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頗族的“牛文化”面面觀
景頗族的“牛文化”面面觀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國,我們的祖先世代務農,生產方式都已農業為主,牛這一作為農業生產的主要工具,在歷史的長河中也留下一筆,在其他少數民族中也有以農業為主的,景頗族就是其中一支,在景頗族文化裡,牛還有更多的意義,下面就一起看看吧。
大約在元代以後,景頗族才出現刀耕火種農業。牛正是隨著刀耕火種農業經濟的進入,逐漸走入景頗社會。物質文化簡單的景頗族一直以來都高度依賴於環境,他們曾一度對牛傾注了大量心血,曾從內心深處將牛奉為神靈,並把牛與社會地位、家族地位、婚姻交換等緊密聯絡在一起。景頗傳統社會的牛主要有以下文化功能:
第一,聘禮及加固姻親關係
牛作為聘禮實際上是景頗族實行交換婚的工具。“婚姻關係的締結是透過對牛的支付來完成的,婚禮儀式的每個階段也以牛的交換或殺戮為標誌”。在景頗社會中,實行的是等級內婚制,牛在其中起到了權力交換的作用。在婚姻的締結中,牛是主要的聘禮。儀式和禮品交換中水牛也成了最高貴的犧牲或禮品,家有大水牛也就是家境殷實的表現。
第二,葬禮祀品及宗教獻祭
在老人“回”(去世)後的葬禮期間,兒子們會出至少1頭牛來祭祀,嫁出去的姑娘家也要宰殺1頭牛,表示送給老人帶到另一個世界享用。這說明在景頗人的思想意識中,牛非常重要,陰陽兩界都離不開它。景頗族的宗教屬於較為原始的萬物有靈信仰。
在家中或寨中有不順的事情出現、或農事活動開始、或慶祝豐收、或建房蓋屋時,都要舉行祭祀活動,其目的就是以娛鬼祈求福祉。而祭祀不同的“鬼靈”需要不同的祭品。雞、豬、魚等都可以作為祭品,但一些重要的祭祀活動則需要用牛來獻祭。
第三,化解矛盾
在景頗社會中,人與人之間、寨與寨之間發生矛盾(拉事)及處理矛盾(講事)時,通常用牛作為賠償或懲罰物。“拉事”和“講事”實際上是指一個事件所發生的過程和結果。在景頗族歷史上,有世仇的家族之間時常發生“拉事”。所以牛是他們最心愛的財產,他們情願冒生命危險來保護自己的或竊奪鄰人的牛群。他們的大部分社會活動是與牛有關的。
第四,確定身份和地位
牛在景頗社會中有炫耀和展示的功能,擁有較多的牛者,意味著擁有較高的聲望。在景頗社會中,有大、小山官之分,一般大山官都是很富有的山官。景頗族傳統盛行的是舅表單向迴圈婚,這種婚姻方式使得牛在許多閉合環內流動。這種特殊的婚姻制度,透過牛的移動,使財富在不知不覺中從社會下層向社會上層積聚,而牛卻潤滑和維護了整個社會秩序。
第五,生產工具
在過去的景頗社會中,人們重視養牛的另一個原因是牛在生產中的功用,即主要用作勞役。人們在對旱地進行鬆土和對水田進行犁田、耙田時,都是以水牛為主要生產工具。另外,牛車也是景頗族主要的交通工具。由此可見,牛曾是景頗社會運轉必不可少的中間物。在景頗人的觀念中,牛比土地更珍貴。牛是個人的私有財富,甚至可以作為商品交換中的貨幣等價物來使用。
景頗族主要採取刀耕火種的生產方式。耕種後丟荒閒置的山地其植被恢復期間形成的草甸和灌木叢、茅草地便是放牧牛群的天然牧場。過去,景頗人養牛不需要專人看管,只是在脖子上掛上牛鈴,任其自行覓食。這種養殖方式經濟省力,是當時家家戶戶養牛的重要原因。
而當時的景頗社會尚處於相對封閉、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狀態,商品經濟十分薄弱,使得以物物交換為主的社會中牛的功能超出了其實用價值。因此,人們逐漸賦予牛更多的意義,牛也因此進入景頗人的生活層面和精神層面,形成了景頗族歷史上“牛的時代”。
豐富多樣的景頗族飲食文化
飲食是人類必不可少的生命活動。一個民族的生產狀況、方式和民風歷史等都會從他們的飲食中反映出來。飲食文化日常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環節。從他們的飲食習俗中我們也能更好的瞭解景頗族文化。
