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欲人之無惑也難矣上一句

欲人之無惑也難矣上一句

  欲人之無惑也難矣上一句是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出自韓愈的《師說》。《師說》是唐代文學家韓愈創作的一篇議論文。文章闡說從師求學的道理,諷刺恥於相師的世態,教育了青年,起到轉變風氣的作用。文中列舉正反面的事例層層對比,反覆論證,論述了從師表學習的必要性和原則,批判了當時社會上“恥學於師”的陋習,表現出非凡的勇氣和鬥爭精神。

欲人之無惑也難矣之的意思

  意思:語氣助詞,無實際意義,作用是使句意通順,取消句子獨立性。

  原句譯文:想要人們沒有疑難問題也就難了。

  出處:唐朝韓愈《師說》。

  作者: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員,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

  貞元八年(792年),韓愈登進士第,兩任節度推官,累官監察御史。後因論事而被貶陽山,歷都官員外郎、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等職。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軍司馬,參與討平“淮西之亂”。其後又因諫迎佛骨一事被貶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稱“韓吏部”。長慶四年(824年),韓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贈禮部尚書,諡號“文”,故稱“韓文公”。元豐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並從祀孔廟。

人到無求品自高上一句是什麼

  人到無求品自高上一句是:事到無心皆可樂。意思是:一個人到了無慾無求與世無爭的地步他的品德和思想境界自然就脫離了塵世的紛擾自然高潔!人要做到了無慾無求,品格自然高尚;品格到了無慾無求,人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出自《人到無求品自高》一文。

  《人到無求品自高》是由網路作家魏清創作的一部網路文學作品,發表於2008-11-05日,正文語種為簡體中文,現已完成。


曲肱而枕樂亦在其中

  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下一句: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編成的語錄集,成書於戰國前期。   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及儒家學派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 ...

患在好為人師對應的下

  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對應的下一句:人之易其言也,無責耳矣。意思是人們常輕易說一些話,就是因為沒有遭到失言的責備呀。人的毛病在於喜歡做別人的老師。摘自《孟子·離婁章句上》。   《孟子》是記錄孟子言行的著作,共7篇,一般認為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人共同編著的,屬先秦語錄體散文集。書中有《魚我所欲也》《得道多 ...

志不立的

  人無志不立的上一句是:樹無根不長。這是俗語。上句是比興,下句說人生之理。就是人要立志,沒有志向的人是不會成功的。   俗語是漢語語彙裡為群眾所創造,並在群眾口語中流傳,具有口語性和通俗性的語言單位,是通俗並廣泛流行的定型的語句,簡練而形象化,大多數是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反映人民生活經驗和願望。俗語,也稱常 ...

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的上一句是“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這幾句詩出自北宋詞人王觀的《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這首詞是一首送別之作。   全詩譯文:水像美人流動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問行人去哪裡?到山水交匯的地方。剛剛把春天送走,又要送你歸去。如果你到江南能趕上春天,千萬要把春天的景色 ...

糟糠妻不下堂的

  1、俗語:“糟糠之妻不下堂”上一句是:貧賤之交無相忘。   2、“糟糠之妻不下堂”出自《後漢書》,意思是不要拋棄共同患難過的妻子。《後漢書》是一部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史書,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合稱“四史”。書中分十紀、八十列傳和八志(司馬彪續作),記載了從王莽起至漢獻帝的195年曆史。 ...

此事古

  1、此事古難全上一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2、這首詞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時所作。詞前的小序交待了寫詞的過程:“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蘇軾因為與當權的變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見不同,自求外放,輾轉在各4102地為官。他曾經要求調任到離蘇轍較近的地方 ...

朵放心

  取一朵放心上足矣上一句是灼灼桃花十里。   “灼灼桃花十里,取一朵放在心上,足矣。”的意思是:儘管十里桃花茂盛紅豔美麗,我只要一朵就心滿意足了。   ——出自唐七公子《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唐七公子所著古風小說《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作者唐七(原筆名:唐七公子)創作的首部長篇小說,“三生三世”系列第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