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有趣的臺灣清明節習俗

有趣的臺灣清明節習俗

  

  臺灣各地區清明節的有趣習俗

  臺灣的清明節既有閩南、粵東祖居地的一些共同習俗,又有一些與大陸大並其趣的習俗。

  清明節前三天為“上巳”原是“祓出不祥”的洗濯儀式之日,大陸清明日則是掃墓日。但臺灣所有漳州裔民繼承祖先傳統,皆是上巳是掃墓日,此俗與鄭成功“反清復明”有關。當年鄭成功認為“清明”二字是“清在上,明在下”下令廢除“清明節”,新定三月初三為掃墓日,至今臺灣有人仍稱此日為“新清明”。總之,臺灣同胞掃墓的時間不盡一致,但都集中在清明節前後。緬懷先祖,寄託哀思,是這個節日的主要內容,至於獨特的清明習俗主要有:

  做清明稞:用清明的青菜或艾葉和鹼或石灰粉,一起煮熟,漂去苦澀味後,搗爛;配上糯米、早米磨成的米漿,製成綠色的稞皮(習稱“紅龜”)內餡以花生、綠豆、大麥麩、芝麻仁、糯米甜飯等為料,然後用稞皮包之,做好後呈圓形如拳頭大小,放入稞模一按,便成為有各種氏族堂號花紋的清明稞。印模的氏族堂號是祖上傳下來的,如沈、姚、施、尤等姓刻有“吳興發祥”字紋;許、白、鄧、韓、翟等姓刻有“南陽郡”;王姓刻有“三槐堂”;梁姓刻有“梅鏡堂”柯姓刻有“靖山堂”……現在通行的清明稞模花紋多是梅花、菊花、壽龜、如意、鯉魚等。稞模除圓形外,也有半球型、橢圓型等。這些清明稞在掃墓完畢後,按習慣分送墓地附近村落的牧童,期望他們放牧時不要破壞墓地,也有的送給親朋好友。

  吃薄餅: 臺灣掃墓祭祖的物品,多用麵粉和餡料做成薄餅。據傳說:古時有個叫蔡莫一的文人是個跛足、眇目、歪口、只有一隻攣縮手的殘疾人。他天資聰穎,滿腹經論,19歲時中狀元,皇帝破例重用他。他官很大,要理許多文書案件,常廢寢忘食。其妻想出一條妙計,將他那攣縮之手,用繩子懸在嘴邊,給予卷的薄餅,便他就餐方便。後來蔡官人在清明日去世,他的後代就用薄餅作為節俗來紀念他。後來閩、臺地區仿效之。

  踏青:清明之日,時值春回大地,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因此,臺灣入借掃墓之機進行郊遊稱之“踏草青”。

  吃蛋鬥雞: 相傳,這種習俗是從廣東傳進臺灣的,叫“清明蛋”,即將蛋煮熟後,用茜萆取汁作料,在蛋殼描繪花紋,數日後會呈紅色,剝殼後,蛋白有藍色花紋;另一種是“雕蛋”,即用筆在蛋殼上繪花紋,然後將蛋白蛋黃巧取出,成為永久性欣賞藝術品。臺灣清明節還崇尚鬥當地民間飼養的一種黑色體大的“軍雞”屆時眾人圍在一起大聲喝彩助威。

臺灣清明節習俗

  中國幅員遼闊,南北氣候不一,所以清明節也因地而異,有二月初二的,也有三月初三的。臺灣的清明節是從前一年冬至開始算起的第105天,臺灣的漳州籍人清明節則是在農曆三月初三。臺灣清明節習俗和閩南差不多,臺灣客家人祭祖掃墓的時間是從元宵節過後便開始,日期由每家自定,一直到清明為止。

