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太宗李世民,祖籍隴西成紀,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公元649年7月10日,李世民因病駕崩於含風殿,享年五十二歲,在位二十三年,廟號太宗,葬於昭陵。李世民愛好文學與書法,有墨寶傳世。
二、李世民的厲害之處:
1、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就為人所津律樂道,頌揚備至。學界對他的雄才偉略和他對中國歷史所作出的重大貢獻都給予積極的肯定。
2、李世民是一位有作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在反隋建唐的鬥爭中起著領導作用,唐太宗玄武門之變的勝利,在客觀上對唐初社會歷史的發展起著積極作用。
3、唐太宗不歧視少數民族,除對突厥的侵擾用兵外,主要是採用懷柔的政治手段處理民族問題,方法妥當,政策開明,有利於民族的團結和國家的統一。
唐太宗李世民的墓,位於咸陽市禮泉縣九嵕山,是關中“唐十八陵”中規模最大的一座。李世民的墓開始營建於貞觀十年(636年),是為埋葬臨終前要求因山而葬,不起墳墓的長孫皇后而開鑿。陵墓依山而建,開創了唐代帝王陵寢依山為陵的先例。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淵的此子,公元617年,李世民勸說並協助其父李淵於太原起兵反隋,西取長安,建立了李唐王朝。李淵稱帝后,李世民被封為秦王,任尚書令。
李孝恭,唐朝宗室、名將。李孝恭的祖父李蔚,就是李虎的第七個兒子,李世民的祖父李昺是李虎第三子,李孝恭是李淵的堂侄,和李世民是表兄弟的關係,雖然說關係有點遠,但隸屬同一個宗室。宗室有宗室的特權,皇親國戚,歷來如此,李淵當年攻克京師後,拜李孝恭為左光祿大夫,不久又任其為山南道招慰大使。李孝恭雖然是武將,但是帶兵手段稍顯溫和,經常降對附之人懷之以禮,撫慰有加,因此在民間頗有聲望。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與文德皇后長孫氏的合葬陵墓,位於陝西省咸陽市禮泉縣煙霞鎮九嵕山的主峰上,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昭陵距西安市70千米,咸陽市30千米,咸陽國際機場25千米。
從唐貞觀十年(636年)文德皇后長孫氏首葬,到唐玄宗開元二十九年(741年),昭陵建設持續了107年之久,周長60千米,佔地面 ...
對於唐太宗李世民的評價如下:
唐太宗勵精圖治,使唐朝社會穩定,經濟發展,階級矛盾緩和,開創了“貞觀之治”的局面,這就為“開元盛世”的出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唐太宗採取開明的民族政策,加強了同周邊各族之間的聯絡,促進了民族團結和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使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過入了鼎盛時期。唐太宗實行開放的對外政 ...
1、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與文德皇后長孫氏的合葬陵墓,位於陝西省咸陽市禮泉縣城西北22、5千米的九嵕山主峰;
2、從唐貞觀十年到開元二十九年,昭陵建設持續了107年之久,周長60千米,佔地面積200平方千米,共有180餘座陪葬墓。昭陵是中國曆代帝王陵園中規模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被譽為天下名陵;
3 ...
唐太宗李世民,出生於陝西武功別館,漢族,隴西成紀人,祖籍趙郡隆慶。是唐高祖與竇皇后的次子。李淵李世民父子於晉陽起兵,興建唐朝。他是中國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戰略家。李世民少年從軍,曾去雁門關營救隋煬帝。唐朝建立後,李世民官居尚書令、右武候大將軍,受封為秦國公,後晉封為秦王,先後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竇 ...
武功別館(今陝西武功)。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淵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被尊為“天可汗”。李世民聰明果斷善於用兵,為唐朝的統一立下赫赫戰功。武德九年(626年7月2日)發動“玄武門之變”被立為太子,登基後對內以文治天下,開創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拓土,為唐朝盛世奠定基礎。貞觀二十三年(649年7月10日)駕崩,廟號太 ...
唐太宗李世民(598.1.28或599.1.23—649.7.10),隴西狄道(今甘肅省臨洮縣)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649年在位),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唐高祖李淵嫡次子,母為太穆皇后竇氏。
聰明果斷,擅長騎射。少年從軍,曾往雁門關解救隋煬帝。首倡晉陽起兵,拜右領軍大都督,受封敦煌郡公 ...
1、唐太宗李世民,隴西狄道(今甘肅省臨洮縣)人。
2、唐太宗李世民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唐高祖李淵嫡次子,母為太穆皇后竇氏。
聰明果斷,擅長騎射。少年從軍,曾往雁門關解救隋煬帝。首倡晉陽起兵,拜右領軍大都督,受封敦煌郡公,領兵攻破長安,拜尚書令、光祿大夫,受封秦國公、趙國公。唐朝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