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晉朝歷代皇帝介紹

晉朝歷代皇帝介紹

  1、司馬懿(179-251年),字仲達,漢族,河內郡溫縣孝敬里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是輔佐了魏國三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善謀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顯著的功績是兩次率大軍成功對抗諸葛亮北伐和遠征平定遼東。對屯田、修水利等經濟有重要貢獻。73歲去世,辭郡公和殊禮,葬於首陽山。諡號“宣文”;次子司馬昭封晉王后,追封司馬懿為宣王;司馬炎稱帝后,追尊司馬懿為宣皇帝。

  2、司馬師(208-255年),字子元,河內溫人。三國時期曹魏權臣,官至大將軍。西晉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司馬懿與張春華的長子,太祖司馬昭的兄長,西晉開國皇帝司馬炎的伯父。司馬師沉著堅強,雄才大略。他繼承父親的權力,廢魏帝曹芳,平定淮南三叛,擊滅東吳諸葛恪的大軍。基本控制了曹魏政權。司馬炎稱帝后,追尊司馬師為景皇帝,廟號世宗。

  3、司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河內溫人。三國時期曹魏權臣,西晉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司馬懿與張春華的次子,司馬師的弟弟,西晉開國皇帝司馬炎的父親。司馬昭繼承父兄的權力,弒魏帝曹髦,徹底控制了曹魏政權。掌權期間派鍾會、鄧艾滅蜀。其子司馬炎稱帝后,追尊司馬昭為文皇帝。有著名的成語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4、司馬炎(236-290年),字安世,河內溫人,晉朝開國君主,265-290年在位。司馬懿孫,曹魏權臣司馬昭長子,魏鹹熙二年十二月丙寅(266年2月4日),司馬炎逼迫魏元帝禪讓,即位為帝,定國號晉,改年號泰始。在位期間,封同姓諸王,以郡為國,置軍士,希望互相維繫,拱衛中央。採取一系列經濟措施以發展生產,屢次責令郡縣官勸課農桑,並嚴禁私募佃客,並廢屯田制。頒行戶調式,包括佔田制、戶調製和品官佔田蔭客制。太康年間出現一片繁榮景象。晉武帝鑑於曹魏末期為政嚴刻,風俗頹廢,生活豪奢,乃“矯以仁儉”,鰥寡孤獨不能自存者賜穀人五斛,免逋債宿負,詔郡國守相巡行屬縣,並能容納直言。還重視法律,親自向百姓講解賈充等人上所刊修律令,並親身聽訟錄囚。但滅吳後,逐漸怠惰政事,荒淫無度。諡號武皇帝,廟號世祖,葬峻陽陵。

  5、司馬衷(259-307),字正度,河內溫縣人。晉武帝司馬炎第二子,西晉的第二代皇帝,公元290-307年在位。司馬衷於267年被立為皇太子,290年即位,改元永熙。他為人痴呆不任事,初由太傅楊駿輔政,后皇後賈南風殺害楊駿,掌握大權。在八王之亂中,惠帝的叔祖趙王司馬倫篡奪了惠帝的帝位,並以惠帝為太上皇,囚禁於金墉城。齊王司馬冏與成都王司馬穎起兵反司馬倫,群臣共謀殺司馬倫黨羽,迎晉惠帝復位,誅司馬倫及其子。又由諸王輾轉挾持,形同傀儡,受盡凌辱。306年,東海王司馬越將其迎歸洛陽。307年,惠帝去世,相傳被司馬越毒死。

  6、司馬熾(284-313年),字丰度,西晉王朝的第三代皇帝,公元307-311年在位。為司馬炎的第二十五子。初封豫章王,惠帝在位期間,被立為皇太弟。司馬越毒死惠帝后,司馬熾被扶植為帝,改年號為“永嘉”。在此期間,五胡開始建立獨立的政權,但是晉朝內部的權力鬥爭也日漸嚴重。311年正月,晉懷帝密詔荀晞討司馬越,三月釋出詔書討伐,司馬越於同月病死,眾共推王衍為元帥。四月王衍與石勒戰於寧平城,晉軍全軍覆沒。六月,匈奴劉聰的軍隊攻入洛陽,晉懷帝在逃往長安途中被俘。313年,晉懷帝被劉聰用毒酒毒殺,享年30歲。

