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林則徐簡介

林則徐簡介

  1、林則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福建侯官縣人,是清朝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歷史治水名人 [1] 。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在中國有“民族英雄”之譽。

  2、1839年,林則徐於廣東禁菸時,派人明察暗訪,強迫外國鴉片商人交出鴉片,並將沒收鴉片於1839年6月3日在虎門銷燬。虎門銷煙使中英關係陷入極度緊張狀態,成為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入侵中國的藉口。

  3、儘管林則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對於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貿易則持開放態度,主張學其優而用之。根據文獻記載,他至少略通英、葡兩種外語,且著力翻譯西方報刊和書籍。1839年主持編譯的《四洲志》、參加過抵抗英國侵略戰爭的魏源於1844年編撰的《海國圖志》,此書對晚清的洋務運動乃至日本的明治維新都具有啟發作用。

  4、1850年11月22日,林則徐在普寧老縣城病逝。

  5、放眼世界:千古未遇的西方資本主義強敵入侵, 促使林則徐“ 最先從封建的閉關自守

  6、的昏睡狀態中覺醒,以全新的態度睜眼看世界” 。林則徐赴廣州主持禁菸後,在與侵略者鬥爭的實踐中意識到自己對西方知識的貧乏、國人對王朝之外世界的無知,他急於改變“沿海文武大員並不諳諸夷情,震於英吉利之名,而實不知來歷” 的狀況,於是開始有意識有目的地收集外文報刊、書籍進行翻譯,以求獲得有價值的情報,加深朝廷、國人對“西洋”的瞭解。

  7、透過分析外國的政治、法律、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情況,他認識到只有向西方國家學習才能抵禦外國的侵略。

  8、他萌生出“師敵長技以制敵“的思想 ,他提出為了改變軍事技術的落後狀態應該制炮造船的意見;他親自主持並組織翻譯班子,翻譯外國書刊,把外國人講述中國的言論翻譯成《華事夷言》,作為當時中國官吏的“參考訊息”;為了解外國的軍事、政治、經濟情報,將英商主辦的《廣州週報》譯成《澳門新聞報》;為了解西方的地理、歷史、政治,較為系統的介紹世界各國的情況,又組織翻譯了英國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編為《四洲志》;適應當時對敵鬥爭和對外交涉的需要,著人迅速編譯了《國際法》,這在中國國際法學史上是一個劃時代的事件: 它標誌著西方國際法著作開始正式傳入中國,,標誌著近代國際法開始在我國應用於對外交涉,標誌著中國近代國際法學史的開端。從理論上說,林則徐是中國引進國際法的第一人、中國近代外交事業的先行者、中國國際法學的開山者。]

  9、林則徐是我國近代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者和傑出的民族英雄,他在瞭解世界,研究西方方面帶了頭,成為中國近代傳播西方文化,促進西學東漸的帶頭人。我們從中國國際法學史角度看,他在鴉片戰爭中,不僅是維護國際法原則的中流砥柱,而且也是中國引進國際法的第一人、中國近代國際法學的開山者。

  10、治理水利:林則徐不僅是我國曆史上偉大的民族英雄,同時還是一位出色的治水專家,在其仕宦生涯中,十分重視並努力舉辦水利事業,興修浙江、上海的海塘、太湖流域各主要河流等水利工程,治理運河、黃河、長江。林則徐治水注重深入實際,事必躬親,同時還重視賑災濟貧,這些都是其“重民思想”的反映。林則徐曾著《北直水利書》。《北直水利書》除經濟之外,亦有治水方略,後來林則徐的學生馮桂芬將《北直水利書》改編成《畿輔水利議》。

  11、道光十一年十一月廿二(1831年12月25日),林則徐擢升東河河道總督。到任後,林則徐立即補修治水方面的知識,驗催河工,保持質量,處分辦事不力之官員,下令檢驗河堤料垛,他向道光帝呈上的奏摺中表示:“周曆履勘,總於每垛夾檔之中,逐一穿行,量其高寬丈尺,相其新舊虛實,有松即抽,有疑即拆,按垛以計束,按束以稱斤,無一垛不量,亦無一廳不拆。”

  12、林則徐做事如此認真,令貪官無可作假,桃汛來時,兩岸安然無恙,道光帝多次稱讚。當林則徐的對治水方面的知識和經驗日豐,詩人張際亮向林則徐提議將黃河河道改道北流,從山東利津入海。林則徐也有同感,但民意和官員都反對此治河方略,加上林則徐不能獨攬全域性,張際亮之提議遭否決。直到林則徐逝世前不久,還表示張際亮的治河方略是對的。林則徐逝世後,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改道,循大清河至利津入海。

