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民風習性
柳林民風習性
柳林地處交通要道,人民八方共處,南北二山或靠農業為生,或有工礦為輔。沿川一帶除農戶外多經營種、賣蔬菜,肩挑貿易以及打餅賣飯、店鋪商行者。不同的生存環境,孕育了不同的民風民俗。
沿川一帶人民崇尚節儉而善於辭令,城區附近居民由於商業經濟的影響,錢利意識濃厚。南北二山居民淳厚朴實,勇於踐義,輕於財貨。無論沿川、山區,講究“君子務本”,士農工商各安本業,人人自強,恥於苟且,心存人力勝天信念,富有鬥爭精神。晚清時期,柳林高畫質鼎,南山成拴兌等人高舉“義和拳”大旗,猛烈打擊帝國主義侵華勢力;民國時期,柳林人民嚴懲貪官謝恩承(永寧州知州),打稅卡抗強暴;抗戰期間,柳林北山群眾掃硝土、制手雷、組織游擊隊,參加八路軍,前撲後繼抗擊日本侵略者。
柳林沿川一帶多巨賈富商或肩挑貿易者,也有的開設酒食行飯店,從事打餅賣漿生涯。南北二山鄉民多以農耕為生,也有的養騾務馬,充當腳戶,搞長短途販運以賺取腳錢。無耕地者下煤窯、絞輪把(古式煤炭提升工具)、煨石灰、煉焦炭,總是以出賣苦力為生,鄰人鄉友均不視為低下。
無論殷實人家或自給而稍有餘力者,皆以讀書為榮,農家耕餘讀,商家商餘讀。農村人家甚至將“耕讀傳家”四字榜書於大門匾額。80年代以來,好學之風,城鄉鹹重,為了子女讀書,有的家長賃屋長居城市,供應飲食,鼓勵督責。
柳林人民守信用,喜交往,淳厚質樸。不論南來的、北往的,只要彼此談吐契合,就引以為友禮誠相待。平日居家四鄰相處以禮,互助互愛,互通有無,遇有急難,不惜鼎力 相幫。紅白喜事、突發災變,眾手相助,解衣並糧在所不辭。興工修造,自覺幫工,分文不取。若遇家居吵鬧糾紛,四鄰紛紛上前解嫌,直言規勸。對兄弟和睦,婆媳互敬,尊老愛幼之家,左鄰右舍交口稱讚,遠傳近誇,蔚成風氣;或有虐待老人、放縱兒女、兄弟爭財、妯娌鬥氣、長幼變臉者,則人人責備,引以為恥。
春節專題 春節民俗民風
春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古時春節曾專指節氣中的立春,也被視為一年的開始,後來改為農曆正月初一開始為新年。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解釋:猶春季。《後漢書·楊震傳》:“又冬無宿雪,春節未雨,百僚燋心。” 南朝梁元帝《春日》詩:“春還春節美,春日春風過。” 南朝梁江淹《雜體詩·效張協<苦雨>》:“有弇興春節,愁霖貫秋序。”宋代王安石《元日》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
節名:古指立春。今指農曆正月初一,是新一農曆年的開始,是中國的傳統盛大節日(也包括除夕與初二初三)。舊題宋尤袤《全唐詩話·王起》:“既遇春節,難阻良遊,三五人自為宴樂,並無所禁。” 宋文天祥《獄中》詩:“春節前三日,江鄉正小年。” 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火線春節夜》:“在漢江南岸的日日夜夜裡,誰會想到這一天就是春節呢。”
為農曆正月初一日。公曆日期不固定,一般是在公曆1月21日至2月20日之間。清以前的2000多年,是以24節氣中的立春這一天定為歲首(相當於現在春節),意思就是春天從這天開始。直到1913年7月,當時的國民政府正式下了一個檔案,明確每年的正月初一為春節,次年實施。故現代歷史上第一個春節是1914年元月26日。
“最早春節”(如1966年的1月21日)和“最遲春節”(如1985年的2月20日)相差整整30天。
什麼叫閏春節?閏春節又稱閏正月,從公元1645年使用歷理置閏制開始,到公元2800年的1155年裡,農曆閏正月只發生6次,非常罕見,其年份分別是1651、2262、2357、2520、2539、2634 。最近一次要到2262年,我們這一代人無緣得見。
農曆新年指中國及其他漢字文化圈地區的農曆一月一日,傳統上稱為元旦(與中國現行的公曆元旦不同)、歲首、正旦,現在一般稱為新年、大年,口頭上亦稱為過年、度歲、慶新歲;是東亞許多國家和地區慶祝新年的主要節日。越南語稱為“T?t Nguyên ?án”(節元旦)、日語稱為“正月”(明治維新後改稱舊正月)、韓語稱為“??”(此乃固有詞,即新年之意)。
