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朱氏宗祠+50年代建造的鐘樓成奇景

朱氏宗祠 50年代建造的鐘樓成奇景

  

  格局完速,構件古樸,雕飾亦精美

  朱氏宗祠位於河頭鎮的殿前村。

  一般來說,宗祠大多是四合院式,朱氏宗祠也不例外,佔地570平方米,共有兩進,左右設廂房。

  我們進入第一進的門廳,在明間後簷築有戲臺,戲臺用四根柱支撐,施藻井,歇山頂。戲臺題有匾額“曠觀今古”四個大字。

  宗祠內的道地用鵝卵石拼的,石縫間長有青草,臨海市博物館館長說:“這是最原汁原味的宗祠”。意思是很少有後人改建的痕跡。

  正殿為三開間,馬頭山牆,明間為五架抬梁,四柱七檁,次間穿鬥式,立有中柱,大殿從左到右掛有“進士”、“經魁”、“尚書”等金字木匾,表示古人信奉“學而優則仕”之風。正堂掛有“希逑公”遺像,為河頭鎮朱氏的先祖。對於這位先祖的簡歷,也有文字記載:宋哲宗天佑六年,欽賜殿中御侍御史及欽賜翰林院檢討”,表示其具體年間所任官銜及學位。

  這個村大部分人姓朱,也有羅、梁、唐等姓氏人居住於此。當地人告訴記者,明間抬梁和次間部分檁條,從1999年到2004年和2006年重修過。但凡古建築,因是木樑磚石結構,易風化,需要不定期維修,才能永葆“青春”。

  西邊明間的金柱上還留有舊聯一幅,上款題有“道光廿三年歲次癸卯蒲月”等字。

  據臨海市博物館提供的文獻顯示,朱氏宗祠建於清朝康熙年間,現在儲存的宗祠為清朝中後期建築,據正殿明間對聯所署時間,宗祠應當建於道光二十三年(1843)前後。記者按此推算,距今已有169年了。

  “朱氏宗祠格局完速,構件古樸,雕飾也較精美,有較高的文物價值。”徐館長說。

  1954年建5層鐘樓,與宗祠渾然一體,獨具特色

  實際上,記者未進宗祠門廳前,就遠遠見到屹立於空中的鐘樓,對此早來了興趣,因為先要探訪宗祠,把這一念頭隱忍住了。這是因為,在宗祠一角立有3層高疊加的方糕形的鐘樓,這樣的建築樣式頗為少見,按理說,鐘樓應當國人引入鍾後才有此建築,而與清道光年間的宗祠融為一體,這大有探究的地方。

  在門廳東端,記者決定“身體力行”。從宗祠2樓沿著木樓梯爬到了第3層,樓板已有部分損壞,為不使文物受損,記者一直輕手躡腳,因為樓板經不起踩踏。在第3樓,記者踏上一塊相對堅固的橫木檔,倚臨一方視窗,向下近距離俯看,宗祠如鱗般的瓦楞,簷下的曲折迴廊,大殿內的擺設依稀可見;遠眺則見萬千鱗次櫛比的灰瓦舍和白樓房……

  這座鐘樓實際上共有5層高,除去底部兩層連線宗祠東端,向上的3層樓突兀於宗祠瓦背上,聳立於天中,凌空欲飛。

  鐘樓建於1954年,令人感到驚奇的是,就連最高一層架設的兩隻有線廣播喇叭也完好無損。當年為什麼要建鐘樓,已語焉不詳,但兩個不同年代的建築物“貼上”在一起,剛建時可能跟宗祠建築不和諧,隨著時間的流逝,鐘樓建築的老化,兩者反倒是渾然一體。

  “鐘樓雖建於50年代,但風格協調,很具特色。”徐館長說。

  這真是“英雄所見略同”。

  文化名片:4個宗祠和1個小鎮

  “請你到河頭鎮來,小鎮上有4個宗祠,那是我們的文化名片。”

  探訪完河頭鎮的4處宗祠,記者不由想起《請你到天涯海角來》這首老歌,順便把老歌詞換上新詞,用新詞來“吆喝”河頭鎮有什麼文化特點,也算得上貼切。

  要探訪河頭鎮的4處宗祠,確實是一天也轉不過來的。

  此次探尋不虛此行,台州的鄉鎮確實有許多不為人知的“藏龍臥虎”之地,對於久居城區很少出門的人們來說,記者建議,不妨趁著節假日,去尋訪去發現去“遊歷”。

  這種發現之旅最讓人妙不可言的是:來自原始氣息的鄉土建築,往往是人工雕琢過的公式化的景點無法比擬的,也許還能“打撈”起隱藏在建築物後的歷史事件。

安徽鳳陽:明皇陵祭祀 朱氏後裔免費遊

  

  安徽鳳陽旅遊部門近日推出新策劃,全球的朱氏後裔只要出示身份證件,即可1個月內免費遊覽當地以明皇陵為代表的五大景區。這是創意還是炒作?有關專家認為,景區促銷無可厚非,但長久的旅遊品質才是“王道”。

