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個或總雜質的峰面積÷對照品峰面積,然後再乘以1%即為雜質的百分含量。自身對照,方法簡便,關鍵是要看清楚實驗處理前後現象變化的差異,實驗處理前的物件狀況為對照組,實驗處理後的物件變化則為實驗組。
物質自身對照法指實驗與對照在同一物件上進行,即不另設對照組。單組法和輪組法,一般都包含有自身對照。如“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就是典型的自身對照。在沒有取得對照品的情況下,若雜質與主要組分在結構上有相似之處,如紫外吸收相同,可以此法對有關物質進行定性和定量。
單個或總雜質的峰面積÷對照品峰面積,然後再乘以1%即為雜質的百分含量。自身對照,方法簡便,關鍵是要看清楚實驗處理前後現象變化的差異,實驗處理前的物件狀況為對照組,實驗處理後的物件變化則為實驗組。
物質自身對照法指實驗與對照在同一物件上進行,即不另設對照組。單組法和輪組法,一般都包含有自身對照。如“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就是典型的自身對照。在沒有取得對照品的情況下,若雜質與主要組分在結構上有相似之處,如紫外吸收相同,可以此法對有關物質進行定性和定量。
加權平均法:是指在月末,將某種材料期初結存數量和本月收入數量為權數,用來計算出該材料的平均單位成本的一種方法.具體地說,這種方法是將某材料的月初庫存金額與本月購入的金額之和除以月初庫存數量與本月購進數量之和,所求得的該種材料月末平均單價,即作為本月發出材料成本的單價.
加權平均數是不同比重資料的平均數,加權平均數就是把原始資料按照合理的比例來計算,若n個數中,x1出現f1次,x2出現f2次,…,xk出現fk次,那麼(x1f1+x2f2+...xkfk)/f1+f2+...+fk叫做x1,x2,…,xk的加權平均數.f1,f2,…,fk是x1,x2,…,xk的權.
它是動態的,準確的就該是
(本期即時庫存成本+本期收入成本)/(本期即時數量+本期收入數量)
即時也就是本批材料入庫時庫存的結餘成本和數量
加權平均法是指企業以庫存材料的數量為權數,平均計算其單位成本,以此作為發出材料存貨的計價標準的一種方法。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一般於月末計算,因此,又有“月末一次加權平均”之稱。其計算公式:
1、加權平均單位成本=(月初結存材料實際成本 本月收入材料實際成本)÷(月初結存材料數量 本月收入材料數量)
2、發出材料實際成本=發現材料數量×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例:現庫存材料明細賬所列圓鋼為例,計算如下:
加權平均單位成本=(3200 12800)÷(800 3000)=4.21(元/千克)。
本月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1100×4.21=4631(元)
3、採用加權平均法,核算簡單,計算的平均單位成本比較合理,存貨成本分攤較適中。但由於平均單位成本集中在月本一次計算,發貨憑證的計價、彙總與登記等工作,也都必須因此而集中在月末進行,這既加重了月末核算的工作量,又影響核算的及時性。為了克服上述缺點,人們又提出了另一種加權平均法,即移動加權平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