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白和韓愈的歷史地位不相伯仲。論寫詩,李白成就大。而論寫散文,韓愈成就大。兩個人的側重點不同。
2、李白,唐代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年少時涉獵廣泛又期望建功立業,但他並不豔羨榮華富貴,不少詩篇,都表現了對人民生活的關心和同情。這種內容常常結合著對統治者的批判。他的一部分樂府詩,反映婦女的生活及其痛苦,其中著重寫思婦憶念徵人,還寫了商婦、棄婦和宮女的怨情。李白的詩作眾多,是後來人所不能及的。
3、韓愈,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陽人,漢族。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
1、李白和韓愈的歷史地位不相伯仲。論寫詩,李白成就大。而論寫散文,韓愈成就大。兩個人的側重點不同。
2、李白,唐代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年少時涉獵廣泛又期望建功立業,但他並不豔羨榮華富貴,不少詩篇,都表現了對人民生活的關心和同情。這種內容常常結合著對統治者的批判。他的一部分樂府詩,反映婦女的生活及其痛苦,其中著重寫思婦憶念徵人,還寫了商婦、棄婦和宮女的怨情。李白的詩作眾多,是後來人所不能及的。
3、韓愈,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陽人,漢族。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
自宋朝以前,長安和洛陽一直是各個王朝想要定都的地方,但長安地處關中以其險要和富饒,超過洛陽成為首選,十三朝古都,幾次成為世界的中心,充滿傳奇和榮耀。但自安史之亂以後到兩宋,北方遭到了嚴重破壞,北宋朝遂以更靠南的開封為都城,不過宋太祖還曾想遷都洛陽,再遷至長安,但沒能實現。到明朝開國,朱元璋也一度想遷都長安,他曾派太子前往西安考察,修建了宏偉的西安城牆,儲存至今。但最後也未能實現。甚至新中國建立時,也有人提議建都與西安,但客觀條件已經不現實了。長安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是無與倫比的。
司馬遷的史學地位更高一些。
司馬遷: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司馬遷早年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漫遊各地,瞭解風俗,採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任太史令,繼承父業,著述歷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
司馬光: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宋仁宗寶元元年,司馬光登進士第,累進龍圖閣直學士。宋神宗時,因反對王安石變法,離開朝廷十五年,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諡文正,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奮。以“日力不足,繼之以夜”自詡,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歷來受人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