  近日,安徽省鳳臺縣推出“朱氏後裔免費遊”活動,凡是持有效身份證件的朱姓人員,一律可以免費遊覽該縣五大景區,包括明皇陵、鼓樓、小崗村、韭山洞和狼巷迷谷,時間從今年12月1日起至年底。

  “鳳陽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家鄉,大明文化的發源地,今年冬至那天將舉行‘明皇陵祭祀’活動。”對於這次免費活動的本意,鳳陽縣旅遊發展公司總經理助理楊永強解釋說,“主要是為了方便朱氏後裔,給他們來鳳陽省親、尋根、拜謁、祈福提供便利。”

  據瞭解,鳳陽有朱元璋時期留下的明中都、明皇陵等歷史遺蹟,當地的冬至日明皇陵大型祭祀活動,已經分別在2007年和2009年舉辦過兩屆,吸引了不少朱氏後裔前來旅遊觀光、投資興業。

  據鳳陽相關部門統計,“免費遊”活動開展一週以來“效果較好”,前來旅遊的朱氏後裔已有近千人。對於鳳陽旅遊部門的“免費活動”,有人質疑“炒作”,也有人認為是一次成功的創意。

  安徽省社科院社會學所副所長吳樹新認為,運用市場手段推銷旅遊景點無可厚非,但不宜從過高的角度解讀。他同時提醒,景區的長期競爭力還是靠品質和服務,“創意或者炒作可以短期內吸引更多的人,但如果不能給他們留下好的口碑,反而會起到更大的負面效應,不利於景區的長遠發展。”

  安徽鳳陽旅遊部門近日推出新策劃,全球的朱氏後裔只要出示身份證件,即可1個月內免費遊覽當地以明皇陵為代表的五大景區。這是創意還是炒作?有關專家認為,景區促銷無可厚非,但長久的旅遊品質才是“王道”。

  近日,安徽省鳳臺縣推出“朱氏後裔免費遊”活動,凡是持有效身份證件的朱姓人員,一律可以免費遊覽該縣五大景區,包括明皇陵、鼓樓、小崗村、韭山洞和狼巷迷谷,時間從今年12月1日起至年底。

  “鳳陽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家鄉,大明文化的發源地,今年冬至那天將舉行‘明皇陵祭祀’活動。”對於這次免費活動的本意,鳳陽縣旅遊發展公司總經理助理楊永強解釋說,“主要是為了方便朱氏後裔,給他們來鳳陽省親、尋根、拜謁、祈福提供便利。”

  據瞭解,鳳陽有朱元璋時期留下的明中都、明皇陵等歷史遺蹟,當地的冬至日明皇陵大型祭祀活動,已經分別在2007年和2009年舉辦過兩屆,吸引了不少朱氏後裔前來旅遊觀光、投資興業。

  據鳳陽相關部門統計,“免費遊”活動開展一週以來“效果較好”,前來旅遊的朱氏後裔已有近千人。對於鳳陽旅遊部門的“免費活動”,有人質疑“炒作”,也有人認為是一次成功的創意。

  安徽省社科院社會學所副所長吳樹新認為,運用市場手段推銷旅遊景點無可厚非,但不宜從過高的角度解讀。他同時提醒,景區的長期競爭力還是靠品質和服務,“創意或者炒作可以短期內吸引更多的人,但如果不能給他們留下好的口碑,反而會起到更大的負面效應,不利於景區的長遠發展。”

  明皇陵祭祀:

  明皇陵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父母的陵墓,也是明朝第一座帝王規模的陵墓。始建於1366年,復建於1369年,1379年正式完工。初建之時“宮闕殿宇,壯麗森嚴”,與南京明孝陵和北京明十三陵等同一制度。尚存的31對石象生,為明初所刻,全部使用整塊石料,數量之多,形體之大,保護之完好,為歷代帝王陵墓之最。石雕的比例準確,刻工細膩,形制和風格堪稱一絕,專家研究後一致認為,明皇陵的神道石像生表現手法代表元朝,為上承宋代,下啟明清的大型石雕藝術珍品,其豪華侈麗的規制繼續了漢唐兩宋的傳統,開創了明清時代的風格,在中國古代陵寢制度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即便就現存的明皇陵來看,仍極具觀賞價值。朱元璋親撰碑文的大明皇陵之碑堪稱中國一絕。1982年,明皇陵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10月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授予“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明皇陵是明清陵墓制度的典範。經唐、宋、元的不斷演化,中國文化到了明朝趨於成熟並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同時明文化是真正意義上的漢文化。在朱氏後裔的多次建議下,為了進一步挖掘和弘揚明文化,研究朱元璋現象及其對中國社會發展的深遠影響,鳳陽縣明皇陵管理處決定,於12月22日舉行,在明皇陵舉辦華夏朱氏源流研究會成立大會和冬至日祭祀活動,遍邀湖南、浙江、山西、河南、安徽、江蘇、雲南等省的150多位朱氏後裔和明史研究學者、有關方面嘉賓前來參加,為朱氏後裔提供一個省親、尋根的機會,給明史研究學者、愛好者搭建一個交流、學習的平臺,進一步展示鳳陽厚重的明文化,提高明皇陵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據有關史料記載,周朝時民間有利用冬至日至郊外祭祀天的活動,又因為周曆的正月為夏曆的十一月,因此,在周代的正月等於我們現在的十一月,所以拜歲和賀冬並沒有分別,一直到漢武帝採用夏曆後,才把正月和冬至分開,因此,也可以說: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 冬至日祭祀是明代一年當中一項重要的祭祀活動。洪武皇帝朱元璋對於祭天尤為重視。嘉靖皇帝建天壇於南郊,冬至日至彼祭天並被列為朝廷三大節之一。清朝順治元年(1644年)始按明代禮節祭天。

