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有關寧波清明節習俗有哪些

有關寧波清明節習俗有哪些

  清明節各地的習俗都是要去祖先墳前掃墓、添新土,表示對祖先的哀思。中華民族歷來崇尚孝道。中華民族歷來崇尚孝道。“萬事孝為先”、“父母在不遠游”等古訓,說明傳統孝文化早就把孝敬長輩放在優先的位置。所以寧波人一直遵循著這一說法,清明掃墓都是寄託對先人的哀思和表達自己的孝心。讓我們一起走進寧波文化吧。

  寧波清明習俗清明為祭祀之日,前後3天。寧波舊時清明節,有將楊柳枝插在屋簷瓦下和門戶上的習俗。婦女還將柳枝插在鬃發上,小孩要戴柳枝編的帽子,寓“思青(親)”之意,說是“清明不戴柳,紅顏變白頭”。另外,柳條生命力很強,插土即活。過了清明節,人們還會把小孩子頭上戴著的柳條插到小河邊或門前屋外的地裡去,寄託孩子健康成長的美好願望。

  寧波老話說:“三月清明烏筍香,家家爭說上墳忙。”寧波習俗重祭祀,尤其以上墳祭祖、做清明羹飯為重,哪怕是海內外遊子,清明時節都會趕回故里上墳祭祖。一般清明祭祖分三種,有墓祭、家祭和祠祭。普通人家也有輪流上墳的,但祭祀沒有如此講究。祭物則不外乎白斬鵝肉、毛筍煮肉和小炒之類。祭菜一般在前一天備好,上墳時,只需再燒一點飯。

  中華民族歷來崇尚孝道。“萬事孝為先”、“父母在不遠游”等古訓,說明傳統孝文化早就把孝敬長輩放在優先的位置。清明節目前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古往今來,寧波人清明掃墓,都是寄託對先人親人的哀思,表達自己的一片孝心和敬意。

  清明節的麻餈,要求切成菱形。除墓祭、家祭做清明羹飯外,有祠堂田(亦稱太公田)的大族還有祠祭,由各房輪值,當辦者按菜譜置菜請族人,稱吃清明羹飯。主菜要過秤,若未辦到要在空碗內放上相等價值的錢,還按人分碗或分豬肉。

  清明節當天,除了掃墓,還有就是踏春。清明前後正是踏青的好時光,所以成為清明節俗的一項重要內容。古時婦女平日不能隨便出遊,清明掃墓是難得的踏青的機會,故婦女們在清明節比男人玩得更開心,民間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說。

  放風箏:放風箏是清明節人們最喜愛的活動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將其病況寫或畫於扎制的風箏上,用線繫著風箏在空中放飛,讓它飛至高空就拉線剪斷,疾病災難便會隨著風箏一起飛走。後來,風箏亦逐漸發展成廣為流行的郊遊娛樂活動。

  蹴鞠:蹴鞠,就是現在足球的前身,球皮是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相傳蹴鞠早於商代已有,戰國時期流入民間,至漢代更成了軍中用以練身習武,並列於兵書。杜甫的《清明》詩中寫到,“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鞦韆習俗同”,也說明了當時蹴鞠活動的普及。

清明節習俗有哪些

  1、清明節是傳統的春祭大節,與之相對應的是重陽節的秋祭。清明掃墓,即為“墓祭”,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祭掃祖先是對先人的緬懷方式,其習俗由來久遠。據考古,廣東英德青塘遺址發現萬年前的墓葬,經加速器質譜(AMS)測定,年代距今13500年左右,表明距今1萬多年前,古人已具有明確的有意識墓葬行為和禮俗觀念。掃墓祭祖,是清明節俗的中心。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達祭祀者的孝道和對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傳統。

  2、踏青為春日郊遊,也稱“踏春”,一般指初春時到郊外散步遊玩。清明節期間到大自然去欣賞和領略春日景象,郊外遠足,這種踏青也叫春遊。古代叫探春、尋春,其含義,就是腳踏青草,在郊野遊玩,觀賞春色。踏青這種節令性的民俗活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其源泉是遠古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這種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對後世影響深遠。

  3、拔河,早期叫“牽鉤”“鉤強”,唐朝始叫“拔河”。它發明於春秋後期,開始盛行於軍中,後來流傳於民間。唐玄宗時曾在清明時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那時起,拔河成為清明習俗的一部分。

  4、放風箏是清明節人們最喜愛的活動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將其病況寫或畫於扎制的風箏上,用線繫著風箏在空中放飛,讓它飛至高空就拉線剪斷,疾病災難便會隨著風箏一起飛走。後來,風箏亦逐漸發展成廣為流行的郊遊娛樂活動。

滿族清明節習俗有哪些

  滿族人孝敬長輩,注重禮節,在路上遇見長輩,要側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長輩走過再行;不但晚輩見了長輩要施禮,在同輩人中年輕的見了年長的也要施禮問候。親友相見,除握手互敬問候外,有的還行抱腰接面禮。還要了解更多的滿族習俗嗎?跟我一起走進滿族文化看看滿族清明節習俗有哪些?

