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望果節是哪個民族的傳統節日+望果節的民族時間和主要活動

望果節是哪個民族的傳統節日 望果節的民族時間和主要活動

  望果節是哪個民族的傳統節日

  “望果”是藏語譯音,意為“繞地頭轉圈”。藏語“望”指農日,“果”即轉圈的意思、“望果”節可譯為“在田地邊上轉圈的日子”。

  望果節是藏族農民歡慶豐收的節日,流行於西藏自治區的拉薩、日喀則、山南等地。時間在每年藏曆七、八月間,具體日期隨各地農事季節的變化而變化,一般在青稞黃熟以後、開鐮收割的前兩三天舉行。所以,望果節的日程都以鄉為單位,根據當地的農作物成熟情況由鄉民集體議定。

  望果節已有1500多年曆史,是藏族農民歡慶豐收的傳統節日,流行於西藏自治區的拉薩、日喀則、山南等地。時間在每年藏曆七、八月間,具體日期隨各地農事季節的變化而變化,一般在青稞黃熟以後、開鐮收割的前兩三天舉行,歷時一至三天。所以,望果節的日程都以鄉為單位,根據當地的農作物成熟情況由鄉民集體議定。

  望果節的民族時間和主要活動

  望果節已有1500多年曆史,是西藏人民渴望豐收的傳統節日。“望果”是藏語譯音,“望”藏語意思是田地、土地,“果”意為轉圈,意為“繞地頭轉圈”。雅魯藏布江中游和拉薩河兩岸的農村,非常盛行過“望果”節,其他地方也有,但節日稱呼有所區別, 拉孜、定日一帶,稱為“雅吉”,即舒服的夏日;工布巴拉雪山周圍是半農半牧區,稱為“ 幫桑”,即吉祥草地,時間差不多,都在莊稼黃熟,準備開鐮之前舉行。解放前,藏族是在 “鳥王”——大雁南飛的季節到來之前過望果節。望果節是藏族重要的文化現象,關於它的 來歷、儀式、地或性特色 多姿多彩。

  相傳早在公元5世紀末,藏王佈德貢堅為確保糧食豐收向本教教主請教。教主施旨,讓農民繞田轉圈,由手捧香爐、高舉幡杆的人作前導,由高舉纏繞哈達的木棒和羊右腿的本教教主領路,領著持青稞穗或麥穗的本村鄉民繞地頭數圈後,把各種穀穗插在糧倉和神龕上,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望果”節歷時一至三天,於秋收前擇吉日舉行。每年這天,藏族人民都身穿節日盛裝,有的打著彩旗,有的抬著青稞、麥穗紮成的豐收塔, 豐收塔上繫著潔白的“哈達”,舉著標語,有的敲鑼打鼓,唱著歌曲和藏戲,有的抬著毛主 席像,繞地頭轉圈,繞圈後,人們攜帶帳篷,青稞酒,一邊說古道今,一邊狂歡暢飲,有的 還舉辦傳統的賽馬、射箭、賽犛牛、騎馬拾哈達和歌舞、藏戲比賽。商業部門也組織物資交流,供應民族特需商品和日用百貨,收購土特產品。望果節過後,開始了緊張的秋收播種。

  西藏望果節習俗

  遊行

  節日的第一天早晨,當陽光撒滿金黃麥田的時候,農民們手持麥穗圍著農田轉圈遊行,最前邊是由喇嘛和老農組成的儀仗隊,高舉佛像,揹著經書,吹著佛號,感謝上天給人們帶來了風調雨順的好年成。對辛勤耕耘的農民來說,眼看著即將收割的莊稼,呼吸著麥田飄來的清香,都為此感到欣喜陶醉,悠悠唱起古老的豐收歌謠。

  群眾體育文娛活動

  轉完麥田以後,照例要在廣場上舉行群眾性文娛體育活動,其中有藏戲、歌舞、跑馬、射箭、拔河等,相互競爭技藝,情緒十分熱烈。這天,家家戶戶都要準備充足的酒食,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或者在廣場四周的草場上野餐,或者在村子裡邀集親朋好友宴飲。青年男女喜歡在晚上圍著篝火跳舞,對歌調情,直到深夜。有的地方,望果節要持續三、四天,安排的文體活動根據節期的長短或繁或簡,較遠的農民夜裡就住在臨時搭起的帳篷裡,吃喝玩樂,盡興方歸。

