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傳統的手竿淡水釣法,無論是用鵝毛梗七星散漂,還是用立漂垂釣, 釣前按水深除錯好魚漂位置,開釣時也為同一“目數。” 而臺灣釣法是一種“長腦線懸墜釣法”,靠專用立漂的浮力,經調整把鉛墜恰到好處地懸於水中,從而提高了釣組的靈敏度,達到增加上魚量的目的。
2、在臺灣釣法中,行家們把調漂技術、引魚技術、餌料及新增劑運用技術稱為臺灣釣法的三大主要技術。而對初學者來講,首推為“調漂技術” 因為魚漂調整不好就釣不到魚。
1、傳統的手竿淡水釣法,無論是用鵝毛梗七星散漂,還是用立漂垂釣, 釣前按水深除錯好魚漂位置,開釣時也為同一“目數。” 而臺灣釣法是一種“長腦線懸墜釣法”,靠專用立漂的浮力,經調整把鉛墜恰到好處地懸於水中,從而提高了釣組的靈敏度,達到增加上魚量的目的。
2、在臺灣釣法中,行家們把調漂技術、引魚技術、餌料及新增劑運用技術稱為臺灣釣法的三大主要技術。而對初學者來講,首推為“調漂技術” 因為魚漂調整不好就釣不到魚。
1、找底——給釣組裝上鉛墜,“墜+鉤+浮漂之下的線”的重力應大於浮漂的浮力。拋線進入釣點水域,這時線組和浮漂都潛入水中。然後提竿上岸,向上調動浮漂在釣線上的位置,再次拋線入水,看浮漂是否露出水面,如果沒有,再提竿上岸重複以上操作,直到“漂目”露出水面為止。這時鉛墜到“漂目”的距離就是水的深度。知道水的深度,一是有助於瞭解水情,二是為下面的調漂作準備。
2、調目——找底完成之後,將浮漂沿著釣線向下移動,移動距離要比子線長5釐米(目的是:在調好“調目”時,讓鉤不要觸到水底。這個距離也可再增大),並剪掉一點點鉛墜的鉛皮,再次拋線入水,如果浮漂沒有露出水面,則提竿上岸,再次剪掉一小點鉛皮,之後重複以上操作,直到浮漂的“漂目”露出水面為止,這時“墜+鉤+浮漂之下的線”的重力等於浮漂的浮力,達到平衡。如果想“調四釣二”,再剪鉛皮(一定要一點點的減)讓浮漂露出水面四個“漂目”。
3、釣目——調“調目”完成之後,將魚餌掛上魚鉤,這時“餌+墜+鉤+浮漂之下的線”的重力大於浮漂的浮力,如果拋線入水,線組和浮漂都將潛入水裡。提竿上岸,向上調動浮漂在釣線上的位置,然後拋線入水,看浮漂是否能露出水面,如果不能,則再次提竿上岸,重複以上操作,直到“漂目”露出水面為止。又因為是“調四釣二”,所以應讓浮漂露出水面兩個“漂目”。
4、總括——調漂根據不同的魚情有多種調節方式,比如“調4釣2”、“調5釣2”、“調6釣2”、“調6釣3”、“調平水釣2目”等,浮漂有長短,10幾目的都有。這裡以“調四釣二”為例來說明調漂的技巧,“調四”說的就是調目,“釣二”說的就是釣目。
1、餌鉤狀態不同:調四釣二用拉餌垂釣可以實現一鉤觸底一鉤懸浮。調平水釣二或三目是是雙鉤臥底子線彎曲狀態。
2、適用環境不同:調四釣二適用於物件魚密度大或吃口很好的時候使用。調平水釣二或三目適用於物件魚吃口很亂的時候使用。
3、釣鉤靈活度不同:調四釣二釣鉤較靈活,屬於調鈍釣靈。調平水釣二或三目釣鉤較遲鈍,屬於調靈釣鈍。
4、調目不同:調四釣二釣目少於調目。調平水釣二或三目釣目多於調目。
5、釣鉤位置不同:調四釣二,用比重大的搓餌,上鉤輕觸底下鉤臥底。調平水釣二或三目,鉛墜觸底,鉤和子線全部躺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