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三國時期魏國人,是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詩人,是東漢末年宰相,也是曹魏政權的奠基者,是東漢文學的重要代表人物。
曹操用人不重虛譽,他選用官員要“明達法理”,能行法治。曹操喜歡用詩歌、散文抒發政治抱負,反映民生疾苦,是東漢文學的代表人物,被魯迅稱讚“改造文章的祖師”。
曹操是三國時期魏國人,是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詩人,是東漢末年宰相,也是曹魏政權的奠基者,是東漢文學的重要代表人物。
曹操用人不重虛譽,他選用官員要“明達法理”,能行法治。曹操喜歡用詩歌、散文抒發政治抱負,反映民生疾苦,是東漢文學的代表人物,被魯迅稱讚“改造文章的祖師”。
曹操不算三國時期的人物,嚴格說是東漢末年的人物,公元220年曹操病逝,曹丕篡漢,三國時代才正式開啟。
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在此之前,從漢末的亂世群雄逐鹿到後面的孫劉聯盟,都是一步步地將歷史從東漢推向三國的過程。
一部《三國志》將整個漢末三國時期的風雲盡收其中,往往很多讀者就會認為從書初的黃巾起義開始,就已經是三國的開端。
但現實往往是很殘酷的,嚴格地說,從黃巾起義開始到曹丕篡漢之前這段,更應該叫東漢末期的亂世風雲。
所以說,那些讓我們眼冒星星的名將,嚴格算起來不是三國名將,而是漢末名將。這其中包括了關羽,孫策,周瑜等等。
當然,由於《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的影響力,現在我們在非專業領域中所說的三國,往往是指從公元189年董卓專政開始至公元280年東吳滅亡的這段時間。
公元280年,西晉滅東吳,統一中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進入晉朝時期。
1、曹操是東漢末年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書法家,也是曹魏政權的奠基人。東漢末年,曹操以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呂布、馬超、二袁、韓遂等勢力,對外降服烏桓、南匈奴、鮮卑等,統一了北方。
2、曹魏人口多,墾荒的面積廣,曹操推行了屯田制,組織流民耕種官田、興修水利、安置流亡人口等政策。曹操在用人方面不注重虛譽,選用的官員都要是“明達法理”的。慢慢的社會風氣有所好轉,社會秩序逐漸恢復。
3、此外,曹操提倡廉潔。史書上也記載了曹操的節約,衣服沒有花哨,鞋子不曾有過雕花繡彩,帷帳都是補丁,床榻被褥都是破絮。在曹操的以身作則下,天下人都以十分勤儉自律,哪怕是在朝高官也不敢過度鋪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