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靖宇、趙尚志、趙一曼。
楊靖宇,著名抗日英雄。原名馬尚德,字驥生,漢族,河南省確山縣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蘇區及其紅軍的創始人之一,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建立者和領導人之一。
趙尚志,漢族,熱河朝陽(現遼寧省朝陽市)人,東北抗日聯軍建立人和領導人之一,東北地區最早的共產黨員之一。
趙一曼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稱李姐。四川省宜賓縣白花鎮人。中國共產黨黨員,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讀於莫斯科中山大學,畢業於黃埔軍校六期。趙一曼1935年擔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二團政委,在與日寇的鬥爭中於1936年8月被捕就義。
文藝復興的文學三傑: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文藝復興的美術三傑: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
文藝復興是盛行於14世紀到17世紀的一場歐洲思想文化運動。
文藝復興最先在義大利各城市興起,以後擴充套件到西歐各國,於16世紀達到頂峰,帶來一段科學與藝術革命時期,揭開近代歐洲歷史的序幕,被認為是中古時代和近代的分界。文藝復興是西歐近代三大思想解放運動之一。
文藝復興的核心:人文主義精神,人文主義精神的核心是提倡人性,反對神性,主張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現實生活中的幸福,倡導個性解放,反對愚昧迷信的神學思想。
有以下英雄人物:
楊靖宇,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蘇區及其紅軍的創始人之一,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建立者和領導人之一。周保中,傑出的抗日民族英雄、優秀的共產主義戰士、東北抗日聯軍建立人和傑出領導人。李兆麟,中共北滿省委主要領導人之一、東北抗日聯軍建立人。李紅光,抗日英雄。東北人民革命第一軍一師師長兼政委,我黨最早建立的抗日武裝一日東北工農把日義勇軍第一軍第四縱隊創始人之一。李學忠,第二軍政治部主任,1936年8月第二軍一部在撫松縣東崗大鹼場密營與敵人發生戰鬥,李學忠在戰鬥中犧牲。史忠恆,第二軍第五師師長, 1936年10月 史忠恆率部在圖佳鐵路老松嶺戰鬥中負重傷犧牲。
曹操,曹丕,曹植。
因其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學上的成就,對當時的文壇很有影響,所以後人合稱之為三曹。
曹操:建安時期傑出的文學家和建安文學新局面的開創者,開創了建安文學的新風氣,風格清俊通脫。
曹丕:擅長詩文及辭賦,其名作有《燕歌行》等。其中《燕歌行》全詩均用七言,句句押韻,在中國七言詩的發展史上 ...
三蘇指北宋散文家蘇洵(號老泉,字明允)和他的兒子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人稱為蘇東坡)、蘇轍(字子由,自號潁濱遺老)。三蘇為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時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稱,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蘇洵是蘇軾、蘇轍的父親,蘇軾是蘇轍的哥哥)、王安石、曾鞏。 (分為唐 ...
1、北大三老指的是張中行、季羨林和金克木。
2、張中行,1909年出生於河北香河。原名張璇,字仲衡,出自《尚書》“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後因名難認,以字的簡化“中行”(《論語》有“不得中行而語之,必也狂狷乎”)行世。河北香河屯鎮人,著名學者、哲學家、散文家。1931年畢業於通縣師範學校,同年入讀北京 ...
1、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1828年9月9日至1910年11月20日),19世紀中期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思想家,哲學家,代表作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
2、司湯達。司湯達(1783年至1842年)。原名馬裡-亨利·貝爾,“司湯達”是他的 ...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伍子胥、屈原、孝女曹娥。其中以紀念屈原說影響最為廣泛。相傳屈原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詩篇。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見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自盡,以生命譜寫了一 ...
慶曆三年(1043年),范仲淹、富弼、韓琦同時執政,歐陽修、蔡襄、王素、餘靖同為諫官。范仲淹向仁宗上《答手詔條陳十事疏》,提出“明黜陟、抑僥倖、精貢舉、擇官長、均公田、厚農桑、修武備、減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等10項以整頓吏治為中心,意在限制冗官,提高效率,並藉以達到節省錢財的改革主張。
慶曆新政是指 ...
1、蘇洵;蘇軾;蘇轍。
2、三蘇指北宋散文家蘇洵(號老泉,字明允)、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人稱為蘇東坡)、蘇轍( 字子由,自號潁濱遺老。1039~1112) 。
3、其中蘇洵是蘇軾和蘇轍的爸爸,蘇軾和蘇轍是兩兄弟。蘇軾是哥哥,蘇轍是弟弟,兩人相差4歲。宋仁宗嘉定初年,蘇洵和蘇軾、蘇轍父子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