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爾克孜人最初是崇拜圖騰。有名的圖騰是雪豹和鹿。除此,還信仰“烏買”女神。信奉祖先和天神,他們朝南方禱告,崇拜太陽,認為火星不吉利。到了清代,才轉信伊斯蘭教,屬於正統的遜尼派。柯爾克孜族絕大部分人信仰伊斯蘭教。他們早在16世紀中葉就已經開始信奉伊斯蘭教了。柯爾克孜人信仰伊斯蘭教遜尼派的哈納菲派。禮拜寺是教徒活動的主要場所。
柯爾克孜人最初是崇拜圖騰。有名的圖騰是雪豹和鹿。除此,還信仰“烏買”女神。信奉祖先和天神,他們朝南方禱告,崇拜太陽,認為火星不吉利。到了清代,才轉信伊斯蘭教,屬於正統的遜尼派。柯爾克孜族絕大部分人信仰伊斯蘭教。他們早在16世紀中葉就已經開始信奉伊斯蘭教了。柯爾克孜人信仰伊斯蘭教遜尼派的哈納菲派。禮拜寺是教徒活動的主要場所。
隨著社會的發展,宗教的崛起,不斷地在人們當中傳播,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淪陷。有的太過於相信,就此被不法犯罪分子利用,甚至殘害同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不過不能過分的信奉這些東西。那麼,接下來一起走進柯爾克孜族文化看看他們的宗教信仰吧。
歷史上,柯爾克孜人最早信仰薩滿教。約在公元10世紀柯爾克孜人的意識中還充滿著崇拜自然神的宗教觀念,主要是水神和草神。這跟當時柯爾克孜人(時稱黠戛斯)以遊動的畜牧業經濟為生有密切關係。
由於當時生產發展水平低下,人們對自然界的種種自發現象(如天旱缺水、牧草枯萎等)無法理解而又無力抗拒,於是相信在這些現象後面有超自然的力量,即有神靈在主宰著。因為水和草對於人和牲畜來說太重要了,所以柯爾克孜人對主宰著這兩者的神最為崇拜。同時,他們還崇拜大自然的其他現象。
柯爾克孜人最初是崇拜圖騰。有名的圖騰是雪豹和鹿,柯爾克孜族世界著名作家艾特瑪托夫的小說《白輪船》講述的也是跟母鹿有關)。除此,還信仰“烏買”女神信奉祖先和天神,他們朝南方禱告,崇拜太陽,認為火星不吉利。
到了清代,才轉信伊斯蘭教,屬於正統的遜尼派。柯爾克孜族絕大部分人信仰伊斯蘭教。他們早在16世紀中葉就已經開始信奉伊斯蘭教了。他們信仰伊斯蘭教遜尼派的哈納菲派。禮拜寺是教徒活動的主要場所。禮拜寺多數建在城市。教規五功:“念功”、“拜功”、“課功”、“齋功”、“朝功”。
宗教禁忌
忌踩鹽和食物。鹽和食物自古被族人視為神聖物品,故認為踩踏鹽與食物為極大罪過。此外,古代柯爾克孜人還忌跨越象徵食物寶藏的餐布,忌坐由牲畜絨毛搓成的毛繩,忌跨越花繩(據傳該族視狼為圖騰,而狼跨越花繩)等原始宗教性禁忌習俗。
忌對月亮、星星訴苦。該族先民認為星代表人的生命,是人的命星,月是冷神,向其訴苦是一種罪過。
忌傍晚睡覺,易被妖魔纏身。
忌晚上往外拿白色的東西。因奶為白色,是該族主要食品,故視白為財富、為幸運、為神聖色。晚上從家裡往外拿白色的東西,這等於拿走財富與幸福。
忌黑,認為黑色可引起恐懼,帶來災難,為邪惡、黑暗、絕望之象徵,故除喪禮中穿黑色衣服外,日常生活中忌諱黑色。
柯爾克孜族多數居住在新疆南部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其餘分佈在烏什、阿克蘇、莎東、英吉沙、塔什庫爾乾等地,還有一部分居住在黑龍江省富裕縣。“柯爾克孜”含義有多種解釋:“四十個部落”、“四十個姑娘”、“山裡放牧人”或“草原人”等。
柯爾克孜族有自已的語言和文字,新中國成立後設計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新文字。有的地區也通用維吾爾文和哈薩克文。信奉伊斯蘭教,也有一部分信仰喇嘛教。
柯爾克孜族主要經營牧業,兼營農業和以畜產品加工為主的手工業。他們的衣食起居具有遊牧生活方式的特點。
習俗
柯爾克孜族好客,凡有來客,不論相識與否,都要熱情招待並拿出最好的食品待客。在請客人吃羊肉時,先請客人吃羊尾巴油,然後再吃胛骨和羊頭肉,尤以羊頭肉待客為尊。
客人在吃肉前,要先取出一些分給主人家的婦女和小孩,吃其他食品時,擺在盤裡的要留一部分不要吃光,以表示主人招待的豐盛。如吃不完,切忌將剩菜剩飯倒在地上,在客人使用的餐具裡,不能剩下殘羹剩飯,這一禁忌不僅非穆斯林的客人要切記,就是穆斯林的客人也不能例外。
柯爾克孜族喜歡紅色,衣帽、服飾民族手工藝品等也多用紅色裝飾。
婚俗
柯爾克孜族傳統的結婚儀式是在女方家裡進行。結婚的前一天,新郎要帶著宰好的羊或其他牲畜,由親戚、伴郎等人陪同,騎馬送到女方的家裡;婚禮前,女方家也要宰牲畜,擺筵席招待親朋好友。
食俗
一日三餐,除早餐為饢和茶或奶茶外,中餐和晚餐多以麵食、馬、牛、羊肉為主;在農區以糧為主食,但肉類仍佔有很大比重。
日常蔬菜不多,品種不少,僅洋芋、圓白菜、洋蔥較為常見,並且很少與肉類一起成菜。很多肉類以做成手抓羊肉、烤肉(塔西哈拉克)為主。其次大都做成獨具特色的灌肺、灌腸、油炒肉、肉湯等。
奶和奶製品在柯爾克孜族日常生活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最常見的有馬奶、牛奶和奶皮、奶油、酸奶(濃、稀酸奶)等。平時喜用青稞、麥子或糜子發酵製成的一種名牙爾瑪的飲料飲用,柯克孜族好飲茯茶,煮沸後加奶和食鹽。
節慶
柯爾克孜族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是諾若孜節,按柯爾克孜族的歷法,新月每出現一次為一個月,十二個月為一年。每年第一個月出現時即過諾若孜節。類似於漢族的春節,屆時家家戶戶都要把好飯好菜擺好,以示慶祝,還要用小麥、青稞等七種以上的糧食做成一種名為“克缺”的食品,預祝在新的一年裡飯食豐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