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者自然會滿足自己的征服欲,佔有敵人的妻子以示征服,瓦解了敵人殘存勢力的意志,這方面的原因自然有一點,另一方面,楊氏出身大族,李世民將楊氏納入後宮不乏有一點政治的意味,達到安撫人心的目的。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皇帝身為九五至尊自然有號令天下的權利,天下都是他的,更何況一個弟媳,而且李世民身上有鮮卑血統,本身對綱常倫理也不甚在意,所以有了娶弟媳的事情。
勝利者自然會滿足自己的征服欲,佔有敵人的妻子以示征服,瓦解了敵人殘存勢力的意志,這方面的原因自然有一點,另一方面,楊氏出身大族,李世民將楊氏納入後宮不乏有一點政治的意味,達到安撫人心的目的。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皇帝身為九五至尊自然有號令天下的權利,天下都是他的,更何況一個弟媳,而且李世民身上有鮮卑血統,本身對綱常倫理也不甚在意,所以有了娶弟媳的事情。
玄武門之變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由當時唐高祖李淵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長安城大內皇宮的玄武門附近發動的一次流血政變。
唐高祖李淵即位後,李建成為太子,常駐宮內處理事務,為文官集團代表。李世民為秦王,繼續率領武將集團帶兵出征,功勞也最大。
太子自知戰功與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憚,就和弟弟齊王李元吉聯合,一起排擠和陷害李世民;同時李世民集團亦不服太子,雙方持續明爭暗鬥。
經過長期的鬥爭,在李淵的偏袒下,李建成集團逐步佔上風,控制了局面,為了挽回局面,最終李世民搏命一擊,在玄武門殺死了自己的長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據傳李世民逼迫其父唐高祖李淵立自己為新任皇太子,並繼承皇帝位,是為唐太宗,年號貞觀。
唐太宗和魏徵,一直被看做是歷代賢君直臣的楷模。魏徵活著的時候,唐太宗把他當作“鏡子”,主動結成親家;魏徵去世的時候,唐太宗“廢朝五日”,親筆撰寫碑文。然而魏徵屍骨未寒,唐太宗就出人意料地變了卦,不但下旨解除了衡山公主和魏徵長子魏叔玉的婚約,而且一怒之下竟然親自砸掉了魏徵的墓碑。
對於唐太宗這種“雷人”的異常舉動,有人認為是魏徵生前大力舉薦的杜正倫、侯君集接連落馬,傷了唐太宗的心;也有人認為是魏徵曾將自己記錄的與太宗一問一答的諫諍言辭,拿給負責編寫起居錄的褚遂良作參考,犯了唐太宗的忌。這兩種說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究其根源卻是因為魏徵屢次過火的“犯顏直諫”,使唐太宗產生“逆反心理”,推倒墓碑不過是唐太宗因為長期受到壓抑而表現出來的一種歇斯底里的發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