現時除了中國、朝鮮半島、越南、日本之外,蒙古、寮國、緬甸、柬埔寨、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都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一般認為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節)新年才結束,有些地方的新年慶祝活動甚至到整個正月完畢為止。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
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月大為30日,月小29日),稱之為“除夕”,除夕晚上全家人團圓吃年夜飯(農曆一年中最後一頓飯),年夜飯以後有發壓歲錢和熬年夜(守歲)的習俗,表示從農曆上一年的最後一天守到下一年的第一天。
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陰曆年。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幾十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只是過節的形式各具自己的民族特色。
春節的名稱隨著時間而變化
春節不同時代有不同名稱。在先秦時叫“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到了兩漢時期,又被叫為“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時稱為“元辰”、“元日”、“元首”、 “歲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則稱為“元旦”、“元”、“歲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1911年12月31日,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在釋出的《內務部關於中華民國改用陽曆的通諭》中,明確將年節稱為“春節”。到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進一步明確農曆正月初一稱為“春節”,“春節”之名正式列入中國節日法典。2006年5月20日,“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歷史上的不同朝代,春節的時間也不一樣。夏代以一月為一年之首;商代以十二月為歲首,周代以十一月為歲首,秦代以十月為歲首。西漢時,漢武帝下詔推行太初曆,才明確規定一月初一為歲首,以之為夏曆新年。
春節在公曆1月21日至2月20日之間遊動。立春則一般在2月4日或2月5日。
神農架打喪鼓的百代民風
打喪鼓是神農架的百代民風。其起源悠久,以至於有多種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源於莊子妻死,鼓盆而歌;有人說秦始皇修長城,因死人太多,終於聰明地化悲哀為狂歡;有人說源於唐自蓮和尚喪妣,擊鼓以悼亡,還有一種平實可信的說法,謂打喪源自楚俗,因怕野獸糟蹋死者的屍骨,故而點起篝火,集眾敲鼓動歌唱,徹底達旦。
打喪鼓在神農架是追悼亡人的一種特殊儀式,打喪鼓在神農架又叫“打喪歌”、“孝歌”、“陰鑼鼓”、“跳喪鼓”、“打代思(待屍)”等。它的主要作用是親友鄰里代替死者眷屬追思亡者生前的功德,祝告亡人昇天,為後代祈福,是一種常見的帶有濃厚古老民族文化傳統和迷信色彩的喪俗。
神農架的喪鼓歌,是與外地一脈相承的,屬於“轉喪鼓”。但是神農架的喪鼓歌的音調更加古樸蒼涼,內容異常豐富。天堂地獄、山川河流、鳥獸花卉、神靈鬼魂,人生世事、古史英雄,囊括萬物,無有而不涉。它不僅僅祈求神靈、超度亡魂、歌功頌德,而且是反映自然和社會的百科全書。如《開路歌》:“一開天地水府,二開日月星光,三開上天古佛,四開人間廟堂,五開五方五地,六開閃電娘娘,七開武當祖師,八開八大金剛,九開當方土地,十開本地城隍。”
村民認為老年死亡是一種正常現象:
