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望遠是什麼鏡

望遠鏡觀測到最古老星系:僅比宇宙晚3.8億年

  

  大圖中帶顏色的方框標示出了本次發現的最早期星系的位置。小圖中則是對這些星系的黑白放大圖。每一個這種星系都標出了其紅移值,這一數值表示其最初發出的紫外和可見光線是如何在穿越廣袤的空間時被拉伸至紅外波段的。其中一個紅移值高達11.9的星系可能是迄今人類觀測到的最遙遠星系,其形成時宇宙才誕生不過3.8億年左右。

  12月15日訊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一個由美國加州理工學院領銜的天文學家小組使用美國哈勃空間望遠鏡發現了7個迄今已知最原始,距離最遙遠的星系。專家們認為其中有一個星系可能是我們迄今發現的所有星系中最古老的,其形成於宇宙大爆炸發生後大約僅僅3.8億年。所有7個最新發現的星系的形成時間都在130億年之前,當時的宇宙年齡僅相當於其目前年齡的4%,那個時期常常被天文學家們稱作“宇宙的黎明”,正是在那一時期,宇宙中最早期的一批星系開始形成。目前,宇宙的年齡約為137億年。而本次的研究所發現的星系年齡涵蓋了宇宙年齡在大約3.5億年至6億年之間的時期,其代表的是宇宙極早期形成的首批星系的確鑿證據。

  天文學家們認為隨著宇宙年齡的增長,其中的星系形成數量會穩定增長。由於光需要花費數十億年時間才能穿越如此廣袤的宇宙空間,因此天文望遠鏡就像一臺時間機器,可以讓我們看到數十億年前宇宙的景象。我們看的越遠,我們回溯的時間便越久遠。這項最新研究的有關論文已經於近期發表於《天體物理學通報》上。在這項研究工作中,科研小組的成員們對宇宙的最邊緣進行了探索,當然他們這樣做也就是在窺視著宇宙最初的時光,這是哈勃觀測能力的極限。

  理查德·艾里斯(Richard Ellis)是加州理工學院的天文學教授,同時也是研究論文的第一作者,他表示:“我們讓哈勃望遠鏡進行了迄今最長時間的曝光,拍攝到了一些最遙遠最闇弱的星系。”他說:“更深邃的視野,加上我們精心規劃的觀測策略共同讓窺見最早期的宇宙成為可能。”這項研究是哈勃極超深場(HUDF)巡天觀測計劃產出的早期成果之一,該巡天專案讓哈勃空間望遠鏡對準一小片天空進行長時間的曝光觀測,從而暴露出這裡存在的最黯淡最遙遠的星系。這項研究是從9年前開始進行的。

  天文學家們使用哈勃空間望遠鏡上的廣角相機3號(WFC3)在哈勃極超深場天區進行近紅外波段巡天。該觀測開展的時間是在2012年8月和9月之間,前後持續6周時間。為了確定這些星系的距離,研究小組使用4組不同的濾鏡進行觀測,這些濾鏡的使用讓哈勃空間望遠鏡可以在某些特定波段上捕獲近紅外光。研究小組成員,英國愛丁堡大學的天文學家詹姆斯·頓洛浦(James Dunlop)表示:“我們使用了此前還從未被用於深空成像的濾鏡,並且在某些濾鏡波段上進行了遠比此前工作中更深邃的曝光成像,這樣做是為了徹底排除這些星系中混雜有前景星系的可能性。”

  這些精心選擇的濾鏡讓天文學家們得以測量被宇宙中的中性氫吸收的光子,中性氫大約從宇宙大爆炸之後40萬年開始充斥宇宙空間。恆星和星系在大爆炸之後大約2億年開始形成。隨著這些恆星和星系的逐漸形成,它們發出的劇烈紫外線橫掃整個宇宙,紫外線讓中性氫失去電子發生電離。這就是所謂的“宇宙再電離時期”,這段時期將一直持續到大爆炸後大約10億年。

  如果宇宙中的一切都是靜止的,天文學家們應當會觀測到僅有一個特定波段的光子被中性氫吸收。然而實際情況是宇宙在膨脹,這種膨脹拉伸了光波的波長。而這種波長拉伸的程度直接取決於這些光距離的遠近,這就是所謂的紅移效應:發光的恆星和星系距離越遠,它們發出光的紅移量就會越大。正是由於宇宙的這種膨脹效應,對於那些距離較遠的星系,天文學家們會在波長稍長的波段上觀察到這種中性氫吸收線。這種吸收線的特徵讓天文學家們可以判斷一個發光天體的距離遠近,並進一步推算出這些恆星和星系的形成年代。使用這種技術,我們不斷回溯到更加遙遠的時空,隨著時光倒流,天文學家們視野中的星系越來越少。正如論文合著者,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布蘭特·羅賓森(Brant Robertson)所說:“我們的資料證實了宇宙再電離是一個歷時數億年之久的緩慢過程,在這一期間星系和恆星逐漸成型。”他說:“並不存在一個特定的時刻,星系突然就出現了,這是一個緩慢的程序。”

