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丹心照夙昔,鬢髮日已改。
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丹心照夙昔,鬢髮日已改。
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傳統的端午節。有關端午節的來歷說法很多。
第一,源於紀念屈原。相傳戰國時期,楚懷王不採納屈原的忠言,反而繼續寵信奸佞,將屈原流放,而楚國被秦國滅亡。忠貞的屈原看到這一切,心如刀割,於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自盡。漁夫們紛紛將食物倒人江中,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不再傷害屈原的屍身。
第二,龍的節日。近代著名學者聞一多在《端午的歷史教育》一文中,對端午節做了詳細而精闢的考證。他認為,端午節是古代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近些年出土的大量文物和考古研究證明,聞一多的說法是比較科學的。現在學術界大都沿用此說法。
第三,源於惡日。《風俗通義》、《論衡》、《後漢書》上均有不舉五月子的記載,即不能將五月裡出生的孩子撫養成人。戰國時的孟嘗君田文五月初五日生,其父田嬰不讓家人養之,說明那時五月初五日已成為俗忌。
第四,源於夏至。這是近來學術界提出的關於端午節起源的一種新說法。其依據是在《後漢書•禮儀志》中所記載的漢代五月五日用朱索、五色印為門戶飾的做法,是兼用夏、商、週三代有關夏至的一些習俗
四種說法中,在民間流傳最廣的是紀念屈原說,它表達了人民群眾對我國古代偉大詩人屈原的愛戴和懷念。
端午節,是集祈福辟邪、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由來於上古先民擇“飛龍在天”吉日拜祭龍祖、祈福納祥、辟邪攘災。習俗主要有賽龍舟、祭龍、採草藥、掛艾草、打午時水、洗草藥水、拜神祭祖、浸龍舟水、吃龍舟飯、吃粽子、放紙龍、放紙鳶、拴五色絲線、佩香囊等等。
扒龍舟活動在中國南方沿海一帶十分盛行,傳出國外後深受各國人民喜愛並形成了國際比賽。端午食粽之習俗,自古以來在中國各地盛行不衰,已成了中華民族影響最大、覆蓋面最廣的民間飲食習俗之一。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它不僅清晰地記錄著先民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也積澱著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內涵。每到端午佳節,各種賀節活動在全國各地展開,節味濃郁,熱鬧喜氣。正如歌謠:“五月五,是端陽;吃粽子,掛香囊;門插艾,香滿堂;龍舟下水喜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