  7、司馬鄴,(300~318.2.7),晉愍帝,字彥旗,河內溫縣人,司馬炎之孫,吳王司馬晏之子。312.10.19被立為皇太子,監國執政,313.6.7正式即皇帝位,實際在位時間應該從立為太子的312.10.19到出降漢國的316.12.11。在皇位4年,投降漢國後,318.2.7為漢主劉聰所殺,終年18歲,葬處不明。

  8、司馬睿(276-323年),字景文,東晉的開國皇帝,318-323年在位。宣帝司馬懿曾孫,琅邪武王司馬伷之孫,琅邪恭王司馬覲之子,晉武帝司馬炎從子。司馬睿於290年襲封琅邪王,曾經參與討伐成都王司馬穎的戰役;但是由於作戰失利,司馬睿便離開洛陽,回到封國;晉懷帝即位後,司馬睿被封為安東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後來在王導的建議之下前往建康,並且極力結交江東大族。311年晉愍帝封司馬睿為丞相、大都督中外軍事。晉愍帝被俘後,司馬睿在晉朝貴族與江東大族的支援下於317年稱晉王,318年即帝位,為晉元帝。323年去世,諡號元皇帝,廟號中宗。“牛繼馬後”之說稱其是牛金之子。

  9、司馬紹(298年—325年),字道畿,晉元帝之子,廟號肅宗。母親為代郡出身。生來像鮮卑人,為人豪爽,在位期間曾經曾平定王敦叛亂,有中興之氣,可惜在位僅四年早死。

