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我們需要孩子。幾千年來的習俗,讓“傳宗接代”有了社會基礎。如今,孩子是愛的結晶。對孩子的培育,也能折射出一些我們自以為驕傲的東西。
2、我們需要用孩子身上的驕傲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同時也想透過孩子,讓自己的驕傲得以延續。
1、是我們需要孩子。幾千年來的習俗,讓“傳宗接代”有了社會基礎。如今,孩子是愛的結晶。對孩子的培育,也能折射出一些我們自以為驕傲的東西。
2、我們需要用孩子身上的驕傲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同時也想透過孩子,讓自己的驕傲得以延續。
今年的618悄咪咪就要結束了,有關618議論的聲音也非常少,好像這幾年大促都很一般,那麼,今年的618為什麼不那麼火爆了?我們還需要大促嗎?下面小編就帶來介紹。
今年的618為什麼不那麼火爆了
沒錢了,這才是根本問題。
很多地方封城之後,期待報復性消費,報復性消費來了麼?
也沒有
問題恰恰就在這裡
主力消費人群,一是沒錢,而是不敢大肆消費,所以618也就沒有了火爆的基礎。
再一個,直播帶貨的頻繁出現。
直播帶貨的頻繁出現,讓集中的折扣,變成常態。
本該是集中在618的消費,被分配到了各大直播間。
無它,直播間裡的就是便宜。
基於這一點,618的優惠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一個以優惠為開始的節日,自然在優惠消失之後而冷寂。
砍去中間層的策略,如果直播能很高效的賣出貨物,也就代替了平時集中優惠大促。
這是其二
可以這樣說,中國的商業中間環節還是多,大型購物平臺砍去了一層,直播又砍去了一層。
不過這無關緊要,談的是618。
618想要大火,一個看疫情幾時能結束,另一個就是看平臺在大促時能否給出平時沒有的低價。
不然,靜悄悄的故事還會接著上演。
我們還需要大促嗎
電商大促活動的開端,來自13年前淘寶策劃的一次雙11促銷活動,初衷是為了對平臺進行推廣。豈料雙11活動卻取得了5000萬元成交額的不菲成績,此後,光棍節成了家喻戶曉的購物節。
往後,隨著電商零售滲透率的持續增長,從雙11狂歡購物節嚐到甜頭的平臺,開始自發創造“節日”以吸引消費者。
而隨著平臺“造節運動”登峰造極,幾乎月月都有的多節點促銷活動,讓消費者逐漸對平臺的大促活動無動於衷。就連618和雙11這兩個大促活動,都逐漸難以啟用商家和消費者參與的慾望。
“早些年,每逢雙11乃至618,消費者都蜂擁而至,等時間拼手速進行下單。很大程度上,因為使用者都知道這兩場時間分佈於年中和年末的大促活動,價格是一年來的低價,所以消費者往往會將消費需求積累起來,就等著這兩次大促活動滿足需求。”零售行業觀察人士楊樹告訴燃財經。但如今,消費者這種只逢大促才添置購物的消費習慣早已發生變化。
“大促活動之所以廣為人知是因為‘有折扣’,但現在平臺多節點的促銷活動,以及喊著低價的直播電商,打破了消費者腦海中只有大促才有折扣的認知。”楊樹認為,消費者需要的並不是大促活動,需要的是低價享受。“如果商品平日裡便能做到低價,消費者的消費類能夠及時釋放,不需要再等到某一大促活動。”
不過,儘管楊樹認為現在的大促活動失去早年“一呼百應”的帶頭作用,但他也沒有否認大促活動存在的必要性。
“往大的說,一場大促活動牽扯的是一個近萬億元的市場,其相關的產業更是迎來發展機遇。往小的說,既給了品牌曝光和與使用者溝通的機會,又給消費者帶來了價格上的實惠。”楊樹補充道,大促活動的吸引力受平臺營銷和直播電商的興起有所影響,但這麼多年沿襲下的大促活動,依舊有其生命力。
大促活動能否繼續一年年沿襲下去的關鍵在於,是是否還有消費者為此買單。可預見,當“折扣”的這一萬能促銷手段失靈、優惠力度遭受廣泛質疑時,便是大促活動魔力消退之時。
如今,雙11、618活動的氛圍一次比一次冷淡,似乎正在說明,消費者需要的不是琳琅滿目的大促。而平臺依靠大促、造節再創GMV新高的日子,也許將不復返。
賈平凹
一個世紀多來,中國在鉅變著,轉型著,一步步復興著走向富強,我們的文學也在適應著,試驗著,一步步掙扎著走向成熟。但時至今日,當我們欣然地彈冠相慶之後,認真地回頭析點,我們的文學還存在相當大的缺憾,不僅還沒有堅挺在世界文學之林,就是在國內,廣大的讀者和社會仍不滿意,質疑和指責聲不斷。我們需要反省,其實也都在用心反省著,當然,這種反省是具備了一定實力後的意識,這種反省也只有在這個時候。歷史把考驗扔給了我們,是我們的使命。
我們的文學到了要求展示國家形象的時候。
如何才能展示國家形象?我談不出更深的道理,我只是感覺,在反對著永恆和沒有永恆的局面時,我們的文學立場一定有了問題。
我們一直在說,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這無疑是真理,但一直是標語一樣只是寫在牆上沒有刻在心上。好像如我們的許多事情一樣,說的不一定做,做的不一定說。可以這麼叩問:我們“民族的”這三個字是什麼內容?再叩問:我們民族文化的經典著作有多少人在研究過甚至讀過?我們常在抱怨外國對我們的瞭解不如我們對外國的瞭解,而我們自己又瞭解多少我們傳統的東西?我們沒有堅持我們民族文化的立場,我們的血液裡沒有了中國的哲學、美學,雖然使用的是漢語,但中國的味道不足,這是必然的。
我們的文學到了不應只對中國人,而要面對全部人類,當面對著全部人類的時候,以什麼樣的面目去面對?我們之所以久久沒有我們的文化立場,是我們民族的苦難太多,經歷了外來的和內部的種種磨難,我們是不如人又極力要改變處境,當我們覺醒時必須要傾訴。所以,在一段時間裡,我們都在傾訴,我們訴說自己的醜陋,這樣,我們習慣了這種傾訴,也養成了外面世界尋找我們就要聽我們訴說的習慣。我們需要訴說我們苦難和種種醜陋去喚醒民眾,但這如出售能源換取富裕一樣,它不能保障長久的富裕、高貴的治安。現在,當我們要面對全部人類,我們要有我們獨特的製造,這個製造不再只符合中國的需要,更符合全部人類的需要,也就是說為全部人類的美好提供我們的一些經驗和想法,即使這種製造還不大,哪怕是一個手電筒,但這手電筒是中國的,在世界上是唯一的,而不是別人用打火機了,我們還斤斤樂道松節油,或者只是在說我們多麼可憐呀還用著松節油,便只當組裝別人的打火機。
我再次要說明的,我理性分析不到,我只是感覺我們要調整我們的思維,就是,我們的文學應該面對全部人類,而不僅僅為中國自己。在面對全部人類時,我們要有我們中國文化的立場,去提供我們生存狀況下的生存經驗,以此展示我們的國家形象。如此,久而久之,不懈努力,我們的文學才能堅挺於世界文學之林,成為世界文學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