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詩表現了詩人期望兩岸統一的情感和渴望迴歸大陸的心情,表達了他在有生之年未能實現心中期望的失望情感,以及他未能回到大陸、回到故鄉、與故鄉親人相見的痛楚。
詩詞點評:這首詩在構思方面以虛寫實,情、景、事有機結合。作者設想安葬,想象死後魂魄遠望,想象魂魄慟哭,想象遠望之景,想象孤魂寂寥,這些都是虛寫,實際上表現生前活著時的痛苦。作者明確實寫了自己的悲哀情感,暗示虛寫了自己的遭遇和國家的現狀。讀者可以透過詩中明確地抒情,在頭腦裡再現出一個活生生的慷慨悲壯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作者于右任,漢族,陝西三原人,祖籍涇陽,名伯循。1907年在上海創刊《神州日報》,任社長,1908年起,相繼創刊《民呼日報》《民籲日報》《民立報》,宣傳革命,持論激烈。1922年任上海大學校長。南京政府成立後,曾任審計院院長、政府委員、監察院院長等職。1964年病逝於臺灣,有《右任文存》《右任詩存》等行世。
《母雞》是老舍先生的一篇膾炙人口的佳作,描寫了作者對母雞看法的變化,表達了對母愛的讚頌之情。
文章以作者的情感變化為線索,運用了“先抑後揚”的寫作手法,對母雞的情感由“討厭”轉變為尊敬,前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塑造了一位“偉大的雞母親”的形象。
1、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和崇高的愛國精神。
2、《最後一課》描寫普法戰爭後被割讓給普魯士的阿爾薩斯省一所鄉村小學,向祖國語言告別的最後一堂法語課,透過一個童稚無知的小學生的自敘和對他的心理活動的描寫,刻畫了小弗郎士和韓麥爾先生的典型形象.生動地表現了法國人民遭受異國統治的痛苦和對自己祖國的熱愛。作品題材雖小,但精心剪裁,記敘詳略得當,主題開掘得很深。
3、教師韓麥爾先生作為一個普通的老師和一個愛國知識分子的典型,他的形象栩栩如生。文章主旨:本文透過阿爾薩斯省的一個小學生小弗郎士在普法戰爭時期最後一堂法語課中的見聞和感受,真實地反映了法國淪陷區阿爾薩斯、洛林的人民慘遭異族統治的悲憤和對祖國的失去的國土與語言的熱愛,以及爭取祖國解放和統一的堅定意志,集中地表現了法國人民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最後一課》描寫普法戰爭後被割讓給普魯士的阿爾薩斯省一所鄉村小學,向祖國語言告別的最後一堂法語課,透過一個童稚無知的小學生的自敘和對他的心理活動的描寫,刻畫了小弗郎士和韓麥爾先生的典型形象.生動地表現了法國人民遭受異國統治的痛苦和對自己祖國的熱愛。作品題材雖小,但精心剪裁,記敘詳略得當,主題開掘得很深。教 ...
譯文:梅子黃透的了的時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氣,乘小舟沿著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盡頭,再改走山路繼續前行,山路上綠樹蔭成,與來的時候一樣濃密;深林叢中傳來幾聲黃鸝的歡鳴聲,比來時更增加添了些幽趣,詩作寫初夏時寧靜的景色和詩人山行時輕鬆愉快的心情,全詩明快自然,極富有生活韻味,蘊涵著一種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的思 ...
1、詩人透過歌頌項羽的悲壯之舉來諷刺南宋當權者不思進取、苟且偷生的無恥行徑。表達了為國建功立業,報效朝廷,方才不愧於頂天立地的好男兒,深深的愛國之情。
2、《夏日絕句》,是宋代詞人李清照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 ...
這是杜甫赴好友嚴武家宴飲時同題之作。杜甫以欣喜的心情,細膩地描繪對竹的喜好,歌頌春天的新竹,出土不久“半含籜”,新梢剛剛過牆,是嫩竹。和風細雨中,新竹搖曳生姿,怎能不讓杜甫情不自禁生出憐愛之心?表達了詩人對青春時光的感嘆,對竹子的生命力大加讚賞。 ...
1、表達了作者對戰爭給人民帶來巨大災難的悲痛和同情。
2、《石壕吏》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詩,為“三吏三別”之一。
3、這首詩透過作者親眼所見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統治者的殘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亂”引起的戰爭給廣大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
《黍離》是一首著名的憂時傷世的詩歌: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 ...
表達了作者的英雄主義精神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這首詞是毛澤東主席於1933年重遊大柏地時寫成的,當時大柏地已成為革命根據地,而詞中所寫的當年鏖戰是指發生在1929年的大柏地之戰。這首詞抒發了作者故地重遊的喜悅之情和對根據地新生活的無比熱愛,同時也表現出作者對革命前途充滿必勝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