  10、司馬衍(公元321~342年),字世根,漢族。明帝長子。明帝死後繼位。在位17年,病死,終年21歲。葬於興平陵。

元朝歷代皇帝介紹

  1、元太祖——孛兒只斤·鐵木真

  2、元睿宗——孛兒只斤·拖雷

  3、元太宗——孛兒只斤·窩闊臺

  4、乃馬真後

  5、元定宗——孛兒只斤·貴由

  6、元憲宗——孛兒只斤·蒙哥

  7、元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

  8、元成宗——孛兒只斤·鐵穆耳

  9、元武宗——孛兒只斤·海山

  10、元仁宗——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

  11、元英宗——孛兒只斤·碩德八剌

  12、泰定帝——名孛兒只斤·也孫鐵木兒

  13、天順帝——孛兒只斤·阿速吉八

  14、元文宗——孛兒只斤·圖帖睦爾

  15、元明宗——孛兒只斤·和世琜

  16、元寧宗——孛兒只斤·懿璘質班

  17、元順帝——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

中國宋代茶禮表演     宋朝一建立,便在宮廷興起飲茶的風尚。從宋太祖起歷代皇帝皆有嗜茶之好,以致宋徽宗還親自作《大觀茶論》。這時茶文化已成為整個宮廷文化的組成部分,飲茶成為宮廷日常生活內容,考慮全國大事的皇帝、官員,很自然地將之用於朝儀,因此,茶在國家禮儀中被納入規範。至於祭神靈,宗廟,更為必備之物。黃庭堅《謝送壑源揀茶》詩云:“曾思殿東金井欄,甘露薦碗天開顏。”宋代還以麥料蒸茶以祀天,保佑豐收。蘇轍《複次煙字韻答黃大臨庭堅見寄二首》雲:“大芽春米新秋後,麥粒蒸茶欲祀天。”   宋代宮廷茶文化的另—種表現就是上面提到的在朝儀中加進了茶禮。朝廷春秋大宴,皇帝面前要設茶床,皇帝出巡,所過之地賜父老綾袍茶帛。皇帝視察國子監,要對學官、學生賜茶。趙佶作有《子會圖》無論從徽宗本身的地位還是這幅畫表現的場景、內容都不可能是一般文人閒常茶會。文人以茶為聚會儀式,或朝廷親自主持文士茶會已是經常行為。在《宋史·禮志》中到處可見“行茶”之記載。《夢溪筆談》載,宋代禮部貢院試進士,設香案於階前,主司與舉人對拜,此唐舊事也。所坐設位供帳甚盛,有司具茶湯飲漿。接待北朝,契丹使臣亦賜茶,契丹使者辭行宴會上有賜茶酒之儀,辭行之日亦設茶床。   宋代以前,茶文化幾乎是上層人物的專利,至於民間,雖然也飲茶,與文化幾乎是不沾邊的,宋代城市集鎮大興,市民成為一個很大的階層。當時,汴梁的茶肆,茶坊最多,十分引人注目,宋人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載,開封潘樓之東有“從行角茶坊”,而在封上門外馬行街其間坊巷縱橫,院落數萬“各有茶坊酒店”。宋代茶肆不僅在大城市十分興旺,小城鎮也比比皆是,小說《水滸傳》中有多處反映。最為大家熟悉的便是武大郎隔壁的王婆茶坊。市民茶文化主要是把飲茶作為增進友誼社會交際的手段,它的興起把茶文化從文人化和上層社會推向民間,成為茶風俗的重要組成部分。北宋汴京民俗有人遷往新居,左鄰右舍要彼此“獻茶”,鄰居間請喝茶叫“支茶”,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五《民俗》記載:“或有從外新來鄰左居住,則相借措動使,獻遺茶湯,指引買賣之類。更有提茶瓶人,每日鄰里互相支茶,相問動靜。”“客來則敬茶”之禮發展到近代“客來敬茶”之風遍及全國,已成為中華民族的強大凝聚力。

  

  宋朝一建立,便在宮廷興起飲茶的風尚。從宋太祖起歷代皇帝皆有嗜茶之好,以致宋徽宗還親自作《大觀茶論》。這時茶文化已成為整個宮廷文化的組成部分,飲茶成為宮廷日常生活內容,考慮全國大事的皇帝、官員,很自然地將之用於朝儀,因此,茶在國家禮儀中被納入規範。至於祭神靈,宗廟,更為必備之物。黃庭堅《謝送壑源揀茶》詩云:“曾思殿東金井欄,甘露薦碗天開顏。”宋代還以麥料蒸茶以祀天,保佑豐收。蘇轍《複次煙字韻答黃大臨庭堅見寄二首》雲:“大芽春米新秋後,麥粒蒸茶欲祀天。”

  宋代宮廷茶文化的另—種表現就是上面提到的在朝儀中加進了茶禮。朝廷春秋大宴,皇帝面前要設茶床,皇帝出巡,所過之地賜父老綾袍茶帛。皇帝視察國子監,要對學官、學生賜茶。趙佶作有《子會圖》無論從徽宗本身的地位還是這幅畫表現的場景、內容都不可能是一般文人閒常茶會。文人以茶為聚會儀式,或朝廷親自主持文士茶會已是經常行為。在《宋史·禮志》中到處可見“行茶”之記載。《夢溪筆談》載,宋代禮部貢院試進士,設香案於階前,主司與舉人對拜,此唐舊事也。所坐設位供帳甚盛,有司具茶湯飲漿。接待北朝,契丹使臣亦賜茶,契丹使者辭行宴會上有賜茶酒之儀,辭行之日亦設茶床。

