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到民國時代。民國三十四年的八月八日(1945年8月8日),上海文人所發起了慶祝父親節的活動,市民立即響應,熱烈舉行慶祝活動。抗日戰爭勝利後,上海市各界名流紳士,聯名請上海市政府轉呈南京中央政府,定“爸爸”諧音的八月八日為父親節。實際上,這個規定比較符合中國文化,因為加入了中國漢字的諧音,並且八月八日的兩個八重疊在一起經過變形就是“父”。有必要指出,中國官方並沒有規定採用六月的第三個星期天為父親節。
追溯到民國時代。民國三十四年的八月八日(1945年8月8日),上海文人所發起了慶祝父親節的活動,市民立即響應,熱烈舉行慶祝活動。抗日戰爭勝利後,上海市各界名流紳士,聯名請上海市政府轉呈南京中央政府,定“爸爸”諧音的八月八日為父親節。實際上,這個規定比較符合中國文化,因為加入了中國漢字的諧音,並且八月八日的兩個八重疊在一起經過變形就是“父”。有必要指出,中國官方並沒有規定採用六月的第三個星期天為父親節。
紡織、鐵路、鋼鐵業對成本會計的應用管理會計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紀早期企業管理層對內部計量的運用。當時的紡織廠、兵工廠等企業為了衡量內部生產過程的效率,在市場交易資訊之外,開始對企業內部特定管理資訊提出要求。1855年,新英格蘭的利曼紡織廠以複式簿記為基礎,首創了一套成本會計制度,它所提供的成本會計資訊,能反映產品成本、工廠佈置變化影響和對原棉收發的控制情況。19世紀中期,鐵路業的出現和迅速成長為成本會計的發展提供了巨大動力。由於鐵路公司在當時規模最大、組織最為複雜且營業跨越廣闊的地理區域,這必然對成本會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穎的會計管理技術方法開始得以發展,這對於以後幫助企業進入更有效的成本規劃和控制,具有很大的推進作用。
會計命名起源於西周,已為我國著名會計史學家郭道揚教授研究證實,西周時代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為會計的起源提供了客觀條件,西周是我國奴隸制發展的鼎盛時期,西周王朝較之以前的朝代都要更注重對各經濟部門的嚴格控制,並注重其中的財政與會計工作,以至推動官廳會計的發展。
據史籍記載,早在西周時代就設有專門核算官方財賦收支的官職司會,出現名為計簿或簿書的賬冊,用以登記會計事項,後各朝代都設有官吏管理錢糧,賦稅和財物的收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