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梧州水上民歌

梧州水上民歌

  梧州地處三江水口,水上定點聚居的漁民及往返運輸的船戶甚多,他們歷來被稱為“疍戶”或“疍家”。“疍家”人唱的歌謠另有一格,腔調叫“鹹水歌”,其歌內容豐富多彩,情調優美動人。例如《撐船歌》:“依呀喲呵呵呵!一篙一篙撐到篤(撐到底)!去到陽朔羅(娶)六妹(女子的通稱)!呀依喲呵啦!一篙一篙撐到底!去到桂林羅妹仔!”這是一首借愛情作為動力,激發撐船勞動熱情的水上歌謠。又如《堂迅謠》:“欲步桂林拔桂枝,先從龍母啟地期,龍母廟(廟在市區北出口處)頭上大漓,甘村直上野牛基。錫坡指上儒良地,倒水壇繁古善基。古善龍江驛路通,旺灘指上又烏龍。……”全歌歌詞長達36句,描敘了梧州到桂林所經過的各個村鎮地名,以及59堂(每堂5公里)水程的情況。還有一首《禮艇歌》,是反映船家裝修成龍舟後冀望自由在地遨遊江海豪情的:“柳州杉木裝龍舟(呀),龍舟裝成(呀)水(呀)面浮(呀)!龍舟裝成來出海(呀),南北二江任(羅)行遊(呀)!”歌中多用襯字,遊腔拖音,緩延節奏,悠揚悅耳,適宜於江河悠唱。還有反映漁民自身生活特點的民歌,他們把四季漁汛、漁事編成漁詠,加以唱嘆。

  

  住在山區的百姓,每天耕稼採樵過程中,或在有閒情逸致之時,常會哼唱幾首淳樸美妙的山歌,幽情雅興,隨風傳播;住在水上的船戶,又常于晴天麗日或晨霧彌江之時,伴著矣乃之聲送過去悠揚的船歌,若斷若續;而住在江邊的人家,更在月白風清、江心夜靜之時,常聞漁歌縷縷,如泣如訴……真令人進入到一個心曠神怡、忘情陶醉的境界裡了!

民俗活動"送王":漳最小水上廟宇進發宮

  

  被列為文物保護點的漳州最小水上廟宇——進發宮,10月27日下午迎來一年一度的民俗活動——“送王”。

  進發宮被供奉在一條船上,船位於九龍江舊中山橋上游。這座廟,寬約90釐米,長約85釐米,高約88釐米,十分袖珍。據傳,進發宮已歷經500多年滄桑,“送王”儀式代代相傳,已延續百年。

  據廟裡的負責人鄭拾字介紹,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時,廟裡要舉行盛大的“請王”儀式,請來“外海王爺公”——保護船民行船平安的神明。“王海王爺公”在進發宮“住”半年,到了農曆九月十三,就要舉行“送王”儀式。

  27日下午3點多,九龍江上的500多戶船家帶來了供品,在九龍江岸邊擺了供桌,祭拜“外海王爺公”。最吸引人的,是一艘長約7米的大型王船,王船由各種顏色的紙糊成,竹木架結構,裡面裝有米、菜、肉等供品。據說,這艘王船是送王爺公到外海去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哪吒鼓樂”也來湊熱鬧,江岸邊站滿了圍觀的市民。

  下午5點多,船家把王船送到對岸,燒掉船和供品,並燃放煙花爆竹,慶祝這好日子。至此,“送王”儀式結束。

西江水上人家春節風俗

  在粵西北的西江肇慶段“小三峽”水面上,至今還生活著一些以船為家的“水上人家”。這些漁民有些是世世代代在船上生活,他們大多在船上做飯,大多依然燒木柴。漁民們還喜歡在江岸邊空地上種上番薯、油菜、蔥、蒜苗等,補貼生活。 過春節了,漁民們在住處貼上了吉祥祝福的紅幅,他們喜歡在船頭貼上“一帆風順”,在船艙上貼“萬事順意”和“老少平安”,還有獨特的金錢剪紙圖案的“紅錢”,此外還要在船頭放鞭炮、祭祖先,在岸上祭神,保佑自己平安幸福。祭品主要是腐竹(福祿)、芹菜(勤勞)、大蔥(聰明)、生菜(生財)、桔子(吉祥)、蘋果(平安)和馬蹄、慈菇(皆寓生育)等等。 春節