  宋代以前,茶文化幾乎是上層人物的專利,至於民間,雖然也飲茶,與文化幾乎是不沾邊的,宋代城市集鎮大興,市民成為一個很大的階層。當時,汴梁的茶肆,茶坊最多,十分引人注目,宋人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載,開封潘樓之東有“從行角茶坊”,而在封上門外馬行街其間坊巷縱橫,院落數萬“各有茶坊酒店”。宋代茶肆不僅在大城市十分興旺,小城鎮也比比皆是,小說《水滸傳》中有多處反映。最為大家熟悉的便是武大郎隔壁的王婆茶坊。市民茶文化主要是把飲茶作為增進友誼社會交際的手段,它的興起把茶文化從文人化和上層社會推向民間,成為茶風俗的重要組成部分。北宋汴京民俗有人遷往新居,左鄰右舍要彼此“獻茶”,鄰居間請喝茶叫“支茶”,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五《民俗》記載:“或有從外新來鄰左居住,則相借措動使,獻遺茶湯,指引買賣之類。更有提茶瓶人,每日鄰里互相支茶,相問動靜。”“客來則敬茶”之禮發展到近代“客來敬茶”之風遍及全國,已成為中華民族的強大凝聚力。


清朝歷代皇帝的年號

  清朝是中國歷史最後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 享國二百七十六年。清朝從1636年至1912年共有10位皇帝,以下為清朝歷代皇帝的年號:   1、皇太極,年號崇德,廟號為清太宗;   2、福臨,年號順治,廟號為清世祖;   3、玄燁,年號康熙,廟號為清聖祖;   4、胤禛,年號雍正,廟號為清世宗;   5、弘曆, ...

大清朝歷代皇帝順序

  1、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天命,登基時間:公元1616年;   2、愛新覺羅·皇太極,天聰,登基時間:公元1636年;   3、愛新覺羅·福臨,順治,登基時間:公元1644年;   4、愛新覺羅·玄燁,康熙,登基時間:公元1661年;   5、愛新覺羅·胤禛,雍正,登基時間:公元1723年;   6、愛新覺 ...

明朝歷代皇帝

  1、明德祖朱百六,追尊。   2、明懿祖朱四九,追尊。   3、明熙祖朱初一,追尊。   4、明仁祖朱五四,追尊。   5、明太祖朱元璋。   6、明興宗朱標,追尊。   7、明惠宗朱允炆。   8、明太宗朱棣。   9、明仁宗朱高熾。   10、明宣宗朱瞻基。   11、明英宗朱祁鎮。   12、明代宗 ...

清明歷代皇帝順序

  1、明朝:1368--l644,共277年,歷十六帝,朱姓,建都:南京。   太祖元璋,洪武,在位3l年。惠帝允炆,建文,在位4年。成祖 朱棣,永樂,在位22年。仁宗高熾,洪熙,在位1年。宣宗瞻基,宣德,在位l0年。英宗祁鎮,正統,在位14年。景帝祁鈺,景泰,在位7年。   英宗祁鎮,天順,在位8年。(復 ...

唐朝歷代皇帝

  1、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武則天→唐玄宗李隆基→唐肅宗李亨→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適→唐順宗李誦→唐憲宗李純→唐穆宗李恆→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唐懿宗李漼→唐僖宗李儇→唐昭宗李曄→唐哀帝李柷。   2、唐高祖李淵:創世之雄,能識時務。唐太宗李 ...

大漢王朝歷代皇帝

  1、西漢:太祖/高皇帝(世稱漢高祖)劉邦;孝惠皇帝劉盈;前少帝劉恭;後少帝劉弘;太宗/孝文皇帝劉恆;孝景皇帝劉啟;世宗/孝武皇帝劉徹;孝昭皇帝劉弗陵;漢廢帝/昌邑王劉賀;中宗/孝宣皇帝劉;(高宗)/孝元皇帝劉奭;(統宗)/孝成皇帝劉驁;孝哀皇帝劉欣;(元宗)/孝平皇帝劉衎;孺子嬰劉嬰(王莽攝政。劉嬰未稱帝 ...

宋朝歷代皇帝列表

  1、宋太祖(趙匡胤)大事:黃袍加身、陳橋兵變、杯酒釋兵權。   2、宋太宗(趙炅,本名匡義,又名光義)大事:燭影斧聲、四川王小波、李順農民起義。   3、宋真宗(趙恆)大事:定澶淵之盟。   4、宋仁宗(趙禎)大事:南蠻叛亂、交趾之亂、慶曆新政、包公、狄青。   5、宋英宗(趙曙)。   6、宋神宗(趙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