  臺灣民眾的掃墓習俗,一般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一般祭掃,儀式及祭祀的東西比較簡單,大都只供一些米糕、粿類和糕餅;二是修整祖墓,祭禮相當隆重,供祭的祭禮一般包括各種祭禮品十二種蔬菜及粿類、糕餅等。掃墓時一定要在墳墓的四周獻置“墓紙”(用五色紙剪成長方形)每張紙壓上小石頭,還得放一沓在墓碑上。這個儀式俗稱“掛紙”,是獻給祖先的錢。如果是培墓即修整祖墓,全家人要圍在墳墓四周吃紅蛋,蛋殼就撒在墓地上,含有新陳代謝、生生不息的吉祥意思。掃墓的同時,也要祭拜長期站在一旁守護墓地及祖先安靈的土地公(有一塊小石碑),一方面是慰勞,更有感恩圖報的意思。臺灣還有一個特殊習俗,如果在這一年內家中有喜事,掃墓時要整修墳墓,還得準備一個小紅燈(油燈)點在墓前,回家時再帶回家,據說可招來更多的喜氣和吉祥。

  過去的臺灣農村,每當掃完墓之後,都會有一群孩子前來討粿類,來的人愈多,表示這一家族日後將愈發達,主人們也都樂意分送“發粿”或金錢給那些孩子們。

  後因臺灣墓地減少而實行骨灰塔,不少人把骨灰盒放置骨灰塔上,每到清明則到骨灰塔去祭拜,也同樣起祭拜祖先的作用。由於人們觀念的逐步改變,祭掃祖墓的儀式也省略了許多。

臺灣冬至習俗

  在我國臺灣還儲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徵吉祥中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後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於冬至或前後約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長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稱“祭祖”。祭典之後,還會大擺宴席,招待前來祭祖的宗親們。大家開懷暢飲,相互聯絡久別生疏的感情,稱之為“食祖。”冬至節 祖先,在臺灣一直世代相傳,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臺灣春節習俗

  從農曆臘月十六至正月十五這段時間,臺灣民間稱之為“年兜時節”。   尾牙   每月初二、十六,是臺灣商人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稱為“做牙”(打牙祭)。臘月十六的做牙是一年中的最後一次,所以稱為“尾牙”。做“尾牙”是感謝土地公一年來對事業生意和農作收成的庇佑,所以比平常的做牙日更為隆重。尾牙是商家一年活動的“ ...

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掃墓祭祖    ...

清明節習俗 為何歷久彌新?

  專家指出,清明節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它源起於漢代,前身是失傳已久的“寒食節”。而清明節的習俗在上千年的歷史演變中,也經歷了從禁火到祭掃、從踏青到狂歡的變化。   清明節發源於寒食節。南朝宗懍《荊楚歲時記》記載:“去冬節(冬至)一百五日,有疾風甚雨,謂寒食,禁火三日”。所謂寒食,就是在清明時節,不能燒煮, ...

中國各地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於清明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   中國各地清明節習俗大揭秘   河北清明節習俗   在河北的上墳燒紙錢講究“早清明,晚十一(農曆鬼節)”。掃墓燒紙在清明前一週就開始 ...

臺灣產子習俗 孕婦坐泥上分娩讓嬰兒真正"落地"

  嬰兒祭又叫生產祭,布農族人的孕婦必須在夫家生產,不能在孃家生育,除了表示孩童身份的氏族歸屬之外,也祈求該家族之祖靈能夠永久庇佑孩童的一生。   孕婦生產由年長的專職接生婆擔任,分娩的時候孕婦須坐在屋內的空曠泥土上,地上不放置任何墊布,真正讓嬰兒“落地”。如果碰到“難產”,即孕婦陣痛三、四天仍未能將嬰孩產下 ...

清明節習俗是怎樣形成的?

     清明最初只是節氣名稱,時間在夏曆三月間(公曆4月5日前後),比寒食節晚一至兩天。   清明的含義,據《歲時百問》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亮。故謂之清明。”到了清明這天,天氣回暖,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同時也是惜春正命、紀念亡人的絕佳時機。唐代統治者允許百姓將寒食節掃墓祭祖的習俗延續至清明這天 ...

廣州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我國民間傳統的節日,是重要的“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曆4月5號前後,廣州的清明節傳統習俗有很多,其中以祭祀祖先最為重要。 清明節的起源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