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標準音採集地的介紹是:60年前中國普通話標準語音採集地是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金溝屯鎮金溝屯村、巴克什營、火斗山,其中金溝屯村語言應用最多,在出京承高速公路口金溝屯段,一塊“普通話語音標本採集地”大型標牌赫然入目;1953年,國家語音工作人員曾先後兩次來到河北省灤平縣金溝屯鎮金溝屯村進行普通話標準音採集,普通話是根據從灤平採集的語音來最後定的標準,1953年普通話採集物件是原金溝屯村第四完小小學教師白向民、原金溝屯中學教師石俊勇。
普通話標準音採集地的介紹是:60年前中國普通話標準語音採集地是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金溝屯鎮金溝屯村、巴克什營、火斗山,其中金溝屯村語言應用最多,在出京承高速公路口金溝屯段,一塊“普通話語音標本採集地”大型標牌赫然入目;1953年,國家語音工作人員曾先後兩次來到河北省灤平縣金溝屯鎮金溝屯村進行普通話標準音採集,普通話是根據從灤平採集的語音來最後定的標準,1953年普通話採集物件是原金溝屯村第四完小小學教師白向民、原金溝屯中學教師石俊勇。
今日的普通話,由“北京官話”發展而來。上世紀五十年代,在國家制定普通話語言規範過程中,有專家學者來到河北省灤平縣金溝屯、火斗山等地開展過語言調查活動,灤平作為“普通話標準語音採集地”,為我國普通話語言規範的制定提供了語言標本。[3]
也正因為如此,灤平“方言”成為了最接近普通話語言規範的“方言”。走遍全縣大小村落,下起幼兒園的學前兒童,上至山旮旯的百歲老人,聽到的都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話(雖然在方言詞彙和語音聲調上,同普通話規範比較存在著少量的差異),因為普通話就是他們的母語。這種全民都講普通話的現象,在全國都是獨一無二的。可以這樣說:灤平就是普通話之鄉,灤平是最好的標準普通話體驗區。國家部委、省、市相關部門及中央電視臺、地方電臺等單位的領導、專家多次蒞臨灤平考察普通話語音資源,並對語音資源的傳承、使用、發展提出了寶貴的指導意見。[3]
1、簡介:《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是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四年級下冊中的一篇課文。
2、《兩個鐵球同時著地》這篇課文故事引人入勝,敘述條理清晰,結構嚴謹。在寫法上有兩個突出特點,一是透過從質疑、求證到公開試驗這樣的具體事例來表現人物品質;二是透過環境或側面描寫來烘托人物。
3、在第2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透過人們對亞里士多德的信奉和對伽利略的嘲諷的描寫,襯托出了伽利略追求真理的執著精神,說明了伽利略在雙方力量對比極為懸殊的情況下,他在冒著多麼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