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冰,號稱陸海,戰國時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專家。他徵發民工在岷江流域興辦許多水利工程,其中以他和其子共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為著名。
2、文君,原名文後,今四川邛崍人,原籍邯鄲冶鐵家卓氏,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之一。卓文君為四川臨卭鉅商卓王孫之女,姿色嬌美,精通音律,善彈琴,有文名。
3、陳壽,字承祚,今四川南充人。三國時蜀漢及西晉時著名史學家。陳壽少時好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
4、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等。
5、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周公姬旦。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發的弟弟,曾兩次輔佐周武王東伐紂王,並製作禮樂。因其采邑在周,爵為上公,故稱周公。
周公是西周初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為“元聖”和儒學先驅、奠基人。周公一生的功績被《尚書·大傳》概括為:“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致政成王。”
周公攝政七年,提出了各方面的帶根本性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長子繼承法和井田制。周公七年歸政成王,正式確立了周王朝的嫡長子繼承製,這些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緣為紐帶,把家族和國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倫理融合在一起,這一制度的形成對中國封建社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為周族八百年的統治奠定了基礎。 賈誼評價周公:孔子之前,黃帝之後,於中國有大關係者,周公一人而已。
隱士指的是古代擁有超凡的才德學識,追求思想自由,卻不依附權勢,擁有獨立人格,從內心拒絕入仕的隱居者,而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隱士,本文就為大家盤點並簡單介紹中國古代十大著名隱士,一起了解一下吧。
中國最有名的十大古代隱士
1.許由
許由字武仲,是許姓的始祖,也是生活在今天河南省登封市、許昌市、禹州市、鄢陵縣一帶潁河流域的遠古時期陽城槐里人,一生都隱於沛澤,因堯帝想讓其出世,使得這位許姓始祖最終逃到潁水之濱,死後被葬在箕山。
2.伯夷叔齊
伯夷叔齊是商末孤竹君的兩位王子,並曾在史記、呂氏春秋和論語中對其有著相關記載的人物,孤竹君去世後最早是叔齊擔任君王,而後想讓位給伯夷卻被伯夷拒絕,武王滅商後他們未歸順周朝,而是采薇而食最終餓死在首陽山上。
3.顏回
顏回字子淵,後世尊稱其為復聖顏子,是從十四歲就拜孔子為師的孔子門下七十二賢之首,孔子對這位他最得意的門生稱讚最多,在周敬王三十九年間歷代文人學士均對其稱讚有加,這位思想家的一生都在追隨孔子奔走六國,回到魯國後窮居陋巷之中。
4.陶淵明
陶淵明字元亮,世稱靖節先生,是人們眾所周知的東晉末年至南朝宋初期的著名詩人、次附加和隱士,也是曾在朝中先後擔任江州祭酒、彭澤縣令等職位,最終歸隱田園的中國首位田園詩人,並有著古今隱逸詩人之宗的美稱。
5.林逋
這位字君復,後世稱為和靖先生的奉化大里黃賢村人,是自幼刻苦好學通曉經史,性高喜恬淡,勿趨榮利的北宋著名隱逸詩人,並這位作詩隨做隨棄,隱居在杭州西湖孤山,終生不仕不娶的詩人一生惟愛種梅養鶴。
6.王維
王維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是為眾人所熟知的唐朝著名詩人和花價,雖然早年有著較高的政治抱負,但在四十多歲時因政局的變幻無常,長期不得志使得王維在終南山上過上了半官半隱的生活。
7.介子推
介子推這位後人均成為介子的春秋時期晉國人,是死後葬於介休綿山並立廟祭祀的春秋三傑之一,並因隱居不言祿、割股奉君的壯舉而深得世人懷念,晉文公重耳身為愧疚,並因他而產生了寒食節的春秋時期晉國大臣。
8.善卷
善卷是在古籍《莊子》和《呂氏春秋》中有所記載的遠古堯舜時期人,是以帝者師的美稱,因堯帝曾途經常德德山以北面而問的大禮向善卷求教而聞名於世的上古時代主要文化代表人物之一。
9.嚴光
嚴光字子陵,是會稽餘姚人,也曾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登基前的同學和好友,雖然在劉秀即位後多次延聘嚴光,但這位東漢著名隱士以不慕富貴、不圖名利的思想品格退居富春山隱姓埋名,並以高風亮節的品格而受到厚實的稱譽。
10.嵇康
嵇康這位字叔夜,生活在三國時期的著名思想家、音樂家和文學家,曾迎娶了曹操曾孫女長樂亭主為妻成為曹魏宗室的女婿,雖然官至中散大夫但最終與多位竹林名士隱居不仕,以審貴賤而通物情等主張成為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
該問題的答案是曹操。
該問題是一個腦經急轉彎,因為俗話說:說曹操,曹操到,因此歷史上跑得最快的人物是曹操。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人,漢族,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曹魏政權的締造者,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 ...
1、陶淵明。又名潛,字元亮,私諡靖節。宜春市的宜豐縣澄塘鎮秀溪村人。晉代詩人。宋代地理總志《太平寰宇記》有陶淵明"始家宜豐"的記載。宜豐舊《圖經》亦有此說。
2、宋應星。字長庚。宜春市的奉新縣宋埠鎮牌樓村人。明末清初科學家。萬曆四十三年舉人。寫成《天工天物》一書。《天工開物》是一部系統 ...
1、聞雞起舞:傳說東晉時期將領祖逖年輕時滿懷義憤,關注時局,慷慨激昂,為報效國家,半夜聽到雞鳴,就披衣起床,拔劍練武,刻苦鍛鍊;
2、棄筆從戎:東漢班超家境窮困,在官府做抄寫工作,曾擲筆長嘆,大丈夫應當在邊疆為國立功;
3、志大才疏:東漢時期,孔融竭力維護漢獻帝的利益,諷刺與反對曹操的政策;
...
1、謝朓樓,是中國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的一座著名樓閣。南北朝時,門閥名士,陳郡謝氏的謝朓擔任宣城太守,在郡城之北的陵陽山修建一樓,稱“高齋”。《宣城縣誌》記載:謝朓“視事高齋,吟嘯自若,而郡亦治”。
2、唐代時,為紀念謝朓,因而重建此樓,以其在郡署之北,改稱北望樓,或作北樓。人稱謝朓樓、謝公樓。大詩人李 ...
周王朝從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256年,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朝代,分為西周與東周兩個時期。西周由周武王姬發建立,定都鎬京和洛邑;東周由周平王姬宜臼建立,定都洛邑。其中東周時期又稱春秋戰國,分為春秋及戰國兩部分。延續約800年時間。周朝共傳30代37王,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周朝的統治,主要有四大制度: ...
1、支道林:支遁是東晉高僧、佛學家、文學家,他初隱餘杭山,25歲出家,曾居支硎山,晉哀帝時應詔進京,居東安寺講道,三年後回剡而卒,他精通佛理,有詩文傳世;
2、法顯:法顯三歲出家,二十歲受具足戒,他是中國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也是中國第一位到海外取經求法的大師,傑出的旅行家和翻譯 ...
西周武庚之亂:商軍戰敗,血流飄杵。西漢七國之亂:中央集權進一步加強。西晉八王之亂:使之後的中國進入五胡十六國時期。大唐安史之亂:摧毀了統治基礎,削弱了封建集權,為封建割據創造了必要條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大明靖難之亂:明太祖被燕王拉下位,朱棣成功登頂。滿清三藩之亂:有利於天下一統,為後來的盛世提 ...