  13、安定陝西:道光二十六年七月,林則徐任陝西巡撫後,便上書皇帝,宣稱陝西“ 東北

  14、毗連晉豫,西南壤接川甘,道路紛歧,奸究易於出沒。如佩執兇器之刀匪,此拿彼逃,最為民害” 。並表示決心要把“ 除暴安良” 、“ 嚴緝捕以靖地方”,作為接任陝西巡撫後的“ 首務” 。當時刀客的活動主要在關中地區,尤以渭南、富平、大荔、蒲城一帶最盛行。他們“ 有窩巢以為藏身之固, 有器械以為抵禦之資” 。所以“ 不獨兵役避其兇鋒”,即州縣營員亦“ 惜費憚勞” , “ 望而卻步”。林則徐上任後, 對地方官吏兵勇的所謂“ 錮習” ,首先是“ 剖析開導, 務令極力破除”, 增強他們“ 緝匪” 的勇氣和信心,然後以“ 馬得諷糾眾奪犯傷差案”,從渭南刀客下手。此案原發生在五、.六月間,七、八月林正式接任後,便“ 親提研鞠”,除判首犯馬得諷以斬刑、“ 就地正法” 外, 而將刀客趙恩科子、史雙兒等人,“ 不分首從,發雲貴兩廣極邊煙瘴充軍” 。到是年底,由於林則徐積極督剿,在關中東部各縣,以及陝北的安塞等縣,又相繼緝獲146 人,其中明確稱為“ 刀匪” 的有46人, 均從嚴懲處 。對林則徐積極鎮壓刀客的行動, 道光帝硃批“ 所辦甚好”,大加讚賞。

  15、在鎮壓了“刀客”之後,林則徐採取了一系列賑災措施。一方面,把西安府等地的一百多萬石存糧向貧民平糶,對於無力購糧的極貧戶與老弱病殘者,由官方收養,省城西安即收養極貧百姓三四千人;勸紳商富戶出錢出糧救濟其所在村寨的貧困戶,並令地方官與各地富戶收買、質押耕牛,以免影響耕種;另一方面,向清廷連上《被旱各屬分別緩徵折》《咸寧等十二州縣應徵糧石展限奏銷折》,請求朝廷緩徵錢、糧。為從根本上免除災荒,他籌議興修關中水利,命陝西督糧道張集馨對《關中勝蹟圖志》一書加以研究,提出方案。這一計劃終因費用太大,未能實現。林透過上述多種辦法,使陝西局勢得到暫時的穩定。

  16、防衛新疆:林則徐不顧年高體衰,從伊犁到新疆各地“西域遍行三萬裡”,實地勘察了南疆八個城,加深了對西北邊防重要性的認識。林則徐所譯資料中發現沙俄對中國的威脅,促成了他抗英防俄的國防思想,成為近代“防塞論”的先驅。於是他明確向伊犁將軍布彥泰提出“屯田耕戰”,有備無患。他還領導群眾興修水利,推廣坎兒井和紡車,人們為紀念他的業績,稱為“林公井”“林公車”。林則徐根據自己多年在新疆的考察,結合當時沙俄脅迫清廷開放伊犁,指出沙俄威脅的嚴重性,臨終時曾大聲疾呼,告誡國人:“終為中國患者,其俄羅斯乎!吾老矣,君等當見之。” 果不其然,六十餘年之後,數百萬領土已被蠶食鯨吞,歷史證明了林則徐是正確的!

  17、廣州禁菸:道光十八年(1838年)9月,林則徐在兩湖總督任內向道光皇帝上書言事,痛陳

  18、西方國家對我國大量傾銷鴉片的危害,“若猶洩洩視之,是使數十年後,中原幾無可以禦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道光讀後深為所動, 即於同年12 月31 日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使粵查禁鴉片。

  19、在廣州禁止鴉片的過程中,林則徐意識到英國殖民者不肯放棄罪惡的鴉片貿易,而且蓄謀要用武力侵略中國。為抗擊鴉片侵略,戰勝敵人,他進行了大量的“師夷之長技以制敵”的軍事變革實踐。林則徐在廣東一邊禁菸,一邊積極備戰,修建炮臺,拉攔江木排鐵鏈,相信“民心可用”,招募五千多漁民編成水勇,屢敗英軍的挑釁。在1839年下半年,取得九龍之役、川鼻官湧之役等反擊戰的勝利。

  20、自道光十九年(1839年)3月林則徐到達廣州查禁鴉片起,至道光二十年(1840年)10月清廷革林則

  21、徐兩廣總督職止,林則徐在廣州主持禁菸抗英軍事鬥爭共19個月。5月18日,實用了34天,共收繳煙土19187箱,又2119袋,總重量1188127公斤。 6月3日,歷時23天的虎門銷煙,在林則徐的指揮下,向全世界宣告了中華民族決不屈服於侵略的決心。