50年代是几几年

  50年代是1950年到1959年。世紀指計算年代的單位。一個世紀是一百年,通常是指連續的一百年。當用來計算日子時,世紀通常從可以被100整除的年代或此後一年開始,例如2000年或2001年。這種奇數的紀年法來自於耶穌紀元後,其中的1年通常表示“吾主之年”(yearofourlord),因此第一世紀從公元1年到公元100年,而20世紀則從公元1901年到公元2000年。


20世紀50年代中蘇關係

  中蘇關係友好時期是同志加兄弟的雙邊關係過程,是中蘇關係比較好的一段時期。中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得到了來自蘇聯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寶貴的援助。中蘇兩國在重大國際問題上也有互相幫助的結盟關係,如“抗美援朝”是用鮮血凝成的友誼。156個工程專案對中國經濟科技發展的全面的支援,中國派了很多留學生去學習,中國原子武 ...

50克糖換木糖醇也是50克嗎

  50克糖換成木糖醇也是50克。木糖醇原產於芬蘭,是從白樺樹、橡樹、玉米芯、甘蔗渣等植物原料中提取出來的一種天然甜味劑#在自然界中,木糖醇的分佈範圍很廣,廣泛存在於各種水果、蔬菜、穀類之中,但含量很低。   糖類物質是多羥基(2個或以上)的醛類(Aldehyde)或酮類(Ketone)化合物,在水解後能變成 ...

求明朝家譜

  明朝朱氏家譜如下:   1、寧王家:磐奠覲宸拱,多謀統議中,總添支庶闊,作哲向親衷。   2、岷王家:徽音膺彥譽,定幹企禋雍,崇禮原諮訪,寬鎔喜賁從。   3、谷王家:賦質僖雄敞,叢興闡福昌,篤諧恂懌豫,擴霽昱禎祥。   4、韓王家:衝範徵偕旭,融謨朗璟逵,亶韶愉灝慥,令緒價蕃維。   5、沈王家:佶幼詮 ...

宗祠對聯

  李氏宗祠有以下對聯:   1、通用匾額道德傳家,太白遺風詩酒流芳對聯衛公勳業,元禮門牆。 西隴望族,北海名流。 隴西世澤,馮南家聲。 鄴侯世澤,楷模家聲。 庋藏鄴架,召記玉樓。 家藏鄴架,詔赴玉樓。 經傳道德,名重謫仙。 漱玉詞麗,娘子軍興。 有典有則,卜世卜年。 衛公勳業元禮門牆,匡山懷哲士,青蓮慕奇才 ...

明朝亡國後後人有改姓的嗎

  明末清初,為了逃避起義軍和清王朝的追殺,大批朱氏族人紛紛改姓埋名,忍辱圖存。史籍《清稗類鈔·姓名類》中記載:明亡後,“天潢貴胄,轉徙流亡,無不改姓白晦”。   改姓林:《清稗類鈔》載:有某明朝皇族成員,改姓名叫林時益,改字確齊,隱居寧都,到康熙時才去世。   改姓宗:同書又載:清咸豐時有浙江會稽人宗滌樓, ...

宗祠在哪裡

  1、福建省廈門市李氏宗祠。李氏宗祠始建於明初的的中國祠堂建築,屬於中國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清代、民國及1985年均曾重修。清雍正、乾隆年代,兌山李氏十四及十五世開始遷入臺灣台北蘆山等地,繁衍成為臺灣著名的蘆山李氏。位於福建廈門市集美區兌山村,是廈門涉臺文物之一。   2、陝西省澄城縣李氏宗祠。陝西的渭北 ...

破冰行動林宗祠在哪

  《破冰行動》中的林氏宗祠地點就在廣東省中山市中山縣南朗鎮茶東村,劇中塔寨村的取景地就是茶東村,林氏宗祠是茶東村中的陳氏宗祠,它是被儲存完整的一座古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