景頗族聚居地系山地立體氣候,生態環境複雜多樣,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各種野生動植物非常豐富。景頗族不僅食陸畜,也食水產,舉凡鳥獸魚蟲,花果草木,無不在覓食之列。正如他們所說的:山裡的東西,綠的是菜,動的是肉。
景頗人的飲食,按習慣可分食和飲兩大部類。以主食而言,主要有大米、包穀、大麥、小米、高梁、芋頭和薯類。芋頭是景頗先民在步入農耕經濟之初,率先種植的糧食作物。肉類,以牛(水牛、黃牛)、豬、雞為主,同時輔以獵獲的野生動物作補充。蔬菜,通常僅在園地種植少量季節性蔬菜。
景頗族吃飯時男女可以同桌。景頗人習慣於一日三餐。晌午飯尤具特點,通常為野餐。農忙時,一日四餐,即早、中、晌、晚餐。吃晌午飯與前同。平均分配的原始平等觀念仍殘存在景頗人的日常生活中。
景頗人烹製的與眾不同的主食有“炒新谷飯”、“竹筒飯”、“麂血飯糰”和“飛蟻煎餅”等。炒新谷飯是景頗人過嘗新節時必備的食品。嘗新節是秋收前穀物基本成熟後舉行的一種祭祀活動,在每年農曆八、九月間舉行。吃飯時,先餵狗,然後巫師與老人先吃,隨後家人與客人才能就餐。其米因已炒幹炒熟,故不會餿,不會生蟲,存放時間較長。
竹筒飯,是熟米飯趁燙時與麂子的護心血、精瘦肉末及鹽、辣子、姜、蕪荽等佐料一起揉拌而成。其麂血肉末已被剛出鍋的熱飯燙熟,色美味香,口感較佳。飛蟻煎餅的飛蟻,即飛螞蟻剁細後加紫糯米粉與砂糖,油炸即成。其味酥脆不膩,異香無比。雞肉牛頭飯。所謂“牛頭”,系半乾半稀之米飯是也。先用軟米熬成粥,再加雞血、雞脯內末及切細的蕁麻葉攪勻即成。
景頗族餚大體可分舂、烤、煮、剁、炸、醃六種烹製方法。舂:景頗人的“舂筒菜”可謂餐桌上的“永恆主題”。幾乎所有動植物菜類都可用此法烹調。烤:畜禽魚鳥獸均可直接用明火烤吃。景頗人必不可少的午夜是烤豬肉拌野芹菜和生薑舂烤牛肉乾巴。煮:凡是肉類均可用竹筒煮。竹筒煮肉烹製獨特,其肉質軟而不爛,香味特濃。
炸:煎荷包蛋蜂蛹和各類肉乾巴等,均是很有魅力的菜。醃:可醃製各類肉乾肉巴、鹹菜及酸菜。涼拌菜主要調料是生辣椒、豆豉、醃滷腐汁,酸木瓜水或鹽霜果水等。景頗族菜味的“主旋律”是清淡、辣、酸、苦、香。其烹飪用味有鹹、酸、辣、苦、甜五味。
景頗族的飲茶之風始於元代,有的地方至今仍儲存著元代的飲茶方法,即直接用焙乾的茶葉煎煮飲用,或加入少許食鹽,喝鹽茶。他們尤其愛喝釅茶。據說有一種江心坡出產的煨茶簡十分名貴,用其煨茶,一輩子人都燒不壞,故其價值牯子牛錢。
景頗舂菜
走進景頗人家,你會聽到“舂筒不響,吃飯不香”的說法。因此,舂菜在景頗族菜譜中最具特色。景頗人把魚腥草、苦練子果等藥用食物和豐富的各種香料、調料及經燒烤後的魚、蝦、鱔等放在竹筒裡用木錘舂制,製成風味效果,能疏風除熱,消食建胃。
景頗族“綠葉宴”
吃過景頗族“綠葉宴”,你對目前最流行的“純天然綠色食品”的說法就會有全新的認識。坐在“綠葉宴”邊,沒有碗、沒有勺、沒有鐵製的酒具,飯是竹筒燒的,菜是竹筒舂的,盛菜的是青翠的芭蕉葉,喝湯的勺是樹葉摺疊成的,就連酒杯也是竹節做成的,吃的是山茅野菜、純香的土雞,從內容到形式,從視覺到味覺,都遠離了現代飲食的概念,彷彿所面對的是一席少數民族“智慧的盛宴”。
戶撒過手米線
吃過蒙自的過橋米線,吃過昆明的豆花米線,再到德宏去吃戶撒的過手米線,那感覺就大不一樣了!戶撒的米線細軟松滑、用當地特產紅米做成,將米線攤於掌心,彷彿捧著一朵含羞的紅玫瑰,再將精製的肉餡拌和其中,輕輕遞入嘴唇,頓時芳香四溢,不知天上人間。
詳解:基督教文化面面觀
提到基督教,我們能想到些什麼呢?是象徵救恩的十字架,還是高聳的教堂建築,還是宗教的裁判呢?作為文化,在兩千年發展史中向我們展現了複雜而絢麗的方方面面,然而這就需要一本優秀的介紹性著作才能去詮釋這一切了。
那麼,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從基督教文化的角度去看看基督教文化面面觀吧!
