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於公元598年(隋文帝開皇十七年)農曆十二月戊午日(一說公元599年,開皇十八年十二月戊午日),出生在武功的李家別館(今陝西省武功縣)。武功解放後本屬於寶雞市管轄,後來又劃分給了咸陽,解放後楊凌本來是武功的一個鎮,後來因為中國農科城的原因,直接劃成區了,由陝西省直接管轄。
李世民生於598年1月28日,去世於649年7月10日,生於武功之別館,即今陝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李世民少年從軍,曾去雁門關營救隋煬帝。唐朝建立後,李世民官居尚書令、右武候大將軍,受封為秦國公,後晉封為秦王,先後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軍閥,在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長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及二人諸子,被立為太子。不久唐高祖李淵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貞觀。
唐太宗李世民與文德皇后長孫氏的合葬於昭陵,位於陝西省咸陽市禮泉縣城西北22.5千米的九嵕山上昭陵,位於陝西省禮泉縣東22.5千米九嵕山的主峰。距西安市70千米,咸陽市30千米,咸陽國際機場25千米。
九嵕山山勢突兀,海拔1888米;地處涇河之陰、渭河之陽,南隔關中平原,與太白、終南諸峰遙相對峙;東西兩側,層巒起伏,亙及平野。主峰周圍均勻地分佈著九道山樑,高高拱舉。古代把小的山樑稱為嵕,因而得名九嵕山(或稱“九嵏山”)。
九嵕山為早期褶皺後經再斷裂形成的斷塊山,由矽質、白雲質、角礫岩組成,抗蝕性強,故地勢高亢,北緩南陡。山至莊河溝地段,溝壑縱橫,原面破碎,沖溝密度大且深,相對高度在200米左右。
1、李世民理性,貞觀時期,很少或幾乎沒有出現皇帝因個人之喜好而冤枉某個臣子,這和隋煬帝是個巨大的不同,這就是十分自負的隋煬帝亡國唐太宗興國的原因;
2、唐太宗懂得堅持,太宗皇帝至死也是威名遠揚、萬民愛戴。
3、唐太宗不歧視少數民族,除對突厥的侵擾用兵外,主要是採用懷柔的政治手段處理民族問題,方法妥 ...
李世民第四子李泰,字惠褒,小字青雀,唐太宗四子,母親文德皇后長孫氏。史載寵冠諸王,是唐太宗最寵愛的兒子。按慣例皇子成年後都應去封地,不得長駐京畿,但李泰因太宗偏愛,特許“不之官”。李泰才華橫溢,聰敏絕倫, 好士愛文學,工草隸,是當時的書法家、書畫鑑賞家。唐太宗允許李泰在府邸設定文學館,任他自行引召學士。
...
《隋唐英雄》中,李世民登基的情節位於該劇大結局,即最後一集,第120集。
《隋唐英雄》:由長城影視股份有限公司出品,李翰韜執導,蒲巴甲、張衛健、餘少群、張睿、趙文瑄、劉曉慶、藍燕、孫耀琦、陳沖、張瑞希等聯合主演,於2012年上映。
該劇是根據傳統說書《隋唐演義》綜合改編而成的古裝傳奇、情感、戰爭大 ...
房玄齡,唐代初年名相。名喬,字玄齡。齊州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人。玄齡博覽經史,工書善文。唐太宗李世民即位,玄齡為中書令。貞觀三年二月為尚書左僕射,監修國史。十一年封梁國公。與杜如晦、魏徵等同為太宗的重要助手。至十六年七月進位司空,仍綜理朝政。曾受詔重撰《晉書》。二十二年病逝。杜如晦,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
文成公主:唐朝和親公主,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的王后。本是唐室遠支宗室女,於640年奉唐太宗之命和親吐蕃。有史學家根據李宗道去送行而懷疑她是李宗道的女兒。李道宗生於公元600年死於公元653年是唐高祖李淵的堂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堂弟,天潢貴胄,出自隴西李氏,他十九歲起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立下了不世功勳。史料中處 ...
李世民活到了五十二歲。李世民,即唐太宗,公元五百九十九年生於武功之別館(今陝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李世民在位期間,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對內以文治天下,虛心納諫,厲行節約,勸課農桑,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 ...
1、李世民的父親是唐朝開國皇帝李淵。
2、唐高祖李淵(566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唐朝開國皇帝(618年6月18日-626年9月4日在位)、軍事統帥,唐太祖李虎之孫,唐世祖李昞之子。
3、李淵是十六國時期西涼開國君主李暠的後裔,世代顯貴。李淵的祖父李虎,西魏時期太尉,聯合丞相宇文泰及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