  山南貢嘎縣崗堆鎮特色

  在西藏,參加過不少地方的望果節,覺得它們的內容大同小異,但其中最有意思的還屬山南貢嘎縣崗堆鎮的望果節。按當地的習俗,望果節轉田祭神的時候,每家出一人。村民們會從四面八方陸續來到村頭寺廟旁的空地上。老年人在此時顯得比年輕人還要風光一些,因為她們大多是能歌善舞的高手,一般是節日的慶典還沒開始,她們就舞上了。

  宗教儀式

  轉田的群眾集中在寺廟前的香爐旁,這時“拉啦”(民間咒師)一般就已經開始在進行活動前的宗教儀式了。就要出發時,村民們按各村的排序開始轉寺廟、煨桑(燒香)等,舉行一系列的宗教儀式,寺廟前的廣場上顯得既莊重又熱鬧。這時會有村民提著青稞酒向轉田的人們一一敬酒,以示美好的祝願,讓氣氛變得好似出征前為將士們壯行一般。喜好喝酒的人這時會從自己的衣襟裡面掏出酒碗,三口一杯之後,方才被允許透過。轉田的隊伍前打頭的一般是兩個村姑打扮的“拉姆”(即仙女),以示天仙下凡同慶豐收。婦女們沒有帶酒碗的習慣,這時她們只好以手當碗捧酒喝,這也是西藏酒文化中一個有趣的現象。

  轉田祭神隊伍

  望果節轉田祭神的隊伍終於浩浩蕩蕩地出發了。人們搖動著手中的彩箭(用於招來吉祥,祈望福運降臨),像一條遊動的長龍向村外走去。這個村子共有280多戶人家,每家雖然只抽出一人參加轉田,但隊伍看去就已經非常壯觀了。人們一邊走一邊不停地停下來高呼:“恰古修……央古修……”(即招財引福的意思)。轉田是圍繞全村田園轉上一圈,轉到每一塊農田前都要煨桑燒香,舉行祭祀活動。祭完神後,能歌善舞的婦女們總是要高歌起舞,以此表達自己喜悅的心情,這也是祭神活動的內容之一,表達與神同樂的感情。

  喜慶氣氛

  凡是轉田隊伍經過的地方,就必定是一片桑煙繚繞的景象,此時,不管是在田間勞動的還是正在做著其它事情的人,都會停下手中的活計,面對轉田的隊伍高喊:“恰古修……央古修……”似乎此時此刻,整個世界都沉浸在招財引福的喜慶氣氛中。愛美的婦女們不時地還要在路邊採些油菜花、青稞穗、蕎麥花等,與吉祥彩箭一起握在手中,以此表達豐收到來時的喜悅心情。

  祭祀儀式

  按傳統習俗,轉田隊伍每到一個鄉神殿或山神殿前都要舉行祭祀儀式。一路祝福,一路歡歌,此刻鄉村的田園處處洋溢著歡快和祥和的氛圍。時近黃昏,轉田的隊伍回到了村邊,但這還沒結束,他們還要繞村子轉一圈。這時候,我們看到,遠處一戶人家的屋頂上,一位老阿媽此時正一手端著糌粑,一手拿著“達達”(吉祥彩箭),朝著轉田隊伍的方向不停地搖動著,表示招財引福。按習俗,這時凡是轉田隊伍經過的人家,都要有一人在屋頂上迎接,其意也是迎接福氣。

  最後,隊伍回到了出發地,村頭寺廟旁,舉行最後的宗教儀式。彼時鼓樂齊鳴,糌粑飛揚,在無比歡快的氣氛中,為期一天的望果節才圓滿地落下了帷幕。

各民族傳統節日——朝鮮族節慶

  朝鮮節日與漢族基本相同。此外有三個家庭節日,即嬰兒誕生一週年,"回甲節"(六十大壽)、"回婚節"(結婚六十週年紀念日)。

  朝鮮族一向崇尚禮儀,注重節令。每逢年節和喜慶的日子,飲食更加講究,所有的菜餚和糕餅,都要用辣椒絲、雞蛋片、紫菜絲、綠蔥絲或松仁米、胡桃仁等加以點綴。

  除了傳統節日外,小兒週歲、結婚、老人六十大壽,都要大擺筵席,宴請賓客。屆時要先在餐桌上擺一隻煮熟的大公雞,公雞的嘴裡還要叼一隻紅辣椒。筵席的傳統菜點不僅花樣繁多,造型也要優美華麗,好多食品都要做成鳥獸形。所有禮儀筵席,以祝賀老人六十大壽的"花甲"席最為講究和隆重。

