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李清照的一剪梅誰知道故事

李清照的一剪梅誰知道故事

  李清照和趙明誠結婚後,夫妻感情甚好,家庭生活充滿了學術和藝術的氣氛,十分美滿。所以,兩人一經離別,兩地相思,這是不難理解的。特別是李清照對趙明誠更為仰慕鍾情。這在她的許多詞作中都有所流露。這首詞就是作者以靈巧之筆抒寫她如膠似漆的思夫之情的,它反映出初婚少婦沉溺在情海之中的純潔心靈。詞的開頭是: 紅藕香殘玉簟秋。 寫出時間是在一個荷花凋謝、竹蓆嫌涼的秋天。“紅藕”,即紅色荷花。“玉簟”,是精美的竹蓆。這一句涵義極其豐富,它不僅點明瞭時節,指出就是這樣一個蕭疏秋意引起了作者的離情別緒,顯示出全詞的傾向性。而且渲染了環境氣氛,對作者的孤獨閒愁起了襯托作用。

李清照一剪梅中用到的意象有哪些

  意象:紅藕、玉簟、羅裳、蘭舟、雁、月、西樓、花、水。

  作品簡介:《一剪梅》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詞作於詞人與丈夫趙明誠離別之後,寄寓著詞人不忍離別的一腔深情,反映出初婚少婦沉溺於情海之中的純潔心靈。全詞以女性特有的沉摯情感,絲毫不落俗套的表現方式,展示出一種婉約之美,格調清新,意境幽美,稱得上是一首工緻精巧的別情佳作。

  作者簡介:李清照,宋代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人。早期生活優裕,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蒐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流寓南方,明誠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

  作品特點: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情致。

李清照的父親是誰

  李格非出生於1045年,過世於1105年,是北宋文學家。字文叔,齊州章丘(今山東章丘)人。

  李清照在《上樞密韓公詩二首》詩序中稱“父祖皆出韓公門下”,可知其父祖輩皆為“蚤有盛名,識量英偉”(《宋史·韓琦傳》)的學士韓琦的門下士。李格非幼時聰敏警俊,刻意於經學,著《禮記說》數十萬言。

  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中進士,初任冀州(今河北冀縣)司戶參軍、試學官,後為鄆州(今山東東平)教授。宋代有兼職兼薪制度,郡守見他清貧,欲讓他兼任其他官職,他斷然謝絕,表現了廉潔清正的風節。


的相公是

  李清照的第一任丈夫是趙明誠,第二任丈夫是張汝舟。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濟南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她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後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蒐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 ...

的相公是求大神幫助

  第一任丈夫:趙明誠,是太學生、丞相趙挺之子。李清照18歲時,在汴京與其結婚。她與趙明誠琴瑟和諧,恩愛非常。 不久,趙明誠的父親趙挺和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因得罪權臣蔡京而被罷官。 公元1127年,北方金族攻破汴京,宋徽宗、宋欽宗父子被俘,宋高宗倉皇南逃。李清照夫婦也先後渡江南去。第二年,也就是他們結婚29年後 ...

的詠

  李清照的詠梅詞有《漁家傲·雪裡已知春信至》《玉樓春·紅酥肯放瓊苞碎》《滿庭芳·小閣藏春》《臨江仙·庭院深深深幾許》《孤雁兒·藤床紙帳朝眠起》《清平樂·年年雪裡》。 ...

和趙明誠的故事簡短一點

  李清照18歲便與太學生丞相趙挺之子趙明誠結為連理。婚後,兩人感情融洽,志趣相投,互相切磋詩詞文章,共同研砥鐘鼎碑石。在趙明誠編纂《金石錄》時,李清照給予丈夫全力支援,在愛情的感召下,李清照文思泉湧,一首首佳作紛至沓來,她的詩詞創作進入成熟期,然而,在那個動盪的年代,長期的離別之苦使得李清照的後半生一直生活 ...

一代女詩人的愛情,與趙明誠的故事

  在中國古代女性中能夠出名且混出自己的一定地位的人是很少的。李清照是宋代有名的才女。在如今的許多課本中都能夠看到許多李清照寫下的千古名句,身為一個女子卻在文采上如此出眾。   那麼,本期民間愛情故事一起了解李清照與趙明誠的故事。   18歲那年,李清照嫁給了太學生趙明誠。趙明誠是位翩翩公子,讀書極博,酷好書 ...

的內容

  內容如下: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譯文:   荷已殘,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蓆,透出深深的涼秋。輕輕的脫下羅綢外裳,一個人獨自躺上眠床。仰頭凝望遠天,那白雲舒捲處,誰會將錦書寄 ...

的寫作背景

  元伊世珍《琅嬛記》卷中載:“易安結婚未久,明誠即負笈遠遊。易安殊不忍別,覓錦帕書《一剪梅》詞以送之。”題作“別愁”,是趙明誠出外求學後,李清照抒寫她思念丈夫的心情的。這首詞作於李清照和丈夫趙明誠遠離之後,寄寓著作者不忍離別的一腔深情。首句詞人描述與夫君別後,目睹池塘中的荷花色香俱殘,回房欹靠竹蓆,頗有涼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