

2021年春節對聯禁忌 春聯有什麼講究

  2021年春節貼對聯禁忌 貼春聯有什麼講究   禁忌一:左右聯勿貼錯   在張貼春聯時,往往有的人把上下聯貼錯位置,春聯有兩幅直聯,每幅的最後一個字有平、上、去、入等聲韻,正確的貼法是:平聲(國字注音第一、二聲)在左邊,上聲、去聲(國字注音第三、四聲)及入聲字在右邊。其中入聲字的判別方法是用臺語發音,音短 ...

春節為什麼要窗花 春節窗花有風水講究

  春節為什麼要貼窗花   新春佳節貼窗花,可以營造喜慶的氣氛,裝飾家居環境,人們把象徵吉祥的圖案貼在窗上,也表達自己一種希望新年更加美好順利的願望。   窗花屬於我國的民間剪紙藝術,在全國各地都有分佈,南北方在過年的時候都流行貼窗花。窗花大多數使用大紅色的紙進行刻或者剪,樣式自由,題材豐富。   窗花可以是 ...

2021年春聯什麼時候最好 春節春聯是哪一天

  2021年春聯什麼時候貼最好 春節貼春聯是哪一天   一般在除夕早上6點到中午12點之間貼最好。每當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部分地區可能更早),家家戶戶紛紛上街購買春聯,有雅興者自己也鋪紙潑墨揮春,將宅子裡裡外外的門戶裝點一新。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 ...

春節為什麼要對聯 春節對聯的美好寓意

  春節為什麼要貼對聯   1、繼承傳統習俗   過年貼春聯的習俗起緣於宋朝,在明朝開始盛行,到了清朝,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而我們每逢過年,都會貼春聯也是繼承傳統習俗的一種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