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快的麥西來甫、滑稽的雜技小品……伴著春天的腳步,新疆少數民族群眾以各種方式歡慶“春天的節日”諾魯孜節。
21日上午,吐魯番地區鄯善縣中心廣場聚集著近萬名各族群眾,既當演員又當觀眾的農牧民載歌載舞。國家一級演員巴哈爾·古麗等來自全國各地的演員們,向鄯善縣各族人民獻上祝福;魯克沁鎮農民吾甫爾·託乎提帶著嗩吶來到縣城廣場,與鄉親們一起合作表演木卡姆藝術。他笑呵呵地告訴小編:“過了諾魯孜節,杏花就要開了,春天就要來了。”吾甫爾·託乎提還說,諾魯孜節期間,吐魯番維吾爾族群眾喜歡拿著煮熟的雞蛋互相碰撞,彼此祝福。
在新疆南部的維吾爾族聚居區,許多鄉村都舉行了多姿多彩的文藝活動。當地政府組織的諾魯孜節體育比賽、舞臺節目表演、民族傳統飲食展覽、民族手工藝品展覽等活動高潮迭起。在新疆北部的布林津縣,哈薩克族主婦巴合提古麗21日一早就忙活起來,用小米、麥子、乳酪和羊肉做成美味的“諾魯孜飯”,以招待來訪的客人。
當天,阿勒泰草原的哈薩克族群眾身著節日盛裝,成群結隊地走家串戶,吃“諾魯孜飯”、唱“諾魯孜歌”,祝賀春天的到來;每家每戶還將羊頭獻給家中的老人,老人在接受羊頭時說:“祝願今年牲畜滿圈、奶食豐盈。”
諾魯孜節是新疆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烏孜別克、塔吉克等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自每年3月21日起,延續3天至15天不等,也被這些少數民族稱為“春節”,標誌新一年的開始。
諾魯孜節:維吾爾族的傳統節日,距今至少已有3千年的歷史,內容與漢民族的春節相似。隨著以牧轉農、定居、城郭程序的發展,該節日增添了豐富的內容。
時間:每年的3月20日至22日
介紹:包括維吾爾族在內的突厥部落的先輩過著遊牧生活,他們在晚冬初春把晝夜時差持平之日稱之為“日生”、“年頭”,並把此日開頭的月稱之為“羊羔月”。
此時正值冰雪消融、草木返青、大地復甦、牲畜產仔的時節,這時牧民們—面興高采烈歡度節日,一面清點安全越冬的牲畜,準備開始草原放牧。
諾魯孜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諾魯孜節是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烏茲別克族、塔吉克族等的傳統節日,該節日每年自3月21日起,延續3天至15天不等。諾魯孜節儀式在節日的黎明後開始,各家的家長首先起床,在房屋正中燃燒起一堆松柏樹枝,將冒煙的樹枝在每人頭上轉一圈,預祝他們平安快樂。
維吾爾族的諾魯孜節
維吾爾族人民最古老的傳統節日。諾魯孜節在陰曆正月初一春分時節,相當於公曆3月22日。在這一天,要舉行 各種慶祝活動和傳統的“安西萊甫”,預祝在新的一年裡平安幸福、 人丁興旺、五穀豐登。許多地方還保留著在諾魯孜節時才唱的民歌。
維吾爾族主要聚居在新疆,對他們來說,每年3月20號到22號的諾魯孜節是最重要的節日,意義和漢族的春節一樣。諾魯孜節的儀式在20號的黎明開始,男女老少都要身穿民族盛裝,各家的家長首先起床,在房屋正中燃起一堆松柏樹枝,將冒煙的樹枝在每人頭上轉一圈,預祝他們在新的一年平安快樂。然後,家長要把冒煙的松枝帶到牲畜圈門口,讓畜群從煙上透過,祈求新的一年,牲畜膘肥體壯,迅速繁殖。跟著,人們就要做"諾魯孜飯",所謂"諾魯孜飯",就是家家戶戶用剩餘的糧食和食物,再配上多種佐料煮成的稠粥。從當天午時起,維吾爾人成群結隊地相互拜年,等到諾魯孜節過後,在農村,緊張的春耕生產也就開始了。 諾魯孜節是伊朗和中亞(還有我國維吾爾、哈薩克、撒拉爾、烏孜別克、柯爾克孜、塔塔爾民族)的節日,是為進入春耕生產,綠化、美化、淨化環境做準備的節日。“諾魯孜”一詞來自古伊朗語,意為“春雨日”。相當於伊朗古太陽曆的每年三月二十二日,也即公曆3月22日。達一天相當於漢族的春分,故而“諾魯孜”節也叫迎春節。伊朗人在信奉伊斯蘭教以前,崇拜天神、日神、月神、星神、水神、地神、火神(灶神)、祖先神等。在他們看來,星神是掌握人類命運禍福的主神,其中白羊且是造福人類的主神之一,而雙魚星則是人畜的病源。所以伊朗民眾正好在雙魚星降落,白羊星升起時,舉行諾魯孜節,並把這一天定為自己的新年節。
