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左手拿秧苗,右手從左手秧苗中分一小份出來,切記不要把秧苗弄斷。大概3、4根足夠。
2、食指和中指鉗住秧苗的根部,掌心朝向秧苗,食指和中指順著秧苗的跟朝下(主要是靠手指的力量是秧苗的根部不受損壞)插入泥土中。
3、秧苗和秧苗之間的間距大約是兩拳寬,保持秧苗的豎立,並且根部以上大概三分之一必須在田泥中。
4、注意:插秧的腳步必須是往後走,切不要把秧苗踩歪了。
1、左手拿秧苗,右手從左手秧苗中分一小份出來,切記不要把秧苗弄斷。大概3、4根足夠。
2、食指和中指鉗住秧苗的根部,掌心朝向秧苗,食指和中指順著秧苗的跟朝下(主要是靠手指的力量是秧苗的根部不受損壞)插入泥土中。
3、秧苗和秧苗之間的間距大約是兩拳寬,保持秧苗的豎立,並且根部以上大概三分之一必須在田泥中。
4、注意:插秧的腳步必須是往後走,切不要把秧苗踩歪了。
清明節掃墓,上墳祭奠先人,這是中華民族一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傳統習俗。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清通禮》雲:“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並相傳至今。
清明節祭祀先人,源於古代寒食節。按曆法計算,寒食應在清明節前兩日,第三日才是清明。晉朝陸擁的《鄴中記》上講了這麼一個故事:重耳流亡國外十餘年,得介之推輔佐,才得以回國掌權。介之推回國後不願當官,隱於山中。重耳燒山逼他出來,子推寧願抱木而死也不願出來。重耳哀之,便在介之推死難之日禁菸寒食以紀念他。後來,人們紀念自己的祖先也在這一天進行。 掃墓不是寄託哀思對先人尊重的一種方式,更是與先人“溝通訊息”的時候。透過正確的拜墓是可以達到開運效果的。
1、因為墳墓既不是石頭也不是物品,所以一定要把他當做人或神來加以參拜。換句話說,無論拜墓時或早晚在家中的神桉前燒香拜拜時,都要呼叫他的名字,向他問候,這才是正確的供奉參拜法。
2、帶子女一起拜墓時,主子孫昌隆。
3、拜墓時刻,以午前最好,下午三點以後,就要加以避免。
4、順道來參拜,這是不好的。
5、靈骨寄存在寺廟的靈骨塔內時,一定要先進入正堂參拜眾神,然後再祭祀祖先。 6、墓地的雜草要清除乾淨(從周圍向中央清除)。
7、清掃完畢之後,就要按照該地的風俗或宗教習慣來加以膜拜。
8、經常把碗或容器等放置在墓碑前,屬於兇相,應加以避免。
透過拜墓,子孫能與先人進行“資訊溝通”,“有效的資訊溝通”是有助於子孫開運法。 節日商機網
除以上拜墓開運事宜外,拜墓時也要安全祭祖,就是要注意野外防火。墓地大多在山坳或樹林旁,且清明時節氣溫升高、風大物燥,上墳燒紙極易引起火災。因此,增強安全防範意識、避免山林失火,是大家都應該特別注意的事項。
一到農曆四月,正是“蠶老、麥黃、秧上節”的大忙時候。家家農戶餵養的蠶兒已老,急著要上簇作繭;地裡熟透的小麥正等著開鐮收割;田中快上節的秧苗必須儘快移栽到大片水田中去。這樣多的農活將農民們忙得團團轉。如果要靠一家一戶單獨完成,就辦不到了。於是,親朋好友、鄉鄰之間透過互相協作的方式,就可以在幾天內把重要的農活幹得清清楚楚。這種互相協作的辦法稱之“請人幫工”,也叫“央人伴工”。請人幹活的行為稱之央人,協助主人家幹活的行為稱之為伴工。
嘉陵區農村,過去都是採取這種方式,今天你幫我,明天我幫你,直至家家戶戶的農活都做完為止。因主人家請來的伴工多半是兄弟姐妹、叔伯姨表及鄰里好友,這是一次難得的大聚會,既忙碌、又歡喜。由於互相伴工是不給報酬的,所以,主人家務必要辦好酒菜,來感謝親朋好友,酒菜辦得越是豐盛,主人家就越覺得有面子。這種習俗,稱作吃栽秧酒。
辦栽秧酒,是農家央工的一件大事,主婦們要提前幾天作準備,如稱鹽打油、辦佐料、買小菜、泡黃豆推豆腐、蒸米糕、做魔芋等等,忙得不亦樂乎。
一般情況,栽秧酒在請人做活的當天中午舉辦,做幾天活就辦幾天栽秧酒。其主要的菜餚有:炸乾魚、炸苕絲、炸排骨、炒瘦臘肉、炸酥肉、蒸粉蒸肉、蒸全雞、蒸扣肉等等。然而,栽秧酒席上最令人注目的是最後上席的幾碗大臘肉。此臘肉皮色金黃,肉透微紅,油光閃閃,熱氣騰騰,濃香撲鼻。每塊二寸見方(有的有五寸長),一寸多厚,方方正正,每碗疊放四塊。肉中央插入一支竹筷,將高出碗口許多的臘肉撐住。只見它閃鼕鼕、顫悠悠、十分喜人,人們稱這種肉為“樓板肉”,吃這種肉叫“拖樓板”。也稱栽秧臘肉。
栽秧酒上的菜餚可由下手(炊事人員)端上,唯獨這幾碗栽秧臘肉要由女主人親手端出奉於桌上,還要客氣地說:“客人們快請、不好意思、我沒出息,沒把豬喂肥。”眼看著大塊肥肉,客人們一定要讚歎地說:“有本事,能幹喲,喂的豬兒卡多厚的膘,謝了、謝了!”這時客人們動筷拈肉,大口嚼食,女主人在一旁臉帶微笑內心充滿了喜悅。
原來,蜀北山鄉的婦女,最能吃苦耐勞。除了幹農活、帶孩子、煮飯、養牛、還要養豬。誰家的豬喂得個大體重、膘肥肉厚,說明這家的女主人能幹、有出息。有出息的女人會受到四鄰鄉親的尊敬和誇獎。辦栽秧酒是一個展示自己養豬成果的大好機會,所以女主人辦席時都比較細緻認真。
還應該說明,栽秧酒席上的臘肉是有個數的,一般每桌四碗,每碗四塊,桌上每人可吃兩塊。肉塊這麼大,主人並不是要人人都吃下去,無論是誰,吃不完可以帶回去兒女們享用的。誰吃一塊、誰沒吃,女主人在旁邊看得清楚,晚上放工時,便將沒吃完的肉用乾淨的菜葉包好,交給本人帶回去。對於家貧子女多的伴工,本人捨不得吃,女主人還要另行新增,一併包上叫他帶回去。
辦栽秧酒的習俗世代相傳。人民公社時期消失,1980年農村土地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後,又逐漸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