基督教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西方文明之源一一兩希文明(希伯來文明和希臘文明)的結晶。它構成了兩方社會兩千年來的文化傳統和特色,並影響到世界廣大地區的歷史發展和文化程序。今天,在我國實行改革和對外開放政策的指引下,人們開啟國門看世界,形成了研究世界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熱潮,對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展開了多層次的研究與比較。正是在這種文化研究與比較的熱潮中,人們也開始了對基督教文化的關注與探討,而且興趣正越來越濃厚。
基督教文化的涵蓋極廣,在西方傳統中,人們習慣上稱西方文化為“基督教文化”或“基督教文明”。這種共識來自羅馬帝國晚期和漫長的中世紀發展時期基督教在西方文化形成過程中所起的重要歷史作用。杜維明教授曾指出西方文化有著三大源頭:“古希臘文明,以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為代表的對物的反思,發展為後來的科學傳統;古希臘文明和猶太教,從對上帝的敬畏,引發出宗教原罪思想;古羅馬法制傳統,發展為近代的法制觀念。”而這三大源頭都在基督教中彙總,並以這種宗教信仰的形式在西方構築起龐大的文化體系。
基督教文化面面觀內容包括基督教的歷史發展、教義體系、派別演變、傳播交流、經典文獻、著名人物、思想觀念、文化藝術、重要節日、民間習俗等方面,以滿足廣大讀者的求知需要,解決了人們在目前文化交流中希望儘快瞭解基督教全貌的燃眉之急。本書在條目編寫上採用問答式,其篇幅依其內容而靈活把握,有長有短,在文字表述上則盡力做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當然,基督教上下二千年、橫貫六大洲,其知識內空包羅永珍,浩如煙海,本書只能起一宏觀把握的作用。以極小的篇幅來為讀者提供基督教文化的概觀,不可能面面俱到、無所不包,許多問題也只能點到即止。讀者若能透過本書而對基督教文化有一基本的瞭解,感到為其深入探究鋪平了道路,起到引玉之磚的作用,這也就達到了我們預定的目的,完成了本書的使命。
印度教的牛文化、牛圖騰
印度教作為世界上主要的宗教之一,有著屬於自己的宗教文化和圖騰。而牛在印度教裡是神聖的存在,印度人對於牛敬之如神。
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印度教的牛文化、牛圖騰吧!
一、古代印度社會生活中的“牛”
印度是一個多宗教的國度,其中,印度教占主導地位,印度教徒的數量達到人口總數的80%,從絕對數 ...
豐富多彩的景頗族民歌文化
在我國雲南有這樣一個少數民族,他們吃苦耐勞,熱情好客,他們擁有著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是一個民族文化十分豐富的少數民族。這個民族被人稱為景頗族。那麼,你知道在景頗族有哪一些特色的文化嗎?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景頗族文化中的景頗族民歌吧。
景頗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各縣的山區,少數居住在怒江傈僳 ...
美妙絕倫的景頗族織錦文化
景頗族的織錦是中國民族民間染織工藝百花苑中一朵瑰麗的“斑色”花,它凝聚了景頗族婦女的聰明才智和辛勤汗水,是景頗族手工藝術精髓。景頗族的織錦以內涵豐富,色彩別具一格而著稱,在中國範圍內景頗族織錦都十分受到歡迎。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是什麼樣的景頗族文化才能孕育出如此瑰麗的織錦。
景頗族織錦可分為傳統織錦和現代 ...
豐富多彩的景頗族舞蹈文化
在景頗族文化裡,舞蹈是一門別具特色的藝術形式,景頗族的舞蹈不僅僅是一種藝術的表現形式,同時在一起舞蹈的時候也能促進彼此之間的感情,透過舞蹈的肢體語言也能表達出自己的情感。下面就一起來看看景頗族舞蹈都有些什麼形式。
景頗族的民間舞蹈,蘊藏豐富,歷史悠久而又別具丰采。就其性質大致可分為:歡慶自娛性舞蹈,如 ...
源遠流長的景頗族傳統文化
景頗族文化作為景頗族源遠流長的歷史見證,傳承下了許多帶有景頗族自己特色的風俗習俗等等。記錄下了景頗族社會生產和生活方式的演變發展過程。鑄就了自己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特點。讓我們到現在都還有幸欣賞。
婚俗
景頗族的傳統婚戀別具特色。青年男女交往大方自由,他們將自由戀愛稱為“千脫總”,意為串姑娘。通常採用 ...
生肖牛的文化含義
中國的漢字中,只要與牛配伍的,不是有那麼點牛勁,就是有那麼些牛的精神,否則就是一頭貨真價實的牛。你知道生肖牛有什麼文化含義嗎?生肖牛的文化含義是什麼?你瞭解生肖牛的文化含義嗎?下面介紹生肖牛的文化含義。
“犛牛”、“牯”、“犢”、“犀”、“犋”等字指不同種類的牛。
“牧”指放牛之地。“犁”則指牛耕 ...
牛的文化象徵意義
牛的文化象徵意義
牛話牛說,牛字牛詞
中國的漢字中,只要與牛配伍的,不是有那麼點牛勁,就是有那麼些牛的精神,否則就是一頭貨真價實的牛。
“犛牛”、“牯”、“犢”、“犀”、“犋”等字指不同種類的牛。
“牧”指放牛之地。“犁”則指牛耕地之器物。“犧牲”古意為以牛充當的祭品。脾氣倔如牛的稱“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