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則徐簡介:福建省侯官人,今福州市區人,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是清朝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在中國有“民族英雄”之譽。
林則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對於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貿易則持開放態度,主張學其優而用之。根據文獻記載,他至少略通英、葡兩種外語,且著力翻譯西方報刊和書籍。被晚清思想家魏源譽為中國近代“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850年11月22日,林則徐在普寧老縣城病逝。
1、林則徐虎門銷煙是發生在1839年6月3日。
2、中國清朝政府委任欽差大臣林則徐在廣東虎門集中銷燬鴉片。此事後來成為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線,《南京條約》也是那次戰爭時清政府簽訂的。1839年6月3日林則徐下令在虎門海灘當眾銷燬鴉片,至6月25日結束,共歷時23天。
林則徐,福建省侯官人,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等。是中國清朝後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為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堅持維護中國主權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國人的敬仰,被稱為中國近代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1839年6月。中國清朝政府委任欽差大臣林則徐,在廣東虎門集中銷燬鴉片的歷史事件。此事後來成為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線,《南京條約》也是那次戰爭時清政府簽訂。1839年6月3日(即清宣宗道光十九年歲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則徐下令在虎門海灘當眾銷燬鴉片,至6月25日結束,共歷時23天,銷燬鴉片19187箱和21 ...
虎門銷煙指中國清朝政府委任欽差大臣林則徐在廣東虎門集中銷燬鴉片的歷史事件。此事後來成為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線,《南京條約》也是那次戰爭時清政府簽訂的。
簡介:1839年6月3日,林則徐下令在虎門海灘當眾銷燬鴉片,至6月25日結束,共歷時23天,銷燬鴉片19187箱和2119袋,總重量2376254斤。 ...
林則徐虎門銷煙發生於1839年。 虎門銷煙指中國清朝政府委任欽差大臣林則徐在廣東虎門集中銷燬鴉片的歷史事件。此事後來成為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線,《南京條約》也是那次戰爭時清政府簽訂的。 1839年6月3日,林則徐下令在虎門海灘當眾銷燬鴉片,至6月25日結束,共歷時23天,銷燬鴉片19187箱和2119袋, ...
林則徐的雕像在福州市西湖公園窯角嶼。珠江口左岸的赤灣左炮臺旁為林則徐塑全身銅像。世界上第一尊林則徐塑像是英國人塑的,1841年建,在英國大英博物館的蠟像館。美國紐約也有一尊林則徐銅像,樹立在紐約市華埠中心,東百老匯街的前端。
林則徐生於1785年8月30日,卒於1850年11月22日,福建侯官縣人,字 ...
鴉片戰爭爆發後,定海失陷,琦善到廣州,與林則徐反其道而行之。在英侵略者威脅利誘下,擅自簽定割讓香港,賠償煙價六百萬元的《穿鼻草約》。但他卻把這一切都歸罪於林則徐。當英軍進犯天津海口時,投降派官僚乘機誣陷林則徐,道光帝於1840年10月3日以“誤國病民,辦理不善”的罪名,將林則徐革職查辦。1841年5月初, ...
林則徐 清代終結後,兩極化的林則徐形象再度演變,民國時期的歷史書對其多有反思乃至批評。而1949年後對林的評價以褒為主,在不同的歷史背景下,有清官情結;有階級鬥爭思維;有群眾路線;有反帝愛國的主題;甚至有“改革開放”。林則徐就這樣走上了歷史神壇。
民國時期,具體來講是在20世紀30至40年代,出 ...
(公元1785--1850年),中國近代傑出的地主階級政治家,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和民族英雄。字元撫,又字少穆,福建候官人。林則徐出身在一個下層封建知識分子家庭,生活比較清貧。但他學習刻苦,13歲中秀才,1804年中舉人,1811年中進士,被選為翰林院應吉士,開始了仕途生涯。林則徐曾與龔自珍、魏源等人擔保經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