  本次進行的最新研究已經將哈勃空間望遠鏡的觀測能力推向極限,這也說明了我們確實需要下一代的紅外波段空間望遠鏡。當下一代空間望遠鏡服役,我們將能夠進一步向前回溯時間,看到更加原始的星系,但是由於宇宙膨脹的原因,這些較早期時期天體發出的光的波長已經被嚴重拉長,進入了紅外波段,這已經超出了哈勃望遠鏡的觀測波段範圍。而美國宇航局即將發射升空的詹姆斯·韋伯空間紅外望遠鏡正是基於這一目標。來自巴爾的摩空間望遠鏡研究所的專案組成員安東尼·考克曼(Anton Koekemoer)表示:“儘管我們已經抵達了哈勃空間望遠鏡可以抵達的能力極限區域,這一成就本身事實上便正好為未來的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準備好了大展身手的舞臺。我們的本次研究證明了在我們目前的極限之外還有更多其它更早期的天體,它們將是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的觀測目標。”

天文望遠鏡是怎樣看到那麼遠的製作原理

  1、製作原理:天文望遠鏡上一般有兩隻鏡筒,大的是主鏡,是觀測目標所用的;小的叫尋星鏡,是尋找目標所用的,也叫瞄準鏡。目鏡是單獨的個體,是決定放大倍率的物品,目鏡上都會有F值,這是目鏡的焦距,用主鏡的F值除以當前使用的目鏡的F值,就是當前的放大倍率,記住,放大倍率是標準,6釐米口徑的望遠鏡的極限放大倍率是120倍左右,8釐米的倍率最大160倍左右。

  2、天文望遠鏡因為其口徑大於肉眼瞳孔直徑,所以能彙集更多的光,看到更暗的天體。顯然,同樣亮度的天體越遠其亮度就越暗,所以望遠鏡就能看到相對來說更遠的天體。不過,並不是說明在這個範圍內所有的天體多能看見,比如使用了一天天文望遠鏡看到了M87,幾千萬光年,但是並不說明看看到比他近的矮星系,恆星的天體。

什麼望遠鏡最好

  1、尼康望遠鏡:採用圓潤設計,鏡頭採用多層鍍膜,影像明亮,採用防震的橡膠防護,同時可連線三腳架,攜帶方便舒適,經久耐用。

  2、佳能望遠鏡:配備IS影像穩定器,同時採用保羅式稜鏡,可實現明亮的觀察效果,有效抑制色差,實現了高透光率和高對比度。

  3、博士能望遠鏡:具有斜坡測角功能,採用二代ESP技術,具有掃描,前景優先,背景優先三種模式,同時採用多層全鍍膜,可廣泛應用於戶外活動。


拍月亮用什麼望遠鏡

  拍月亮用天文望遠鏡,天文望遠鏡是觀測天體的重要工具,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沒有望遠鏡的誕生和發展,就沒有現代天文學。隨著望遠鏡在各方面效能的改進和提高,天文學也正經歷著巨大的飛躍,迅速推進著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天文望遠鏡上一般有兩隻鏡筒,大的是主鏡,是觀測目標所用的;小的叫尋星鏡,是尋找目標所用的,也叫瞄 ...

自制高倍望遠鏡方法

  1、準備好一個相機鏡頭和樂望寶,取下鏡頭蓋,部分鏡頭的AF/MF開關需要調整到MF。   2、將樂望寶卡口安裝紅點對準鏡頭卡口紅點,插入到底,順時針旋轉(尼康鏡頭是逆時針),聽到咔噠聲自動鎖定。   3、在操作鏡頭的調焦到大致清晰的時候,可以旋轉目鏡精調,直到觀看成像達到清晰的極致。   4、鏡頭調焦環, ...

塞爾達傳說望遠鏡怎麼用

  《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遊戲裡按下右搖桿就能使用望遠鏡,位置在最開始的地圖雪山頂。   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TheLegendofZelda:BreathoftheWild),是任天堂遊戲公司出版發行的開放世界動作冒險遊戲。2017年3月3日登陸NS平臺為其首發護航,同日登陸Wi ...

手機望遠鏡功能在哪裡

  操作方法:以opporeno為例,手機沒有望遠鏡功能,但是支援十倍變焦,開啟手機的相機頁面,將焦距調整到最大,可以看清遠處的物體。   手機使用技巧:1、opporeno具有遊戲模式,點選遊戲空間圖示,之後點選加號按鈕,可以新增遊戲。   2、opporeno具有飛航模式,開啟手機的設定頁面即可看到飛航模 ...

望遠鏡怎麼用

  1、首先要調節好兩個鏡筒之間的距離,一直調到兩個視角是一個圓形為止,這樣兩個鏡筒看到的距離正好與人的視覺是一致的。   2、然後使用機構手輪來調整左眼的勢力範圍,再使用右鏡的視度手輪來調整右眼視力範圍。   3、最後,將望遠鏡對準需要觀看的物件,只需要調節中央機構就可以看清觀察物件了。 ...

射電望遠鏡有什麼作用

  1、射電望遠鏡可指觀測和研究來自天體的射電波,可以測量天體射電的強度、頻譜及偏振等量,包括收集射電波的定向天線,放大射電訊號的高靈敏度接收機,資訊記錄、處理和顯示系統等。   2、射電望遠鏡:20世紀60年代天文學取得了四項非常重要的發現:脈衝星、類星體、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星際有機分子,被稱為四大發現。這 ...

望遠鏡的使用方法

  1、左右目鏡分別旋轉調節。即左右眼分別對遠處目標觀察,分別旋轉左右目鏡至目標最清晰為止。   2、中調機構和旋轉右目鏡來調節。使用這種調節機構的方法是:第一步選擇1000米左右一個清晰的目標,先透過調節中間手輪使左眼看清目標,第二步旋轉右目鏡使右眼看清同一目標,透過這兩個步驟,可把使用人的視力缺陷補償正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