人生在世猶如水上浮萍 光景千年恰似空中閃電 春花秋月不久 人緣已盡結髮難留
自古有盛必有衰 有生必有死 哪有人生而不死 無常已到世事盡拋
勸亡者休想家鄉 勸兒女不必悲傷 山中哪有千年樹 人間哪有百歲郎
也許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老年人死亡是天經地義的現象,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因此,人死非但不悲,反視為一件喜事。視年老去世是駕赴瑤池,百年歸山。在神農架山鄉,凡遇親朋喪事,必請歌者擊鼓賽歌,親朋紛紛來祭,整夜打喪鼓“伴靈”、“鬧喪”。這與其說是對死者的吊念,不如說是對死者的歡迎。
雖然人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但人們畢竟願生而不願死。亡者也多對親人及兒女有所留戀,生者對長輩的離去也不免懷念、悲傷。如:
生存慶華屋 冷落歸山丘 隔斷紅塵十地裡 白雪千載空悠悠
故後來叫飯 只見杯筷碗 山也空來水也空 青山綠水依然在 人亡千代永無蹤
孝子捧靈座 傷心痛如何 尋親親不見 先遊魂魄所
前來“鬧喪”和“伴亡”的歌師為了安撫“鬼神”,慰藉生者,沖淡這種淒涼的氣氛,人們除了歌唱亡者的生平事蹟之外,主要觸景生情的“隨口作歌”,以歌相嘲。如:
屋大好停喪 門大好出喪 千年出一口 萬年出一雙
什麼人造屋 什麼人停喪 魯班造屋 凡人停喪
千年出一口真命天子 萬年出一口護國宰相
自從今天停過後 永世萬年不停喪
所以跳喪除了亡者的家屬不歌以外,凡親友祭者均可歌唱,歌師更是“鬧喪”中的活躍人物。如果沒有歌師,就沒有鼓聲,因此,凡有喪事,喪家必寫信或派專人專程去接歌師。歌師必須常識廣博,能打鼓,會唱歌,歌唱之前要先開歌路,如:“開場開場,黃金萬兩,各位歌師都請坐,聽我愚下開個歌場。”又如“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未曾開歌路,要打鑼和鼓。”喪儀多在孝家亡者靈前的孝場進行。
走進門來抬頭望一盞明燈掛在孝場上
兩邊坐著唱歌郎眾位歌師唱一聲一夜不覺到天亮
打喪鼓的內容十分豐富,既唱亡者的生平事蹟,也有規勸亡者的內容。如:
勸亡者莫悲哀 莫把陽世掛胸懷 堯和舜帝都是死 死後之身土裡埋
人生無百歲 百歲又如何 古來多少英雄輩 不免挽首困山河
打喪鼓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鬧”,因此,要擊鼓數日,歡娛賓客,賽歌也就成了喪儀中唱的重要內容和最活躍的部分。如:
一進門來就要唱
柺棍插在屋樑上
三句兩句不投機
抽起柺棍就回去
神農架喪鼓的唱腔,有它自己的特色,古樸、粗獷而蒼涼。與其它地方的“哭靈腔”、“道士腔”有區別,也與“陽鑼鼓”、“陰鑼鼓”的一腔兩用也不同。“音調哀而不傷,悲而不慘”,它是一種“長於詠歎的單曲結構”的唱腔板式。
神農架的“喪鼓歌”、“儀式歌”就它的悠久歷史、豐富內容以及語言特色,都優於其它歌謠。它包括了古今世事,有對人後的看法,有對古代人物的評價,對現實生活的描繪,以及亡者入地獄或昇天堂的豐富聯想。這些組成了一個絢麗的歷史和神話的畫卷,它是神農架民間流傳的《神曲》。
任何習俗的周圍都有一些觀念的東西存在著。神農架民間有“每家門前都有一塊滑石板”的說法,以示家家都可能出現不測,因此一家有難,眾人幫助,是“人死眾家喪”。一首喪歌唱道:“半夜聽來喪鼓震,手裡摸一根七米棍,不顧生死往前奔,一不怕山高路又遠,二不怕虎豹把路攔。”是不問死者生前恩怨的,既使人緣再壞,也要送亡者上天堂。這叫生不記死仇,亡者為大。如果亡者家境貧寒,眾人還要替他湊一副棺木。天亮時送亡者上路,往往是二三十人一起抬棺相助。對所幫忙的人,孝家如有條件可招待一二餐飯。人與人之間的互助友善,在神農架透過打喪鼓這種古老的喪俗表現出來,並且還體現著對死者的關懷而產生的對生命的崇敬。
魚葬習俗折射愛魚護魚民風
鞭炮聲、鑼鼓聲中,迎面走來了一支特殊的送葬隊伍。之所以說它特殊,是因為葬禮的主角不是人,而是一條得享天年的鯉魚。
只見一群身著古裝的老者在一位白髮老人的帶領下,神情虔誠朝村中的魚冢走去。進香、叩拜、誦祭文、入葬。魚冢裡又多了一條受村民虔誠祭奠的鯉魚——這就是福建寧德市周寧縣浦源鄉鯉魚溪流傳了八百多年 ...