各民族傳統節日——布依族節慶

  布依族崇拜祖先,主要信仰多神和自然崇拜,有的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傳統節日除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外,還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節"等,最隆重的節日是農曆"六月六"。

  1、過大年

  民俗節慶入口網站

  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是過大年(即春節)。從除夕過到十五。除夕前要殺年豬、舂糯米粑粑、備各種蔬菜。雲南的布依族有初一到初三吃素的習慣;四川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或初一都必須吃雞肉稀飯,民間稱血米粥。每個姓氏都有不同的飯前儀式,相認的雙方飯前儀式必須完全一致。年節期間還要舉行許多娛樂活動。

  2、跳花會

  每年正月初一到二十一舉行。"跳花會"是男女青年的社交活動,規模盛大,參加人數過千,很多未婚男女青年透過吹木葉、對歌訂終身。

  3、祭老人房

  布依族過去信仰原始的自然崇拜,每年節日都要進行祭祀活動,其中祭老人房(寨神)最為隆重,於農歷2月選兔日或虎日開祭,各戶要奉獻雞蛋和豬肉祭神,祭畢全寨人就地聚餐,以祈望豐收,全寨平安。


民族傳統節日——布朗族節慶

  許多傳統節日大都與宗教活動有關。其中最具特色的節祭日有:年節、祭寨神、洗牛腳等。 1155815.com   1、年節   在農曆清明後十日左右,家家都要殺年豬,全寨要宰牛,婦女們做糯米粑粑;年節的當天,晚輩都必須向家族長拜年,並準備兩份糯米粑粑用芭蕉葉包好,每份上面放一對蠟燭、兩朵鮮花,其中一份糯米粑粑 ...

民族傳統節日——德昂族節慶

  德昂族民間傳統節日大都與佛教活動有關。如:潑水節、關門節、開門節、燒白柴等節日,都要敬佛。開門節時有寺廟的村寨要進行"格聽祭"(慶祝豐收,喜嘗新米之意),要從傣歷12月13日開始準備,有舂新米、煮新飯、做年糕等活動,並要選出兩塊年糕送入本寨的公房(專供全寨祭祀用的房屋),次日全寨開祭,要由 ...

民族傳統節日——侗年習俗

  “侗年”,是侗族人民的傳統節日,也是經過政府有關部門認可的民族節日之一,時間在每年的農曆“冬至”前後。“侗年”,侗語是“吃冬”的意思,有的地方也叫“過侗年”。   “侗年”的來歷,目前學界認識不一,民間也有多種解釋。比較科學的說法是與農曆的“冬至”節有關。“冬至”是我國農曆節氣中的一個重要節氣,古代人們把 ...

三月三是哪個民族傳統節日 哪個民族過三月三

  三月三是哪個民族的傳統節日 哪個民族過三月三   三月三,同時又是我國南方許多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流行在壯、侗、布依、水、仫(mù)佬、毛南、苗、瑤、畲(shē)等民族中間。三月三這一天有很多的節日習俗,不同的地區對於“三月三”的定義是不同的,節日的叫法和習俗自然也大相庭徑,其中以壯族為典型。   三月三 ...

古爾邦節是哪個民族傳統節日 哪些民族過古爾邦節

  古爾邦節是哪個民族的傳統節日 哪些民族過古爾邦節   古爾邦節是回、東鄉、保安、撒拉、維吾爾、哈薩克、塔吉克、塔塔爾、烏孜別克、柯爾克孜等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共同的宗教節日。阿拉伯語,稱為“爾德·古爾邦”、“爾德·阿祖哈”,其意思是“犧牲”、“獻身”,故漢語又稱為宰牲節、獻牲節。在回曆十二月十日,回族視其為 ...

民族傳統節日有哪些

  漢族的傳統節日舉例: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清明節、重陽節、臘八節、七夕節等。   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舉例:蒙古族的那達慕、傣族的潑水節、傈僳族的刀杆節、彝族的火把節、白族的三月街、哈尼族的扎勒特、藏族的酥油花燈節、景頗族的目腦縱歌、拉祜族的月亮節、苗族的花山節等。   民族傳統節日簡介:傳統節日是 ...

民族工業初步發展的時間原因

  時間:19世紀六七十年代。   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帝國主義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從外部為中國民族工業發展提供了一個有利的時機。辛亥革命推動了資本主義發展,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掃除了一些政治上的束縛和障礙。此次革命領導者、主要參與者大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