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墓座落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南郊九公里大黑河南岸。
昭君墓,又稱“青冢”,蒙古語稱 “特木爾烏爾虎" ,意為“鐵壘”,是史籍記載和民間傳說中漢朝明妃王昭君的墓地。始建於公元前的西漢時期,是由漢代人工積土,夯築而成。墓體狀如覆鬥,高達33米,底面積約13000平方米,距今已有2000餘年的悠久歷史,是中國最大的漢墓之一,旅遊帶動了周圍地區的經濟發展,現為內蒙古自治區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昭君墓座落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南郊九公里大黑河南岸。
昭君墓,又稱“青冢”,蒙古語稱 “特木爾烏爾虎" ,意為“鐵壘”,是史籍記載和民間傳說中漢朝明妃王昭君的墓地。始建於公元前的西漢時期,是由漢代人工積土,夯築而成。墓體狀如覆鬥,高達33米,底面積約13000平方米,距今已有2000餘年的悠久歷史,是中國最大的漢墓之一,旅遊帶動了周圍地區的經濟發展,現為內蒙古自治區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王昭君,出生在西漢南郡秭歸,今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人,名嬙,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漢元帝時和親宮女,與貂蟬、西施、楊玉環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晉朝時為避司馬昭諱,又稱“明妃”,王明君。
王昭君維護漢匈關係穩定半個世紀,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傳。
昭君出塞後的幾十年時間裡,漢匈兩家一直保持了友好和睦關係,因此西漢末年的和親是成功的。西漢呼韓邪單于附漢與昭君出塞,不但結束了匈奴多年的分裂和戰亂,而且為中原王朝的大一統奠定了基礎。此外,透過和親加強了和親雙方的交流,使當時相對落後的少數民族必然產生對中原先進制度的嚮往,促使一些少數民效仿中原的制度。
王昭君故里處於湖北省宜昌市境內的香溪上游興山縣城西5.5公里處的寶坪村,其原名煙墩坪,又稱之為王家灣。王昭君故里是全國有名的旅遊勝地,具有濃厚的人文氛圍以及美輪美奐的自然風光,從而共同形成了天、地、人、文和諧自然渾然天成的人間仙境。
王昭君故里在哪裡
王昭君,名嬙,晉時由於避司馬昭名諱改稱為明君或明妃。在漢元帝時期被選入宮,竟寧元年匈奴呼韓邪單于入朝求和親,王昭君自願請行,出嫁匈奴,為民族之間的親善和好作出了貢獻。
而她的故里寶坪村,在興山縣城向西北方向行駛大約六七公里就到了。這是一個山明水秀的好地方,長江中的一條清澈支流流經村前,溪水三西半環繞著一峰青山,其山腰天生一方平地,因而得名“寶坪”。
在昭君故里的建築內,融入了古樸典雅的古文化內蘊,昭君宅的修建更是精緻玲瓏,其逼真的漢代建築特色是自然與人文、傳統與現代的和諧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