浙江嘉興民風
市境古屬吳越之地,水鄉澤國,“土膏沃饒,風俗淳秀”,民性善良柔順。數千年來形成的風俗習慣,江南特色突出,特別是在生產活動中形成的稻作文化和蠶桑文化的民俗,地方特色尤為顯著。其他婚娶喪葬、仗食起居、歲時節日和各地大同小異,但重繁文縟節,“信鬼神、多淫祀”。解放以卑,提倡社會主義新風尚,“五講(講文明、講禮貌 ...
思茅民風民俗指南
思茅地區的布朗族、佤族、彝族、苗族等民族中過去流行著占卜雞卦的習俗,即以看雞頭、舌、嘴、骨、眼及雞蛋等推斷吉凶,仲裁有罪與否。各民族擇其不周部位問卜。布朗族、彝族以殺雞取出腿骨,以竹籤或蓍草插入骨孔,看雞卦是否相通以及相通的孔有多少,竹籤倒向何方來定吉凶,如不通,則不能出遠門,不能與某人相交。佤族是用預先 ...
哈薩克族的民風民俗
住房:古代哈薩克族絕大多數人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牧民們住的是一種輕便而又易於支撐和拆的氈房。 氈房,哈薩克語稱“宇”,它不僅攜帶方便,而且堅固耐用,住居舒適,並具有防寒、防雨、防震的特點。房內空氣流通,光線充足,千百年來一直為哈薩克牧民所喜愛,由於是用白色氈子做成,氈房裡又佈置得十分講究,人們稱之為 ...
藏族民風民俗 概述
藏族的文化背景、生活習慣與漢族有很大的不同。在稱呼藏族朋友的時候,可以在後面加一個“啦”字,“啦”是敬稱,這樣顯得尊重他,特別是初次見面的朋友,切忌直呼其名,這是很不禮貌的。到藏民家做客時,在室內要盤腿端坐,腳底不要朝著人,不要東張西望。
藏族禁忌殺生,佛教徒在這方面更為嚴格。雖他們也吃牛羊肉,但不親 ...
瀋陽民風民俗
1、瀋陽秧歌
秧歌是流傳於我國北方廣大地區的一種民間舞蹈。瀋陽秧歌屬東北大秧歌,分高蹺、地秧歌兩大類。瀋陽人酷愛秧歌,他們舞得熱烈、舞得豪放、舞得粗獷,令人振奮。如今早晚或節假日的瀋陽街頭,不僅常有火爆的老年秧歌隊表演,還有精品秧歌表演,如"蹉步秧歌"、"燈官秧歌"、少 ...
鞍山民俗民風
燈宮舞
"鬧燈官"舞蹈,由一人裝扮成燈官。身穿官服,頭戴纓帽,另由一人裝扮成燈官娘,身著紅襖,兩耳上掛著紅辣椒,6個滿族少女身著滿族節日服裝,手持豐燈,翩翩起舞,戲耍著燈官。燈官乘坐一臺花轎,為便於表現,轎子是用一根扁擔,轎伕抬著,燈官站、坐在轎杆上進行幽默、形象表演,燈官娘娘緊隨轎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