不過我國不同民族對這個節日的認識不太一致,像我國哈薩克族歷來把它看做重大的節日來慶祝,新疆維吾爾族一直以來都在慶祝諾魯孜節,只是沒有那麼的隆重,直到2004年有人大代表在全國兩會期間提出之後引起進一步的重視,才開始有比較隆重的慶祝儀式,而為更多人所認識。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於2009年將諾魯孜節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諾魯孜是傳承下來的慶祝活動,將其視為新的一年的開始。諾魯孜節,作為文化遺產和悠久傳統和睦的象徵,對加強各國人民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平及睦鄰友好理想基礎上的關係發揮著重要作用。2010年聯合國大會第A/RES/64/253號決議後正式成為國際性節日。
諾魯孜節相當於什麼節日
亞塞拜然的“諾魯孜節”,相當於中國的春節。
諾魯孜節的起源
亞塞拜然擁有漫長而輝煌的文明與歷史,而諾魯孜節在亞塞拜然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據傳在遙遠的上古時代,生活於此的阿里亞人根據氣候將一年分為兩種季節,一半是暖季,另一半則是冷季。人們於暖季放牧播種,於冷季休憩收穫,而處於冷、暖季之間的日子則被人們叫作“春天節”,即“勃哈爾節”,這正是今日亞塞拜然諾魯孜節的最早緣起。
隨著時間的流逝,諾魯孜節逐漸演化成今日亞塞拜然乃至西亞若干國家的重要節日。在眾多說法中,流行範圍較廣的說法是諾魯孜節是瑣羅亞斯德教的七大節日之一。這七大節日由瑣羅亞斯德教的信奉者發明,其目的是希望更好地傳播瑣羅亞斯德教的教義,而諾魯孜節則是七個節日中的最後一個。在教徒看來,諾魯孜節的存在,正是正午神重返人間的日子,他的到來帶來了光明與希望,整個人間都會因此重新煥發生機,一切都是春意盎然的樣子。2009年,諾魯孜節成為世界性非物質文化遺產,併成為西亞與中亞十幾個國家的共同節日,其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諾魯孜節是什麼節日
諾魯孜節也譯納吾肉孜節,是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烏茲別克族、塔吉克族等的傳統節日,該節日每年自3月21日起,延續3天至15天不等。
諾魯孜節距今至少已有3千年的歷史。該節日形成初期, 包括維吾爾族在內的先輩過著遊牧生活,他們在晚冬初春把晝夜時差持平之日稱之為“日生”、“年頭”,並 ...
諾魯孜節是肉孜節嗎 諾魯孜節是什麼節日
諾魯孜節不是肉孜節。諾魯孜節也譯納吾肉孜節,是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烏茲別克族、塔吉克族等的傳統節日,該節日每年自3月21日起,延續3天至15天不等。
諾魯孜節距今至少已有3千年的歷史。該節日形成初期, 包括維吾爾族在內的先輩過著遊牧生活,他們在晚冬初春把晝夜 ...
諾魯孜節,也譯納吾肉孜節是哈薩克族、烏茲別克族的突厥民族的的傳統節日。
諾魯孜節是伊朗和中亞(還有我國哈薩克、撒拉爾、烏孜別克、柯爾克孜、塔塔爾民族)的節日,是為進入春耕生產,綠化、美化、淨化環境做準備的節日。“諾魯孜”一詞來自古伊朗語,意為“春雨日”。相當於伊朗古太陽曆的每年三月二十二日,也即公曆3 ...
諾魯孜節,也譯納吾肉孜節,每年節日自3月21日起,延續3天至15天不等。諾魯孜節是柯爾克孜族的傳統節日之一,那麼,柯爾克孜族人民是怎麼慶祝諾魯孜節的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到柯爾克孜族文化中瞭解吧。
慶祝方式:每年的3月20日至22日,全世界有30多個民族與維吾爾族人同一時間慶祝諾魯孜節。
(1)每年 ...
大多數人都知道維吾爾族同胞對待遠方而來的朋友都會熱情款待,維吾爾族文化歷史深厚源遠流長。對於漢族來說春節的到來是新年的開始,然而對於維吾爾族來說諾魯孜節則是他們新年的開始。接下來小編我為大家介紹一下諾魯孜節。
維吾爾族主要聚居在新疆,對他們來說,每年3月20號到22號的諾魯孜節是最重要的節日,意義和漢 ...
“諾吾魯孜節”是哈薩克族特有的傳統節日,“諾吾魯孜節”是哈薩克語,具有“辭舊迎新”之意,時間是在陰曆春分日。此與哈薩克族自古相傳的十二生肖紀年法密切相關,這一天(陽曆3月22日前後)晝夜相等,被看作是“交歲”之日。
“諾吾魯孜節”標誌著新的一年的到來。為了歡度節日,家家戶戶在節前都清掃屋內外,修整棚 ...
諾茹孜節是一個十分古老的傳統節日。在新疆,凡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都過這個節。
“諾茹孜”一詞來自古伊朗語,意為“春雨日”。相當於伊朗古太陽曆的每年三月二十二日,也即公曆3月22日。達一天相當於漢族的春分,故而“諾茄孜”節也叫迎春節。
維吾爾族在信奉伊斯蘭教以前,崇拜天神、日神、月神、星神、水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