  22、虎門銷煙,是人類歷史上曠古未有的壯舉,虎門銷煙,展示出中華民族無以倫比的偉大形象,是抗擊外來侵略的勝利。林則徐,理所當然地是這一事件的組織者、指揮者和完成者。從這個意義上說,他已毫無愧色地成為歷史巨人了。銷煙的正義行動,取得了廣大人民的支援,虎門海灘每天都有上萬人觀看,人們無不拍手稱快。外國人看到這情形,也對林則徐禁菸的果斷表示欽佩。虎門銷煙是我國近代史上反帝鬥爭中的光輝一頁,林則徐領導禁菸運動的勝利,是中國人民反侵略鬥爭史上第一個偉大勝利,這一壯舉,嚴厲地打擊了外國鴉片販子,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和利益,增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

林則徐淂主要事蹟簡介

  林則徐(1785年8月30日至1850年11月22日),福建侯官縣人,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是清朝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在中國有“民族英雄”之譽。

  1839年,林則徐於廣東禁菸時,派人明察暗訪,強迫外國鴉片商人交出鴉片,並將沒收鴉片於1839年6月3日在虎門銷燬。虎門銷煙使中英關係陷入極度緊張狀態,成為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入侵中國的藉口。

虎門林則徐紀念館的簡介

  虎門林則徐紀念館是為了紀念民族英雄林則徐而建立的歷史人物紀念館。它位於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口村南面的林則徐銷煙池舊址內。林則徐銷煙池舊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虎門林則徐紀念館收藏的文物主要有:銷煙池木樁、木板、鴉片煙具、林則徐手跡等。基本陳列《林則徐禁菸》分三部分:鴉片戰爭前的形勢;罪惡的鴉片輸入;林則徐與廣東禁菸。該館透過講解宣傳、錄影放映等形式向觀眾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該館是一座專門收集、陳列、研究林則徐、鴉片戰爭文物史料和保護有關文物遺址的紀念性和遺址性相結合的專題博物館。 虎門炮臺舊址、沙角炮臺、威遠炮臺、靖遠炮臺、鎮遠炮臺、南山炮臺、蛇頭灣炮臺、鵝夷炮臺都是十分重要的戰爭遺蹟。該館的陳列形式突破了傳統的陳列手法,注意把文物放在一定的環境氣氛中去展出,採取畫物結合,實物與輔助展品結合,採用場景、沙盤、聲光電模型、尋像放映等多種手段,使陳列形式生動、形象。


的生平簡介

  林則徐生於1785年8月30日,字元撫,晚號“俟村老人”,清朝後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抵抗西方侵略,堅持維護中國主權和民族利益深受全體中國人的敬仰,曾多次粉碎英國人到中國海域進行武裝挑釁,其虎門銷煙之壯舉被載入中國史冊。 ...

與鴉片戰爭簡介

  林則徐簡介:福建侯官縣人,字元撫,清朝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曾任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欽差大臣。主張嚴禁鴉片,在中國有“民族英雄”之譽。1839年,林則徐於廣東禁菸,1839年6月3日在虎門銷燬。1850年11月22日,林則徐在普寧老縣城病逝。   鴉片戰爭簡介:英國稱“通商戰爭”, ...

,從爭議人物到走上神壇

     林則徐 清代終結後,兩極化的林則徐形象再度演變,民國時期的歷史書對其多有反思乃至批評。而1949年後對林的評價以褒為主,在不同的歷史背景下,有清官情結;有階級鬥爭思維;有群眾路線;有反帝愛國的主題;甚至有“改革開放”。林則徐就這樣走上了歷史神壇。   民國時期,具體來講是在20世紀30至40年代,出 ...

生肖為蛇的封疆大吏:

  (公元1785--1850年),中國近代傑出的地主階級政治家,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和民族英雄。字元撫,又字少穆,福建候官人。林則徐出身在一個下層封建知識分子家庭,生活比較清貧。但他學習刻苦,13歲中秀才,1804年中舉人,1811年中進士,被選為翰林院應吉士,開始了仕途生涯。林則徐曾與龔自珍、魏源等人擔保經世 ...

虎門銷煙的作者是誰

  作者是呂宕。山東黃縣人,大專畢業。1949年參加革命工作,歷任膠東區黨委文協文工團創作員,安徽《六安報》記者,中共安徽省委宣傳部文藝處幹事,安徽省文聯《江淮文學》編輯部編輯,馬鞍山市文聯副主席,馬鞍山市政協副主席。   著有電影文學劇本《魯迅先生》《鴉片戰爭》《虎門銷煙》,論文《題材與作家自我》,散文評論 ...

關於的名言

  1、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林則徐   2、海到盡頭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林則徐   3、三生慧福孰能兼,佔盡韶華頗不廉。悟徹優曇天女散,不如趺坐一枝拈。——林則徐   4、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5、中有古佛立亭亭,苾芻合十朝誦經 ...

虎門銷煙的具體時間

  1839年6月3日,林則徐下令在虎門海灘當眾銷燬鴉片,至6月25日結束,共歷時23天,銷燬鴉片19187箱和2119袋,總重量2376254斤。   虎門銷煙(1839年6月)是指中國清朝政府委任欽差大臣林則徐在廣東虎門集中銷燬鴉片的歷史事件。此事後來成為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線,《南京條約》也是那次戰爭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