  滿族清明節亦稱“墓祭”,是滿族傳統祭祀節日。每年農曆三月五日舉行(有的地區則在四月上旬)。流行於東北的滿族地區。節日那天,各戶人家乘坐大車到墓地。滿族人的清明祭奠活動,充分體現了這個民族厚重的倫理道德觀念。

  清明節在墳上要插“佛託”滿語中的“佛託”是“柳枝”的意思,滿族人把柳樹視為神樹,因為柳樹適應性極強,有強勁的生命力,即使在十分惡劣的環境下也能生長髮育,插柳枝預示著家族的堅毅和興旺發達,在祖墳上插柳,以保佑後人興旺,百世流芳。然後將酒捋地,全家人在墳前叩著行拜,以示子孫不忘祖宗,祈求祖宗神靈保佑本家族平安。

  清明節這天,滿族人還要搞結繩、寫譜、祭祀。結繩就是用五色彩線搓成一丈多長的子孫繩,從第一代祖先的男人開始,每一代紮上一個子孫條,這樣一代一代地排下去,往往要把五彩繩排得滿滿的,用以展示氏族的興旺發達。寫“譜書”,就是將家族中的重要事件記入家譜。如果後世子孫有不孝行為,或者有對家族、對社會有傷害的事,長輩人要在清明節這天對相關人進行教訓和責罰,以警示後人好好做人。

  “燒包袱”是滿族人清明節重要祭祀活動之一。通常用黃毛紙糊成一個“包裹”,裡面裝滿冥錢。祭祀時,在祠堂或家宅正堂設供案,將“包裹”放於正中,“包裹”前面擺放水餃、糕點、水果等供品,燒香燃燭,全家分尊卑長幼施禮後,將“包裹”拿到門外焚化。焚化時,劃一大圓圈,按去往墓地方向留一缺口。以示郵寄的通道。還要在圈外燒三五張紙,這叫“打發外鬼”。

  滿族在清明節,也有些媽媽令。比如說:“清明不吃蛋,窮的亂戰戰”、“清明不吃豆,窮的亂抖嗖”等等。這天吃雞蛋、吃豆腐,特別是必須吃春餅。因為手擀的春餅像荷花葉,又名“荷葉餅”。此餅是將兩片薄薄的麵餅合在一起,擀得很薄,甚至於拿起來對著玻璃一看都透明。此“荷葉餅”必須兩葉合在一起擀,才能稱為正宗春餅。小康之家將肉絲炒綠豆芽、蔥絲蘸麵醬卷在餅內,吃起來又香又軟乎。一般人家則用肥肉或雞蛋炒豆芽加粉條,還有的人將剛化凍的地裡冒出的小根菜挖出來洗淨,加上雞蛋絲或粉條頭子烙煎餅盒子吃。


蒙古族清明節習俗哪些

  蒙古族的節慶日是比較多的。春節、清明節、中秋節都是他們歡慶的佳節。一般他們祭祀完後就聚在一起聚餐、載歌載舞,悼念親人。想知道他們清明節的習俗與我們的有什麼不同嗎?跟我一起走進蒙古族文化看看吧。   按照蒙古族傳統,清明節要燒“吐勒希”給祖宗上供。“吐勒希”包括炒米、黃油、鮮肉、茶葉、棗、布塊和紙錢等。蒙古 ...

清明節習俗哪些哪些古詩句是寫清明節

   清明節風俗有哪些   掃墓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榼,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其實,掃墓在 ...

202x年和芒種有關的民間習俗哪些 青梅煮酒論英雄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付出了多少就可以得到多少的回報,這是農事活動告訴我們的道理,而二十四節氣之一的芒種就是一個農事忙碌的季節,在這個時候人們忙於播種忙於收穫,在漫長的歷史演變中形成了許多習俗。   南方習俗煮青梅   芒種的時間是在每年的6月,正好是南方梅子成熟的季節,梅子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三國時還有”青梅 ...

中秋節的節日習俗哪些 中秋節和月亮有關習俗

  中秋節的節日習俗有哪些 中秋節和月亮有關的習俗   中秋節的節日習俗有哪些   習俗一:賞月   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與唐人不同,宋人賞月更多的是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事態,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 ...

清明節風俗哪些 清明節習俗大全

  清明節風俗有哪些 清明節習俗大全   掃墓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榼,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其 ...

清明節習俗哪些 細數清明節各地習俗哪些

  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 細數清明節各地習俗有哪些   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北京   北京,除掃墓之外,還有踏青、插柳、放風箏等活動。此外,清明節之所以吃寒食,傳說為了紀念春秋時介子推被火焚於綿山,晉文公下令禁火,只吃寒食。   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川渝   川東和重慶萬州等地,舊時有“上野墳”的習俗。清明 ...

清明的習俗 清明節傳統習俗哪些

  清明的習俗 清明節傳統習俗有哪些   傳統習俗一:掃墓   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風俗傳統。就是到了今天,人們在清明節前後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寄託對先人的懷念。   傳統習俗二:盪鞦韆   鞦韆是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創造的一種運動。春秋時期傳入中原地區,因其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