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敘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題材可分為三個系列:
1、以寫社會生活抨擊黑暗現實為主要內容的一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價格七毛錢》《白種人上帝的驕子》和《執政府大屠殺記》。
2、以《背影》《兒女》《悼亡婦》為代表的一組散文,主要描寫個人和家庭生活,表現父子、夫妻、朋友間的人倫之情,具有濃厚的人情味。
3、以寫自然景物為主的一組借景抒情的小品,《綠》《春》《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
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敘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題材可分為三個系列:
1、以寫社會生活抨擊黑暗現實為主要內容的一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價格七毛錢》《白種人上帝的驕子》和《執政府大屠殺記》。
2、以《背影》《兒女》《悼亡婦》為代表的一組散文,主要描寫個人和家庭生活,表現父子、夫妻、朋友間的人倫之情,具有濃厚的人情味。
3、以寫自然景物為主的一組借景抒情的小品,《綠》《春》《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
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
1、賞析:這篇散文的特點是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徵“背影”命題立意,組織材料,在敘事中抒發父子深情。“背影”在文章中出現了四次,每次的情況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卻是一脈相承的。
2、第一次是文章的開頭,開篇點題“背影”,有一種濃厚的感情氣氛籠罩全文。第二次是在車站送別的場面中,作者對父親的“背影”作了具體的描繪,這是寫作的重點。父親胖胖的身軀,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步履艱難,蹣跚的爬過鐵道為兒子買橘子。
3、這個鏡頭表現了父親愛兒子的深厚感情,使兒子感動得熱淚盈眶。第三次是父親和兒子告別後,兒子眼望著父親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離情別緒,又催人淚下。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結尾,兒子讀著父親的來信,在淚光中再次浮現了父親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己,與文章開頭呼應。
4、這篇作品把父子之間的真摯感情表現得淋漓盡致,但不同於一般作品去描寫人物肖像,著力於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繪,而是抓住人物形象的一個特徵“背影”,不惜筆墨作具體細緻的刻畫。作者為什麼這樣處理呢?這同作者的家境和心境都有密切關係。因為父親老境“頹唐”,飽經憂患,半生潦倒。
5、父親在家境慘淡、祖母逝世、奔走謀職之時,還不辭辛苦,不怕麻煩送兒子上北京,還艱難的爬過鐵道為兒子買橘子,而且反覆叮嚀一路小心。當時父親的心境不好,兒子的心境也不好。那麼,作者抓住父親這樣一個“背影”集中描繪,抒發特定環境下的思想感情,自然取得強烈的藝術效果。也正因為作品寫的是特定的家境、心境、慈父孝子之間相愛相憐,字裡行間有淡淡的哀愁,顯得更加真摯動人。
6、民族化:《背影》的語言非常忠實樸素,又非常典雅文質。這種高度民族化的語言,和《背影》所表現的民族的精神氣質,和《背影》文章的完美結構,恰成和諧的統一。沒有《背影》語言的明麗典雅、古樸質實,就沒有《背影》的一切風采。
1、最近我買了一本《朱自清散文》,當我讀到《白種人,上帝的驕子》時,頗有感想。
2、這時發生在電車上的一幕,作者看到兩個西洋人,他仔細的看其中的一個孩子,不料卻受到那個西洋孩子的襲擊——眼神的攻擊,那眼神中也透露著輕蔑與鄙夷,讓作者不禁感到一絲涼意。
3、我覺得朱自清說的對,人人都應有赤子之心,因為這個世界不屬於某種人,也不屬於某國人,更不屬於某個人。我們都有享受這個世界的權利,這也是文中世界之世界的含義。而文中的“小西洋人”卻片面的嵌入了國家與人種的定型中了,他們自認為比別人優越,所以以輕蔑的態度來對待中國人,來踐踏國人的尊嚴,這不光是中國人的損失,更是世界的損失,這也是對世界的侮辱,再回頭想想也就是那時中國人“低三下四”,才會出現“中華不振”的情況。也就是那是中國的“弱小”才“育”出了那樣的小西洋人。而我又從“臉上佈滿了橫秋的老氣”看出,這樣的優越感不僅能使人變成窮兇極惡的禽獸,也能使天真的兒童變成老態橫秋的老人。我想這也是為什麼作者稱那個孩子為小西洋人而並非“孩子”,因為他不屬於世界,只屬於大洋彼岸一個渺小、孤獨的人。
4、文章的最後,作者說那白種人是一位強者,適者,但我覺得一個以侮辱別人來獲得“強者”這個標籤的人永遠不會成為一個強者。世界天天都在變,而只憑借那一針見血的表現能成為一名永遠的適者嗎?
5、讀完這個小故事,讓我更加看清了這個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我們每個人都應是其中一份子。而在這時我想,勝者也不一定為“王”,敗者也不一定為“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