踴躍為詩祖故里房縣詩經民歌《山風》我要上春晚網路人氣王投票

  筆者今日從十堰市詩經尹吉甫文化研究會獲悉,房縣詩經民歌《山風》於24日晚19時30分在央視3套《我要上春晚》欄目中播出後,引起了詩祖故里十堰市及其所轄房縣人民的高度關注和讚譽,關心支援詩經尹吉甫文化和十堰民俗民間文化的各界人士紛紛為“《山風》,我要上春晚2012年第一輪第六場網路人氣王票選”投票助威。截止 ...

江蘇民歌《孟姜女》

  春季裡來是新春,家家戶戶點紅燈,別人家夫妻團圓敘,孟姜女的丈夫去造長城。   夏季裡來熱難當,蚊子叮在奴身上,寧願叮奴千口血,莫叮我夫萬喜良。   秋季裡來菊花黃,丈夫一去信渺茫,終朝思夫千萬遍,深夜不宿我淚兩行。   冬季裡來雪化飄,孟姜女千里來送寒衣,途中受盡千般苦,但願夫妻要兩相依。   另一唱法: ...

民歌小調《茉莉花》

  民歌《茉莉花》   我國的民歌小調數量甚多,它們就像暮春三月花園中的百花,奼紫嫣紅,姿態萬千,芳香四溢。其中有一個品種姿壓群芳,栽培悠久,廣受大眾喜愛,她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民歌小調《茉莉花》。   茉莉花   她旋律委婉,波動流暢,感情細膩;透過讚美茉莉花,含蓄地表現了男女間淳樸柔美的感情。早在清朝乾隆年 ...

山西民歌《走西口》

  據說《走西口》已經流傳了一兩百年。這首歌不但山西人會唱,山西鄰近的內蒙、陝西,甚至更遠一點的寧夏、青海、甘肅也有許多人會唱。   中國有句老話叫“十里不同音”,說的是民歌有很強的地域性。之所以西北許多地方的人會唱《走西口》,原因大概是,當時有許多山西人曾到過這些地方,他們中的一些人一直在唱這首歌,時間長了 ...

布依民歌

  布依族民歌布依族是中國西南部一個較大的少數民族,主要聚居於貴州省黔南、黔西南兩個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及貴州、雲南、四川的部分地區。它過去沒有本民族文字,一直使用漢文,1956年中國政府為布依族創制了拉丁字母拼音文字。布依族的文化藝術豐富多彩,民歌尤具特色,種類有古歌、敘事歌、情歌、酒歌和勞動歌等;形式有獨唱 ...

海南民歌

  海南島上世居著黎漢回苗四個民族,他們之間長期的文化交融和滲透,在民歌的歌詞、句式、曲調等方面有特殊的表現,而這些帶有濃郁地方民族特色的民歌給日益活躍的原創音樂帶來無窮生機,這不能不歸功於海南民歌的豐富多樣。著名的現代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的靈魂之作《我編斗笠送紅軍》是以黎族民歌《五指山五條河》為基本素材, ...

民歌體裁“山花兒”

     回族“山花兒”(網路)   “山花兒”俗稱乾花兒、山曲子、野花兒,是主要流傳在六盤山地區回族聚居區的代表性民歌體裁,在旋律形態上,它是“花兒”由中心地帶向四周傳播過程中,因地域差別形成的自然變異現象。山花兒作為回族群眾愉悅自我、怡情解悶、吐納情感的一種自娛性山野歌曲,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渾厚的民俗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